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82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技术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货物支撑架,包括:多个货物放置位置,所述货物放置位置内的第一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组和第二凹槽组,所述第一凹槽组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组更加靠近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中心,所述第一凹槽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货物放置位置内的第二方向上设置有朝向上方开设的端板限位槽。本技术既保证蓄电池箱体平放在货物支撑架内,又能够同时适配多种蓄电池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流,尤其是一种货物支撑架


技术介绍

1、蓄电池箱体重量约为30kg,人工直接移动不便,需要借助吊具来移动蓄电池箱体。吊装时一般将吊具上的吊钩钩在蓄电池箱体上,然而目前蓄电池箱体大都竖向放置在支撑架内,需要人工先将蓄电池箱体摆成平放,再进行吊装,增加操作步骤。

2、此外,蓄电池箱体至少有两种大小不同的规格,这些蓄电池箱体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序后上线,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架无法适配多种规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物支撑架,既保证蓄电池箱体平放在货物支撑架内,又能够同时适配多种蓄电池箱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货物支撑架,包括:多个货物放置位置,用于使货物平放在所述货物支撑架上,所述货物包括第一规格货物和第二规格货物,所述货物放置位置内的第一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组和第二凹槽组,所述第一凹槽组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组更加靠近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中心,所述第一凹槽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规格货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适配,所述第二凹槽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规格货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适配;所述货物放置位置内的第二方向上设置有朝向上方开设的端板限位槽,所述第一规格货物的端板和所述第二规格货物的端板都抵接于所述端板限位槽内。

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货物支撑架还包括: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

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第一上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上表面向上凸出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靠近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凸块远离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侧面为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作为所述第一凹槽的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作为所述第三凹槽的侧面。

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包括第二上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二上表面向上凸出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靠近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凸块远离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侧面为第四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作为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作为所述第四凹槽的侧面。

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组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

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组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

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货物支撑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第一置物台,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第二置物台,所述第一置物台和所述第二置物台之间形成所述货物放置位置。

9、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置物台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以使所述第二置物台具有平放位置和翻转位置。

1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组和所述第二凹槽组设置于所述第二置物台,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置物台;或所述第一凹槽组和所述第二凹槽组设置于所述第一置物台,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置物台。

1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货物支撑架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二置物台的移动轨迹上的第一限位部件,以及可选择地进出所述第二置物台的移动轨迹的第二限位部件,当所述第二置物台处于所述翻转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件限制所述第二置物台从相对的方向限制所述第二置物台翻转。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组对第一规格货物进行限位,以使第一规格货物能够放在货物支撑架上,通过第二凹槽组对第二规格货物进行限位,以使第二规格货物能够放在货物支撑架上,实现了两种不同规格的货物都能放在货物放置位置内。另外,由于端板限位槽向上开设,使得货物的端板能够抵接于端板限位槽内,保证了货物是平放在货物放置位置内,以便于操作人员在货物放置位置内直接对货物进行吊装,而不需要调整货物的位置。由此,本技术的货物支撑架既保证蓄电池箱体平放在货物支撑架内,又能够同时适配多种蓄电池箱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货物放置位置,用于使货物平放在所述货物支撑架上,所述货物包括第一规格货物和第二规格货物,所述货物放置位置内的第一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组和第二凹槽组,所述第一凹槽组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组更加靠近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中心,所述第一凹槽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613)和第二凹槽(623),所述第一凹槽(613)和所述第二凹槽(623)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规格货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适配,所述第二凹槽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凹槽(614)和第四凹槽(624),所述第三凹槽(614)和所述第四凹槽(624)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规格货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适配;所述货物放置位置内的第二方向上设置有朝向上方开设的端板限位槽(511),所述第一规格货物的端板(93)和所述第二规格货物的端板(93)都抵接于所述端板限位槽(5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支撑架还包括:第一支撑部件(61)和第二支撑部件(62),所述第一支撑部件(6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凹槽(613)和所述第三凹槽(61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61),所述第二凹槽(623)和所述第四凹槽(624)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61)包括第一上表面(611)以及从所述第一上表面(611)向上凸出的第一凸块(612),所述第一凸块(612)靠近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侧面为第一侧面(6121),所述第一凸块(612)远离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侧面为第三侧面(6122),所述第一侧面(6121)作为所述第一凹槽(613)的侧面,所述第三侧面(6122)作为所述第三凹槽(614)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2)包括第二上表面(621)以及从所述第二上表面(621)向上凸出的第二凸块(622),所述第二凸块(622)靠近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侧面为第二侧面(6221),所述第二凸块(622)远离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侧面为第四侧面(6222),所述第二侧面(6221)作为所述第二凹槽(623)的侧面,所述第四侧面(6222)作为所述第四凹槽(624)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组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组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6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支撑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柱(23)和第二立柱(33),所述第一立柱(23)上设置有第一置物台(5),所述第二立柱(33)上设置有第二置物台(6),所述第一置物台(5)和所述第二置物台(6)之间形成所述货物放置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置物台(6)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33),以使所述第二置物台(6)具有平放位置和翻转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组和所述第二凹槽组设置于所述第二置物台(6),所述第三凹槽(614)设置于所述第一置物台(5);或所述第一凹槽组和所述第二凹槽组设置于所述第一置物台(5),所述第三凹槽(614)设置于所述第二置物台(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支撑架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二置物台(6)的移动轨迹上的第一限位部件(7),以及可选择地进出所述第二置物台(6)的移动轨迹的第二限位部件(8),当所述第二置物台(6)处于所述翻转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7)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件(8)限制所述第二置物台(6)从相对的方向限制所述第二置物台(6)翻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货物放置位置,用于使货物平放在所述货物支撑架上,所述货物包括第一规格货物和第二规格货物,所述货物放置位置内的第一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组和第二凹槽组,所述第一凹槽组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组更加靠近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中心,所述第一凹槽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613)和第二凹槽(623),所述第一凹槽(613)和所述第二凹槽(623)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规格货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适配,所述第二凹槽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凹槽(614)和第四凹槽(624),所述第三凹槽(614)和所述第四凹槽(624)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规格货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适配;所述货物放置位置内的第二方向上设置有朝向上方开设的端板限位槽(511),所述第一规格货物的端板(93)和所述第二规格货物的端板(93)都抵接于所述端板限位槽(5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支撑架还包括:第一支撑部件(61)和第二支撑部件(62),所述第一支撑部件(6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凹槽(613)和所述第三凹槽(61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61),所述第二凹槽(623)和所述第四凹槽(624)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61)包括第一上表面(611)以及从所述第一上表面(611)向上凸出的第一凸块(612),所述第一凸块(612)靠近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侧面为第一侧面(6121),所述第一凸块(612)远离所述货物放置位置的侧面为第三侧面(6122),所述第一侧面(6121)作为所述第一凹槽(613)的侧面,所述第三侧面(6122)作为所述第三凹槽(614)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62)包括第二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建何建张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都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