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779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涉及氢气加注技术领域,包括储氢罐体、控制处理器,所述储氢罐体的内部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胆层、复合材料层、保护层,所述储氢罐体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加注接头,所述加注接头相对于储氢罐体的一侧连接有排出管,所述加注接头上连接有充装管、压力传感器以及泄压阀,所述储氢罐体下方设置有一组重力感应器,所述充装管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一泵体,所述内胆层的两侧还设置有集合箱,所述集合箱内部为中空结构,左右两端所述集合箱朝外一侧分别贯穿连接有出口管、进口管,实现对氢气加注过程中的压力与温度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智能处理措施,保证加注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气加注,具体为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


技术介绍

1、氢能作为一种零碳能源,具有来源丰富、洁净环保、燃烧值高、无污染、可储运等一系列优点,且氢能的利用形式广泛,例如氢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叉车、燃料电池电站、通讯基站应急备用电源等氢能利用典型产品。

2、氢能利用完整链条包括生产、储存、运输、应用等几方面,储氢技术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体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其中,高压储氢因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压缩氢气制备能耗低、充装和排放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重视,是目前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氢能储输方式。

3、在进行氢气加注时,需要格外注意罐体的压力与温度,通过压力时常会检测到注满情况,但若发生气体泄漏,将导致压力数据的不精准,此外,氢气在经过阀门的节流作用后,气体温度会升高,随后气体被压缩到气瓶工作压力,温度同样升高,高温情况下,极易导致罐体的不安全性,以上内容也成了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包括储氢罐体、控制处理器,所述储氢罐体的内部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胆层、复合材料层、保护层,所述储氢罐体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加注接头,所述加注接头相对于储氢罐体的一侧连接有排出管,所述加注接头上连接有充装管、压力传感器以及泄压阀,所述储氢罐体下方设置有一组重力感应器,所述充装管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一泵体;

3、所述内胆层的两侧还设置有集合箱,所述集合箱内部为中空结构,左右两端所述集合箱朝外一侧分别贯穿连接有出口管、进口管,左右两端所述集合箱朝内一侧连通设置有一组控温管,一组所述控温管位于复合材料层中间,所述复合材料层中间还设置有若干组测温孔,若干组所述测温孔的内部均设置有测温电偶,所述测温电偶的检测端与内胆层表面相接触;

4、所述进口管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有单向控制阀、第二泵体,第二泵体另一端管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端连接有冷液箱、冷气箱,所述出口管管道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液管、第二排气管,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与冷液箱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空气相通。

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内胆层为高密度塑料内胆,所述复合材料层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所述保护层采用保护垫,且设置于内胆层、复合材料层的两侧。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储氢罐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架,所述底架上设置有一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中部与重力感应器连接设置。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块上方与底架的接触处设置有垫块,所述支撑块下表面两侧与底架之间铰接设置有阻尼器。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泵体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有氢气传输管。

