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化瘀方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85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丹红化瘀方在制备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丹红化瘀方不仅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而且可以抑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还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并能提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内皮素含量等新的药理作用。基于上述药理作用,丹红化瘀方完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之慢性并发症,并且,该复方疗效确切,其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资源丰富,制作工艺简易,质量稳定可控,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丹红化瘀方的新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丹红化痴 方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一个发病过程复杂,难于控制的代谢性疾病,其发展到 一定程度,会并发多种合并症也叫并发症,常见的有糖尿病微血管并 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等,动脉硬化 疾病,如局部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闭塞性动脉-更4匕等。目前, 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合并症尚没有理想的药物。目前学术界公认,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通过抑制醛糖还原 酶活性和降低糖基化终末产物这两条经典途径(参阅《糖尿病慢性并 发症》,沈稚舟、吴松华、邵福源、陈国辉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临床糖尿病学》,叶山东、朱禧星编著,安徽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第l版)。近年来亦有大量动物实验 显示应用醛糖还原酶(AR)抑制剂对防治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 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的发生发 展有重要意义。丹红化痴口服液收载于国家新药转正标准第27册,由丹参、当归、 川芎、桃仁、红花、柴胡和枳壳七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活血化瘀, 行气通络功效,临床上过去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视物模糊,视网 膜中央静脉阻塞症的吸收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丹红化瘀方在制备预防 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新用途,能有效地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 同时抑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丹红化瘀方在3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糖尿病并发症为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L网膜病变、^唐尿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并唐尿病脑梗塞或寿唐 尿病足坏疽。优选地,所述丹红化痂方为口服液、丸剂、片剂、胶嚢或颗粒剂。优选地,所述丹红化痪方由重量份数如下的原料制作而成丹参 25~35份 当归 8~15份 川芎 8~17份 桃仁 9~16份 红花 7~14份 柴胡 10~15份 枳壳 5~13份。优选地,所述丹红化痂方由重量份数如下的原料制作而成 丹参 29份当归11.5份川考 15份 桃仁 11.5份红花 11.5份柴胡11.5份 枳壳 10份。优选地,所述丹红化瘀方是采用下述过程制作的(1) 将柴胡和枳壳加水进行蒸馏提取,收集蒸馏出的芳香水,冷藏, 备用;分离得到药渣和药液;(2) 药渣与丹参、当归、川穹、桃仁和红花混合,加水煎煮3小时;(3) 合并步骤(2)得到的煎煮液与步骤(1)得到的药液,滤过,滤液减 压浓缩至60。C下相对密度为1.15 ~ 1.20,自然冷却;(4) 往滤液中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达60%;静置12小时,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TC下相对密度为1.13 ~ 1.15;(5) 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步骤(1)中得到的芳香水,以及500ml~ 5000ml的水,调节pH至6.0-7.0,滤过,滤液即为丹红化疳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丹红化瘀方不仅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活 性,而且可以抑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此外还具有提高SOD活性、 降低血清脂蛋白的新药理作用。基于这些新发现的药理作用,丹红化痴方完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之慢性并发症,这些慢性并发症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一见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梗塞、糖尿病足坏疽等。并且,该复、疗效确切,其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资源丰富,制作工艺简易,质量稳定可控,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 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对糖尿病大鼠肾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药物及其制备丹红化瘀方的制备方法如下丹参29份、当归11.5份、川芎15份、桃仁11.5份、红花11.5 份、柴胡11.5份、枳壳10份。以上七味药材,柴胡和枳壳蒸馏提取芳香水;分离得到药液和药 渣,药液用另外的容器保存;药渣与其余丹参等五味合并,加水煎煮, 合并煎液与上述药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 ~ 1.20(60 。C),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 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 ~ 1.15(60。C),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浓芳香 水及500ml水,混匀,调节pH至6.0-7.0,冷藏,滤过。加适量防腐 剂,搅勻,加水定容,混匀,分装,灭菌,即得。本处方还可采用部分浓缩处理,按照常规制作工艺可制成片剂、 胶嚢、颗粒剂或口服液等剂型。1.2实一验动物及分组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出12只为正常对照组(以下称正常 组);另36只用四氧嘧啶(100mg/kg)资发糖尿病,血糖值〉11.0mmol/L, 随机分为糖尿病才莫型组、阳性对照sorbinil治疗组、丹红化痂口服液 (DH group)治疗组。sorbinil用法为10mg . kg-1 . cT1;丹红化痴口 服液,制成每毫升溶液中含生药l.Og,每日灌服溶液2.0g .kg—1 .cT1。1.3实验方法实验开始第4、 8周各测定血糖,第16周时将大鼠 断头处死,取肾脏剔除附着物,捣碎取匀浆,供测定AR活性用。本 研究使用两种反应体系,第一种反应体系包括67mmol/L、 pH6.2的 Na+ - K+磷酸緩冲液,10mmol/L的DL -甘油醛,5mmol/L的2 -巯基5乙醇,O.lmmol/L的NADPH和酶适量;实-睑杯包括全部试剂,对照 杯以双蒸水代替底物DL-甘油醛。第二种反应体系以O.lmmol/L的 NADH代替NADPH,其余试剂同第 一种反应体系。测定组织匀浆酶 活性。肾脏AR活性测定 一单位AR酶活性规定为lminl消耗l[imol NADPH(或NADH)的酶量,即记录NADPH及NADH在340nm处吸 收光值的变化。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值以亍士s表示,各配伍组样本均数比 较,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肾脏AR活性分别以测定还原型辅酶(NADPH)和还原型辅酶 (NADH)含量来评价肾脏的AR活性,结果见表。各组肾脏的肾醛糖还原酶活性(AR)比较(7 ± s)_肾醛糖还原酶活性组别 nNADPH(0.1mmol/L) NADH(0.1mmol/L)正常对照组 12 2.87 ±0.98才莫型对照组 12 11.34 ±3.78阳性对照组 12 3.65 ± 0.93 ▲ ▲丹红化痴组 12 3.35 ±0.760.82 ±0.17 3.76 ± 1.69 2.13 ±0.56' 1,02 ± 0.23'P<0.01, *P<0.05vs正常对照组;PO.01, 4P<0.05vs 模型对照组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糖尿病鼠模型组组织匀浆NADPH、 NADH的含量比较高(PO.Ol),提糸其肾醛糖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正 常组;sorbinil、复方丹参片治疗组组织匀浆NADPH、 NADH量高于 正常组,但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X).05),提示sorbinil、丹 红化痪口服液治疗组肾醛糖还原酶活性接近正常组。与才莫型组比较, sorb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丹红化瘀方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丹红化瘀方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尿病并发症 为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冠心 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梗塞或糖尿病足坏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丹红化瘀方为 口服液、丸剂、片剂、胶嚢或颗粒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丹红化瘀方由 重量份数如下的原料制作而成 丹参 25~35份 当归 8~15份川芎 8~17份桃仁 9~16份 红花 7~14份 柴胡 10~154分 枳壳 5~13份。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丹红化瘀方由 重量份数如下的原料制作而成丹参 29份当归11.5份川穹 15份 桃仁 11.5份红花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仁安李楚源李淑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