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音箱电源保护,尤其涉及一种自锁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1、目前音箱在使用时,一般都设置有过流、过压保护电路;但在一些供电不稳定地区,在使用时,电压可能会暂时的出现忽高忽低,这种情况会形成一种浪涌,即使有过流、过压保护,但仍然会对音箱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在出现电压不稳定的第一时间切断供电电源,待到电压稳定时,再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锁保护电路,该自锁保护电路会在电压不稳定的第一时间向电源电路发出信号,电源电路切断供电,保护电路。
2、一种自锁保护电路,其包括:
3、与电源连接的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集电极对外输出,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
4、与电源连接的分压电路,分压电路串联有副电子开关单元,分压电路设有分压电势端,分压电势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5、用于监控外部电压的监控电路,监控电路的输出端与副电子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6、分压电势端连接有主电子开关单元,并通过主电子开关单元接地;主电子开关单元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阻r1、电阻r2;所述副电子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阻r2的输出断连接,副电子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电阻r1与电阻r2的连接端为分压电势端。
8、进一步地,监控电路包括比较器u2,比较器u2的正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电压,比较器u2的负输入端连接
9、进一步地,主电子开关单元的控制端通过电容c1接地。
10、进一步地,电阻r1并联有电容c2。
11、进一步地,副电子开关单元为三极管q3,主电子开关单元为三极管q2。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主电子开关单元导通后,主电子开关单元与串联的电阻r3拉低三极管q1基极电势,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形成电势差而导通,三极管q1导通为主电子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提供高电平,从而使得三极管q1持续导通并对外输出,形成自锁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阻R1、电阻R2;所述副电子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阻R2的输出断连接,副电子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电阻R1与电阻R2的连接端为分压电势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监控电路包括比较器U2,比较器U2的正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电压,比较器U2的负输入端连接有参考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端连接有串联的电阻R5、电阻R6,电阻R5与电阻R6的连接处与副电子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主电子开关单元的控制端通过电容C1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1并联有电容C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副电子开关单元为三极管Q3,主电子开关单元为三极管Q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阻r1、电阻r2;所述副电子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阻r2的输出断连接,副电子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电阻r1与电阻r2的连接端为分压电势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监控电路包括比较器u2,比较器u2的正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电压,比较器u2的负输入端连接有参考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庭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