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098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6
本技术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顶层、第一强化层、内层、第二强化层和底层,顶层的底部与第一强化层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强化层的底部与内层的顶部固定连接,内层的底部与第二强化层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强化层设置在底层的顶部,第一强化层和内层的结构相同,顶层包括聚酯纤维层、棉丝层、防静电层、抑菌层和麻纤维层,该一种复合纺织面料,通过第一斜线层与第二斜线层叠合形成斜方格层,使第一斜线层、第二斜线层、网格层的相互配合,使面料本体内部的透气性得到一定提升,同时使面料本体内部的强度得到提升,使面料本体可以更加抗拉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具体为一种复合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1、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一种产品,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现有的一些复合纺织面料是用纺织品及其他材料,经过涂敷或粘结而成的衣料,但是由于现有的一些美观耐用的效果,但是达不到好的透气性,导致在使用时容易与皮肤贴合,且不利于排汗净化汗味,使得使用者在穿着时达不到好的舒适性,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投料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纺织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纺织面料透气性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顶层、第一强化层、内层、第二强化层和底层,顶层的底部与第一强化层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强化层的底部与内层的顶部固定连接,内层的底部与第二强化层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强化层设置在底层的顶部,第一强化层和内层的结构相同,顶层包括聚酯纤维层、棉丝层、防静电层、抑菌层和麻纤维层。

3、优选的,所述棉丝层设置在聚酯纤维层的底部,防静电层设置在棉丝层的底部,抑菌层设置在防静电层的底部,麻纤维层设置在抑菌层的底部。

4、优选的,所述面料本体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张紧槽。

5、优选的,所述面料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

6、优选的,所述第一强化层包括第一斜线层、第二斜线层和网格层,第一斜线层设置在麻纤维层的底部,第二斜线层设置在第一斜线层的底部,网格层设置在第二斜线层的底部。

7、优选的,所述第一斜线层与第二斜线层叠合形成斜方格层。

8、优选的,所述内层包括涤纶层、氨纶层和维纶层,氨纶层设置涤纶层的底部,维纶层设置在氨纶层的底部,维纶层的底部与第二强化层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涤纶层设置在网格层底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一种复合纺织面料,通过第一斜线层与第二斜线层叠合形成斜方格层,使第一斜线层、第二斜线层、网格层的相互配合,使面料本体内部的透气性得到一定提升,同时使面料本体内部的强度得到提升,使面料本体可以更加抗拉伸。

10、2、该一种复合纺织面料,通过顶层使用户的皮肤可以更加舒适地与面料本体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面料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因静电使面料本体表面吸附灰尘出现脏污的情况,从而使面料本体保持一定的洁净,通过抑菌层可以使面料本体的抑菌性得到一定的提升,通过麻纤维层使面料本体内部的强度得到一定的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包括顶层(3)、第一强化层(4)、内层(5)、第二强化层(6)和底层(7),顶层(3)的底部与第一强化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强化层(4)的底部与内层(5)的顶部固定连接,内层(5)的底部与第二强化层(6)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强化层(6)设置在底层(7)的顶部,第一强化层(4)和内层(5)的结构相同,顶层(3)包括聚酯纤维层(8)、棉丝层(9)、防静电层(10)、抑菌层(11)和麻纤维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丝层(9)设置在聚酯纤维层(8)的底部,防静电层(10)设置在棉丝层(9)的底部,抑菌层(11)设置在防静电层(10)的底部,麻纤维层(12)设置在抑菌层(1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张紧槽(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化层(4)包括第一斜线层(13)、第二斜线层(14)和网格层(15),第一斜线层(13)设置在麻纤维层(12)的底部,第二斜线层(14)设置在第一斜线层(13)的底部,网格层(15)设置在第二斜线层(14)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线层(13)与第二斜线层(14)叠合形成斜方格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5)包括涤纶层(16)、氨纶层(17)和维纶层(18),氨纶层(17)设置涤纶层(16)的底部,维纶层(18)设置在氨纶层(17)的底部,维纶层(18)的底部与第二强化层(6)的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层(16)设置在网格层(15)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包括顶层(3)、第一强化层(4)、内层(5)、第二强化层(6)和底层(7),顶层(3)的底部与第一强化层(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强化层(4)的底部与内层(5)的顶部固定连接,内层(5)的底部与第二强化层(6)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强化层(6)设置在底层(7)的顶部,第一强化层(4)和内层(5)的结构相同,顶层(3)包括聚酯纤维层(8)、棉丝层(9)、防静电层(10)、抑菌层(11)和麻纤维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丝层(9)设置在聚酯纤维层(8)的底部,防静电层(10)设置在棉丝层(9)的底部,抑菌层(11)设置在防静电层(10)的底部,麻纤维层(12)设置在抑菌层(1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张紧槽(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仁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恋轩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