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83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属于新能源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所述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上安装有FOAMAT检测机构和Z轴升降机构,发泡平台机构上安装有Z轴升降机构。通过上述方式,所述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正常工作将发泡平台机构运送到指定位置,Z轴升降机构将发泡平台机构打开,并且对发泡平台机构进行加热,然后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从线体上抓取产品放入到发泡平台机构中,然后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对其进行发泡,待发泡和清洗完成后可以对另一个工位进行发泡,以此实现双工位不停歇发泡,很大程度上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锂电池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传统发泡设备一般为单工位发泡,不能连续不断生产,传统发泡设备开模后,只对模具下部分进行加热,对温度管控不够精准,传统发泡设备对发泡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没有进行处理,工人长时间吸入,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传统发泡设备在进行foamat检测时,为半自动检测,需要人工进入设备内进行处理,对发泡时间不好掌控。

2、例如中国专利cn100349715c公开了发泡塑胶减容的处理装置,其利用加热步骤吹送热风的技术,对每一发泡塑胶碎料的外缘表面实施强迫性加热,使热能快速渗透至每一碎料的外缘表面,再以一油压机构的压缩杆由上而下地在原模具内施压减容,进而制成一再生的发泡板,其仅施以加热的相互熔接及压缩减容作用,并未破坏原有碎料内的气泡结构体,即可使发泡塑胶碎料的表面紧密粘结在一起,且不需另外添加发泡剂或界面胶着剂的特性,达到适用于发泡产品的最终环保处理及节省原料等产业上利用价值的目的。

3、但是,其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单工位发泡,无法连续不断生产,对发泡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没有进行处理,工人长时间吸入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并且无法准确掌握发泡时间。

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包括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所述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上安装有foamat检测机构和z轴升降机构,发泡平台机构上安装有z轴升降机构;

4、所述发泡平台机构包括模具组件、发泡平台底座组件和模具托盘组件;模具组件与模具托盘组件、z轴升降机构均连接,模具托盘组件与发泡平台底座组件连接,发泡平台底座组件与z轴升降机构连接。

5、更进一步的,所述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包括发泡系统、抽吸系统、搬运机器人、穿梭车、顶升定位装置、发泡机器人、钢平台和底板;所述发泡系统固定安装于钢平台上,钢平台位于底板的左侧,抽吸系统位于底板的左侧z轴升降机构设有两个且位于发泡机器人的左右两侧,穿梭车位于底板的前侧,发泡系统与发泡机器人连通,抽吸系统、顶升定位装置、发泡机器人均固定安装于底板上,搬运机器人位于顶升定位装置、发泡机器人之间并且与底板滑动连接,foamat检测机构、z轴升降机构均安装于底板上,穿梭车与模具托盘组件连接。

6、更进一步的,所述发泡机器人采用旋转拖链结构。

7、更进一步的,所述foamat检测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容器在位光电检测仪、容器、直线模组、固化检测装置、检测位接近开关、左极限位行程开关、右极限位行程开关和支撑架;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安装于支撑架左侧,直线模组固定安装于支撑架的上端,容器固定安装于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容器在位光电检测仪固定安装于容器底部的左侧,固化检测装置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且位于容器的上端,检测位接近开关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且位于固化检测装置的左侧,左极限位行程开关、右极限位行程开关均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且分别位于支撑架的左右两侧,支撑架与底板固定连接。

8、更进一步的,所述z轴升降机构包括主体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主体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主体组件安装于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上。

9、更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立柱、受力大底板、双拖链、上极限行程开关、下极限行程开关和原点接近开关;所述受力大底板固定安装于底板上,受力大底板与发泡平台底座组件连接,立柱固定安装于受力大底板上,双拖链固定安装于立柱上,上极限行程开关、下极限行程开关均固定安装于立柱上且分别位于立柱的上下两端,原点接近开关固定安装于立柱上且位于立柱的中部。

10、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直线导轨、电磁制动器和抓取臂;所述直线导轨固定安装于立柱上,抓取臂固定安装于直线导轨的输出端上,电磁制动器与直线导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抓取臂通过快换法兰盘实现与模具组件对接。

