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86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的密封面间的内侧密封焊缝、内道C形密封环、外道C形密封环和外侧密封焊缝,且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的密封面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内侧密封焊缝、内道C形密封环、外道C形密封环和外侧密封焊缝,形成了四重绝对密封结构,实现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顶部之间的纵深防御和绝对密封,有效杜绝因密封结构泄漏导致的停堆维修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堆密封,具体涉及一种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1、研究堆压力容器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压力边界,是封闭放射性物质和屏蔽核辐射的主要屏障,故研究堆压力容器应具有可靠的密封性。研究堆压力容器需精确定位控制棒驱动机构,控制棒驱动机构管座需具有优异的形位公差,故控制棒驱动机构管座承载体(即底封头)不能与研究堆压力容器本体焊接相连。因此,研究堆压力容器通常包含筒体组件、底封头组件、紧固密封件(包括密封环与螺栓紧固件)等若干部分,筒体组件与底封头组件通过紧固密封件连接形成一个密封可靠、定位精确的整体。

2、现有反应堆压力容器基本采用仅含双重c形密封环的密封结构,未采用多道冗余屏障和纵深防御设计理念,其可靠密封寿命一般不超过10年,给反应堆压力容器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严峻挑战。故现有反应堆压力容器双重c形密封环密封结构形式单一,仅能实现反应堆压力容器短期可靠密封,并存在因泄漏导致的停堆维修风险,已不能满足研究堆压力容器数十年零泄漏和不维修的绝对密封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的密封面间的内侧密封焊缝、内道C形密封环、外道C形密封环和外侧密封焊缝,且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通过多个螺栓紧固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密封焊缝为设置在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的密封面内侧的环形角焊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道C形密封环和所述外道C形密封环分别布置在底封头密封面上开设的密封沟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的密封面间的内侧密封焊缝、内道c形密封环、外道c形密封环和外侧密封焊缝,且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通过多个螺栓紧固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密封焊缝为设置在筒体组件底部法兰与底封头的密封面内侧的环形角焊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道c形密封环和所述外道c形密封环分别布置在底封头密封面上开设的密封沟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道c形密封环和所述外道c形密封环的压缩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堆压力容器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头的密封面从内道c形密封环与外道c形密封环的中间向外形成有内高外低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昫心李玉光周高斌杜华罗英王小彬邱天邱阳唐辉董元元陈海波张亚斌马姝丽杨志海陈珉芮胡甜王点张尚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