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686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主簧本体以及托臂,沿主簧本体的轴线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沿Z向设置有第一受力面和第三受力面,沿X向设置有第二变形面和第四变形面;主簧本体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阻尼室和第二阻尼室,第一受力面受力抵压第一阻尼室,第三受力面受力抵压第二阻尼室;托臂连接于第一受力面上。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悬置阻尼系统,第一阻尼室对小振幅起作用,当车辆振幅增大时,第二阻尼室进入工作状态,在小振幅时,第二阻尼室不起作用,因此在增大阻尼的同时,减少了车辆怠速振动的传递,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汽车乘坐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降低噪声的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横置混动车型多采用钟摆式悬置,常用于车辆的底盘和车身之间,主要用于减震和稳定车身,其结构类似于在底盘和车身之间悬挂一个钟摆,因而得名。

3、横置混动钟摆式悬置为三点结构,包括左悬置、右悬置和后悬置,右悬置通常为液压悬置,部分高档车辆的左悬置也为液压悬置,右悬置通常设计为z向设置一个阻尼室。

4、动力系统对悬置的需求是低频大阻尼及高频小阻尼。目前的悬置液压系统由于只有一个阻尼室,为了兼顾怠速振动,阻尼并不会特别大,在发动机启动、过减速带、颠簸路及坎坷路时,无法有效吸收发动机在z向的晃动,从而导致震颤、噪声等问题,影响整车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振幅工况下悬置阻尼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本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6)和所述第二流道(7)同轴嵌设于所述橡胶主簧(3)的外圆周上,所述内管(2)密封于所述第一流道(6)和所述第二流道(7)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流道(6)上设置有两个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液压腔(31)和所述第二液压腔(32)的第一连通口(61);所述第二流道(7)上设置有两个分别连通所述第三液压腔(33)和所述第四液压腔(34)的第二连通口(7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本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6)和所述第二流道(7)同轴嵌设于所述橡胶主簧(3)的外圆周上,所述内管(2)密封于所述第一流道(6)和所述第二流道(7)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流道(6)上设置有两个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液压腔(31)和所述第二液压腔(32)的第一连通口(61);所述第二流道(7)上设置有两个分别连通所述第三液压腔(33)和所述第四液压腔(34)的第二连通口(7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6)和所述第二流道(7)均为开环结构,所述第一流道(6)的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腔(31)和所述第二液压腔(32)之间;所述第二流道(7)的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三液压腔(33)和所述第四液压腔(34)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悬置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面(351)和所述第三受力面(353)均为向所述橡胶主簧(3)的中轴线方向凸伸的凸弧形曲面,所述第二变形面(352)和所述第四变形面(354)均为向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