11、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具组件包括电磁阀、气缸、u形块、插杆、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电磁阀固定安装于下模具上,气缸与u形块固定连接,u形块固定安装于下模具上,插杆固定安装于上模具上,插杆与u形块插接,所述气缸、u形块、插杆均设置有多组,合模时,气缸的活塞端插入插杆上开设的孔,实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锁定,下模具上还固定安装有水、电、气对接插头,水、电、气对接插头与发泡平台底座组件连接,抓取臂通过快换法兰盘实现与上模具对接。

12、更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平台底座组件包括方型导轨、托盘定位轮、硬限位、托盘在位传感器、对接插头和支架;所述方型导轨设有两个且均与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方型导轨与模具托盘组件连接,托盘定位轮设有两个且均与支架固定连接,硬限位设有两个且固定安装于的支架的上端,两个硬限位均位于两个方型导轨的一侧,托盘在位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支架的上端中部,对接插头与支架滑动连接,对接插头的一端与发泡机器人连通,对接插头的另一端可与下模具的水、电、气对接插头自动对接,支架固定安装于受力大底板上。

13、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托盘组件包括托盘定位v型块、托盘底板、模具定位销和托盘移动插销板;所述托盘定位v型块设有两组且固定安装于托盘底板的一侧,托盘底板与下模具固定连接,托盘底板与穿梭车滑动连接,模具定位销设有四组且均固定安装于托盘底板上,托盘移动插销板设有四组且均固定安装于托盘底板的端部,方型导轨与托盘底板的底部滑动连接。

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所述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正常工作将发泡平台机构运送到指定位置,z轴升降机构将发泡平台机构打开,并且对发泡平台机构进行加热,然后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从线体上抓取产品放入到发泡平台机构中,然后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对其进行发泡,待发泡完成,z轴升降机构对发泡平台机构进行合模,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组穿梭车驱动多组模具组件,实现两个发泡平台底座组件进行交替更换模具组件,实现满足连续不断的生产,还可以对模具组件进行实时加热,保证温度,同时可以通过抽吸系统将产生废气抽走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全程无需人工操作。

16、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所述发泡机器人出料端在冲入发泡材料过后,出料端需进行清洗,防止发泡头因堵塞,而影响发泡质量;当需要进行foamat检测时候,直线模组将容器运送至发泡区域,待发泡完成,立刻运送至检测区域,固化检测装置对其进行检测,时间不能超过10s,检测完成后再运送至安全光栅位置由人工拿出进行称重。

17、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所述托盘底板通过与方型导轨对接将模具组件运送到受力大底板上,直线导轨驱动抓取臂将上模具抓取,然后将产品放置在下模具内进行发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包括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1)上安装有FOAMAT检测机构(2)和Z轴升降机构(3),发泡平台机构(4)上安装有Z轴升降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1)包括发泡系统(11)、抽吸系统(12)、搬运机器人(13)、穿梭车(14)、顶升定位装置(15)、发泡机器人(16)、钢平台(17)和底板(18);所述发泡系统(11)固定安装于钢平台(17)上,钢平台(17)位于底板(18)的左侧,抽吸系统(12)位于底板(18)的左侧Z轴升降机构(3)设有两个且位于发泡机器人(16)的左右两侧,穿梭车(14)位于底板(18)的前侧,发泡系统(11)与发泡机器人(16)连通,抽吸系统(12)、顶升定位装置(15)、发泡机器人(16)均固定安装于底板(18)上,搬运机器人(13)位于顶升定位装置(15)、发泡机器人(16)之间并且与底板(18)滑动连接,FOAMAT检测机构(2)、Z轴升降机构(3)均安装于底板(18)上,穿梭车(14)与模具托盘组件(4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机器人(16)采用旋转拖链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OAMAT检测机构(2)包括减速电机(21)、容器在位光电检测仪(22)、容器(23)、直线模组(24)、固化检测装置(25)、检测位接近开关(26)、左极限位行程开关(27)、右极限位行程开关(28)和支撑架(29);所述减速电机(21)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9)左侧,直线模组(24)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9)的上端,容器(23)固定安装于直线模组(24)的输出端上,容器在位光电检测仪(22)固定安装于容器(23)底部的左侧,固化检测装置(25)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9)上且位于容器(23)的上端,检测位接近开关(26)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9)上且位于固化检测装置(25)的左侧,左极限位行程开关(27)、右极限位行程开关(28)均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9)上且分别位于支撑架(29)的左右两侧,支撑架(29)与底板(1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Z轴升降机构(3)包括主体组件(31)和驱动组件(32);所述主体组件(31)与驱动组件(32)连接,主体组件(31)安装于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31)包括立柱(311)、受力大底板(312)、双拖链(313)、上极限行程开关(314)、下极限行程开关(315)和原点接近开关(316);所述受力大底板(312)固定安装于底板(18)上,受力大底板(312)与发泡平台底座组件(42)连接,立柱(311)固定安装于受力大底板(312)上,双拖链(313)固定安装于立柱(311)上,上极限行程开关(314)、下极限行程开关(315)均固定安装于立柱(311)上且分别位于立柱(311)的上下两端,原点接近开关(316)固定安装于立柱(311)上且位于立柱(311)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2)包括直线导轨(321)、电磁制动器(322)和抓取臂(323);所述直线导轨(321)固定安装于立柱(311)上,抓取臂(323)固定安装于直线导轨(321)的输出端上,电磁制动器(322)与直线导轨(3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抓取臂(323)通过快换法兰盘实现与模具组件(41)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件(41)包括电磁阀(411)、气缸(412)、U形块(413)、插杆(414)、上模具(415)和下模具(416);所述电磁阀(411)固定安装于下模具(416)上,气缸(412)与U形块(413)固定连接,U形块(413)固定安装于下模具(416)上,插杆(414)固定安装于上模具(415)上,插杆(414)与U形块(413)插接,所述气缸(412)、U形块(413)、插杆(414)均设置有多组,合模时,气缸(412)的活塞端插入插杆(414)上开设的孔,实现上模具(415)和下模具(416)的锁定,下模具(416)上还固定安装有水、电、气对接插头,水、电、气对接插头与发泡平台底座组件(42)连接,抓取臂(323)通过快换法兰盘实现与上模具(415)对接。

