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7773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外壳,构成锅炉烟气的通道;换热装置,设置在外壳内;换热装置包括呈间隔平行排列的换热片;除灰装置,包括背板和多个刮板;刮板成排设置且与背板固定连接,刮板插在换热片的间隙之内,刮板的侧边与相邻的换热片紧贴;导向装置,适于使背板沿换热片的间隙走向移动;驱动装置,适于使背板在所述导向装置的导引方向上往复运动。该装置克服了现有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片易被烟气中的尘灰蒙覆而造成热量回收效率降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余热回收,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锅炉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存在大量的热能,若直接排放会造成大量的热能浪费,是锅炉设备浪费能量的主要途径,例如锅炉排烟耗能大约在15%。因此为了节约资源,便需使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现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大多采用翅片式换热器的结构,其使用大量换热片以及穿插在换热片之间的换热管,从而将烟气中的余热转换至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中。然而锅炉燃烧后的烟气中不仅带有大量的热量,同时也带有很多烟尘,使得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在长期使用后,换热片上会积累大量烟尘形成厚厚的覆灰层,从而将换热片上高导热率的金属表面包裹阻隔在内,烟气余热不得不首先通过导热路径增长且导热率低的覆灰层再传导至换热片,进而使整个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热量回收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片易被烟气中的尘灰蒙覆而造成热量回收效率降低的缺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

3、外壳,构成锅炉烟气的通道;

4、换热装置,设置在外壳内;换热装置包括呈间隔平行排列的换热片;

5、除灰装置,包括背板和多个刮板;刮板成排设置且与背板固定连接,刮板插在换热片的间隙之内,刮板的侧边与相邻的换热片紧贴;

6、导向装置,适于使背板沿换热片的间隙走向移动;

7、驱动装置,适于使背板在所述导向装置的导引方向上往复运动。

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换热管,换热管呈蛇形结构且穿插固定在各个换热片之间;

9、从垂直于换热片板面的方向观察,换热管处于换热片板面的中部,在换热片板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除灰装置;刮板远离背板的端部的运动轨迹与换热管之间具有间隔。

10、进一步地,在除灰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两个除灰装置各自位于换热片板面的对角处。

11、进一步地,换热片的间隙走向垂直于地面。

12、进一步地,在位于换热装置正下方的外壳上设置有漏斗状的集灰槽,在集灰槽的底部开设有排灰口。

13、进一步地,刮板与换热片之间呈直角设置;刮板的运动方向与刮板的板面之间呈斜角设置。

14、进一步地,刮板靠近背板的端部相对于刮板的另一端处于较上方位置。

15、进一步地,从平行于刮板板面的方向观察,相邻的刮板之间具有高度差。

16、进一步地,从刮板运动方向观察,相邻的刮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换热片的厚度。

17、进一步地,刮板通过支撑板与背板固定连接;支撑板沿着刮板远离背板的端部至刮板的另一端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9、本技术提供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背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换热片的间隙走向往复移动,从而使插在换热片的间隙之内并紧贴换热片的刮板对换热片进行反复刮擦,因而去除了吸附在换热片上的厚重烟尘,进而使覆灰层的厚度变薄,于是缩短了烟气余热至换热片的导热路径,或因金属板片之间的强力刮擦而使换热片重新露出金属表面,进而提高了导热通路的整体导热率,最终恢复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原有的热量回收效率,使热能回收不再受烟尘影响而产生损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4)还包括换热管(16),换热管(16)呈蛇形结构且穿插固定在各个换热片(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灰装置(3)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两个除灰装置(3)各自位于换热片(13)板面的对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片(13)的间隙走向垂直于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换热装置(4)正下方的外壳(11)上设置有漏斗状的集灰槽(8),在集灰槽(8)的底部开设有排灰口(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板(12)与换热片(13)之间呈直角设置;刮板(12)的运动方向与刮板(12)的板面之间呈斜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板(12)靠近背板(18)的端部相对于刮板(12)的另一端处于较上方位置。</p>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平行于刮板(12)的方向观察,相邻的刮板(12)之间具有高度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刮板(12)运动方向观察,相邻的刮板(12)之间的间距小于换热片(13)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板(12)通过支撑板(14)与背板(18)固定连接;支撑板(14)沿着刮板(12)远离背板(18)的端部至刮板(12)的另一端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4)还包括换热管(16),换热管(16)呈蛇形结构且穿插固定在各个换热片(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灰装置(3)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两个除灰装置(3)各自位于换热片(13)板面的对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片(13)的间隙走向垂直于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换热装置(4)正下方的外壳(11)上设置有漏斗状的集灰槽(8),在集灰槽(8)的底部开设有排灰口(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