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测温电偶的导线输出端安装有温度集合管,所述温度集合管的另一端信号连接有温度接收盒,所述温度接收盒内设置有若干接口。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泄压阀、冷液箱、冷气箱、压力传感器、重力感应器、控温管、测温电偶,实现对氢气加注过程中的压力与温度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智能处理措施,保证加注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包括储氢罐体(1)、控制处理器,所述储氢罐体(1)的内部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胆层(25)、复合材料层(26)、保护层(29),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罐体(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加注接头(2),所述加注接头(2)相对于储氢罐体(1)的一侧连接有排出管(4),所述加注接头(2)上连接有充装管(3)、压力传感器(18)以及泄压阀(5),所述储氢罐体(1)下方设置有一组重力感应器(22),所述充装管(3)连接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上连接有第一泵体(8);所述内胆层(25)的两侧还设置有集合箱(30),所述集合箱(30)内部为中空结构,左右两端所述集合箱(30)朝外一侧分别贯穿连接有出口管(6)、进口管(7),左右两端所述集合箱(30)朝内一侧连通设置有一组控温管(27),一组所述控温管(27)位于复合材料层(26)中间,所述复合材料层(26)中间还设置有若干组测温孔(28),若干组所述测温孔(28)的内部均设置有测温电偶,所述测温电偶的检测端与内胆层(25)表面相接触;所述进口管(7)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有单向控制阀(17)、第二泵体(16),第二泵体(16)另一端管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5),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进口端连接有冷液箱(13)、冷气箱(14),所述出口管(6)管道连接有第二电磁阀(31),所述第二电磁阀(31)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液管(11)、第二排气管(12),所述排液管(11)的另一端与冷液箱(13)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12)的另一端与外部空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层(25)为高密度塑料内胆,所述复合材料层(26)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所述保护层(29)采用保护垫,且设置于内胆层(25)、复合材料层(26)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罐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架(19),所述底架(19)上设置有一组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的下表面中部与重力感应器(22)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0)上方与底架(19)的接触处设置有垫块,所述支撑块(20)下表面两侧与底架(19)之间铰接设置有阻尼器(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8)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有氢气传输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电偶的导线输出端安装有温度集合管(24),所述温度集合管(24)的另一端信号连接有温度接收盒(23),所述温度接收盒(23)内设置有若干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8)通过检测加注接头(2)处的压力判断其是否达到注满压力,当达到注满压力时,传输信号至控制处理器,第一泵体(8)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器(22)在进行压力监测,当储氢罐体(1)内部注满氢气后,储氢罐体(1)整体将对重力感应器(22)施加一标准压力值;在加注接头(2)密封性佳的情况下,当压力传感器(18)检测到注满压力时,重力感应器(22)也应监测到标准压力值,说明储氢罐体(1)完成氢气加注;当出现压力传感器(18)未检测到注满压力,但重力感应器(22)监测到标准压力值时,说明加注接头(2)存在泄漏问题,控制处理器端当监测到泄漏问题时,将发出警报,加注工序暂停;当出现压力传感器(18)检测到注满压力,但重力感应器(22)未监测到标准压力值时,说明压力传感器(18)与加注接头(2)的连接处出现故障,导致了压力传感器(18)监测结果不精准,控制处理器也做出警报,但加注工序能够继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注过程中,预先设置限值温度T,将若干测温孔(28)内测温电偶所测得的检测温度记为Tij,将若干组测温孔(28)进行组别、组别内排列序号进行标记,并一一对应测温电偶位置,因此,i取1~n,i表示测温孔(28)的组别,n为测温孔(28)总组数,j表示每组测温孔(28)内对应的其中一个测温孔(28)的排列序号,j取1~m,m为设定的每组测温孔(28)的个数,Tij表示第i组第j号的测温电偶所测得的温度,通过控制处理器处显示的Tij,判断内胆层(25)表面的温度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Tij≥T的个数,判断是否更换成冷液的传输,若更换成冷液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包括储氢罐体(1)、控制处理器,所述储氢罐体(1)的内部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胆层(25)、复合材料层(26)、保护层(29),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罐体(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加注接头(2),所述加注接头(2)相对于储氢罐体(1)的一侧连接有排出管(4),所述加注接头(2)上连接有充装管(3)、压力传感器(18)以及泄压阀(5),所述储氢罐体(1)下方设置有一组重力感应器(22),所述充装管(3)连接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上连接有第一泵体(8);所述内胆层(25)的两侧还设置有集合箱(30),所述集合箱(30)内部为中空结构,左右两端所述集合箱(30)朝外一侧分别贯穿连接有出口管(6)、进口管(7),左右两端所述集合箱(30)朝内一侧连通设置有一组控温管(27),一组所述控温管(27)位于复合材料层(26)中间,所述复合材料层(26)中间还设置有若干组测温孔(28),若干组所述测温孔(28)的内部均设置有测温电偶,所述测温电偶的检测端与内胆层(25)表面相接触;所述进口管(7)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有单向控制阀(17)、第二泵体(16),第二泵体(16)另一端管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5),所述第一电磁阀(15)的进口端连接有冷液箱(13)、冷气箱(14),所述出口管(6)管道连接有第二电磁阀(31),所述第二电磁阀(31)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液管(11)、第二排气管(12),所述排液管(11)的另一端与冷液箱(13)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12)的另一端与外部空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层(25)为高密度塑料内胆,所述复合材料层(26)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所述保护层(29)采用保护垫,且设置于内胆层(25)、复合材料层(26)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罐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架(19),所述底架(19)上设置有一组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的下表面中部与重力感应器(22)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氢罐用智能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0)上方与底架(19)的接触处设置有垫块,所述支撑块(20)下表面两侧与底架(19)之间铰接设置有阻尼器(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煜新陈俊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常成热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