一种用于高密度羽绒服面料制造印花设备及印花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08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花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密度羽绒服面料制造印花设备,包括滚筒印花机、位于滚筒印花机一侧的输料装置、面料,输料装置的顶部承接面料并对面料进行输送,输料装置中部内侧套装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的两侧均套装有第一复合筒,第一复合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复合筒。该用于高密度羽绒服面料制造印花设备及印花工艺,利用设置的支撑架、第一复合筒、第二复合筒对印花行进中的面料进行辅助夹持,并在面料出现轻微抖动的同时,第一复合筒内部件经过调节对面料进行多重缓冲提稳,而当面料抖动较强时,第二复合筒、限位连接部件、检测部件、水泵、冷却油盒、第一电磁阀管、第二电磁阀管组合使用,以增大对面料夹持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花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高密度羽绒服面料制造印花设备及印花工艺


技术介绍

1、印花工艺,通常指以一定的图案或设计将颜色应用于织物的加工方法,常用于服装行业的生产加工中,如高密度羽绒服面料、普通棉服面料等,且随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印花工艺为原理制成自动化印花设备也早已投入市场,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也以处于公开状态,如公告号为cn114393918a,一种石墨烯面料印花设备及其印花工艺、公告号为cn115573124a,牛奶丝面料的印花工艺及其设备、公告号为cn114683681b,一种湿法转印工艺中使用的布与印花辊接触面积可调装置等专利均有关于印花工艺的详细公开。

2、然申请人在实际使用市场上的印花设备后以及参阅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后发现,现有技术对于印花工艺的改进侧重于对印花染料,而对于印花设备的硬件结构却并未进行深度优化,这就导致一些问题产生却无法解决,例如,在面料被输送结构自动输送至印花设备加工过程中,面料侧边的边缘处常因无进一步限位处理,而出现抖动的现象,虽然轻微,但是也是造成不良加工品的因素之一,综上可见,现有技术仍需进一步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密度羽绒服面料制造印花设备,包括滚筒印花机(1)、位于滚筒印花机(1)一侧的输料装置(2)、面料(3),所述输料装置(2)的顶部承接面料(3)并对面料(3)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装置(2)中部内侧套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顶部的两侧均套装有第一复合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密度羽绒服面料制造印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筒(5)包括传动轴(51)、支撑筒体(52)、传动筒体(53)、缓冲杆件(54)以及电磁吸盘(55),所述传动轴(51)的一端通过轴承套装在支撑架(4)顶部对应的侧壁内,所述传动轴(51)的另一端与支撑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密度羽绒服面料制造印花设备,包括滚筒印花机(1)、位于滚筒印花机(1)一侧的输料装置(2)、面料(3),所述输料装置(2)的顶部承接面料(3)并对面料(3)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装置(2)中部内侧套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顶部的两侧均套装有第一复合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密度羽绒服面料制造印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筒(5)包括传动轴(51)、支撑筒体(52)、传动筒体(53)、缓冲杆件(54)以及电磁吸盘(55),所述传动轴(51)的一端通过轴承套装在支撑架(4)顶部对应的侧壁内,所述传动轴(51)的另一端与支撑筒体(52)的中部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撑筒体(52)通过轴承套装在传动筒体(53)的内部,所述电磁吸盘(55)与缓冲杆件(54)对齐设置,且电磁吸盘(55)安装在传动轴(51)另一端的表面上,所述缓冲杆件(54)套装在支撑筒体(52)顶部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密度羽绒服面料制造印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件(54)由十字形杆、阻尼块以及弹簧组成,所述十字形杆的一端卡接在支撑筒体(52)顶部结构内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缓冲杆件(54)另一端的表面和支撑筒体(52)的内壁上,所述阻尼块安装在缓冲杆件(54)另一端的端头并与传动筒体(5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筒体(53)的表面与面料(3)的底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密度羽绒服面料制造印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筒(6)一端的内侧设置有调重型腔,且第二复合筒(6)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仁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恋轩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