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包括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1)上安装有foamat检测机构(2)和z轴升降机构(3),发泡平台机构(4)上安装有z轴升降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1)包括发泡系统(11)、抽吸系统(12)、搬运机器人(13)、穿梭车(14)、顶升定位装置(15)、发泡机器人(16)、钢平台(17)和底板(18);所述发泡系统(11)固定安装于钢平台(17)上,钢平台(17)位于底板(18)的左侧,抽吸系统(12)位于底板(18)的左侧z轴升降机构(3)设有两个且位于发泡机器人(16)的左右两侧,穿梭车(14)位于底板(18)的前侧,发泡系统(11)与发泡机器人(16)连通,抽吸系统(12)、顶升定位装置(15)、发泡机器人(16)均固定安装于底板(18)上,搬运机器人(13)位于顶升定位装置(15)、发泡机器人(16)之间并且与底板(18)滑动连接,foamat检测机构(2)、z轴升降机构(3)均安装于底板(18)上,穿梭车(14)与模具托盘组件(4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机器人(16)采用旋转拖链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oamat检测机构(2)包括减速电机(21)、容器在位光电检测仪(22)、容器(23)、直线模组(24)、固化检测装置(25)、检测位接近开关(26)、左极限位行程开关(27)、右极限位行程开关(28)和支撑架(29);所述减速电机(21)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9)左侧,直线模组(24)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9)的上端,容器(23)固定安装于直线模组(24)的输出端上,容器在位光电检测仪(22)固定安装于容器(23)底部的左侧,固化检测装置(25)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9)上且位于容器(23)的上端,检测位接近开关(26)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9)上且位于固化检测装置(25)的左侧,左极限位行程开关(27)、右极限位行程开关(28)均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9)上且分别位于支撑架(29)的左右两侧,支撑架(29)与底板(1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z轴升降机构(3)包括主体组件(31)和驱动组件(32);所述主体组件(31)与驱动组件(32)连接,主体组件(31)安装于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主体机构(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的全自动发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31)包括立柱(311)、受力大底板(312)、双拖链(313)、上极限行程开关(314)、下极限行程开关(315)和原点接近开关(316);所述受力大底板(312)固定安装于底板(18)上,受力大底板(312)与发泡平台底座组件(42)连接,立柱(311)固定安装于受力大底板(312)上,双拖链(313)固定安装于立柱(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先惠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