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771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包括船体和安装在船体上的打捞装置、前处理装置、分类装置、破碎装置、第一入仓装置、干燥装置和第二入仓装置,打捞装置安装在船体前端,用于将河道内的水生高等植物打捞并输送至前处理装置;前处理装置用于对水生高等植物进行种类筛分,并将筛分得到的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别输送至分类装置;分类装置用于对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进行成熟度筛分,并将筛分得到的成熟植物输送给破碎装置,将不成熟植物输送给干燥装置;破碎装置用于将成熟植物破碎;第一入仓装置用于将破碎后的成熟植物进行收集;干燥装置用于将不成熟植物进行干燥;第二入仓装置用于将干燥后的不成熟植物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生态治理,具体涉及一种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


技术介绍

1、水生高等植物是生态学范畴上的类群,是水域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水生高等植物在水体中的生长生活方式,一般分为浮叶植物与沉水植物,浮叶植物的叶片浮于水面,沉水植物整株完全沉浸在水中。适量的水生高等植物可以消除污染、净化水体、修复水生态,但水生植物根系发达,萌发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快,过多或枯萎的水生高等植物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打捞,不仅影响通航,还会消耗水体氧气,造成二次水污染,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2、目前,对水生高等植物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组织人力进行打捞,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水生高等植物打捞上岸后,未进行二次利用,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集自动捕捞和分类加工于一体,降低劳动强度,实现水生植物资源精细区分利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包括船体和安装在船体上的打捞装置、前处理装置、分类装置、破碎装置、第一入仓装置、干燥装置和第二入仓装置,所述打捞装置安装在船体前端,用于将河道内的水生高等植物打捞并输送至前处理装置;所述前处理装置用于对水生高等植物进行种类筛分,并将筛分得到的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别输送至分类装置;所述分类装置用于对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进行成熟度筛分,并将筛分得到的成熟植物输送给破碎装置,将不成熟植物输送给干燥装置;所述破碎装置用于将成熟植物破碎,并输送给第一入仓装置;所述第一入仓装置用于将破碎后的成熟植物进行收集;所述干燥装置用于将不成熟植物进行干燥,并输送给第二入仓装置;所述第二入仓装置用于将干燥后的不成熟植物进行收集。

3、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捞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切刀组件、第一传送组件和拨料组件,切刀组件、拨料组件和第一传送组件均与船体连接;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拨杆和多个拨料轮,所述拨杆倾斜向下设置,多个拨料轮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在拨杆上;工作时,最上方的拨料轮位于液面上方,最下方的拨料轮位于第一传送组件的入料端。

4、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刀组件、拨料组件和第一传送组件均与船体转动连接。

5、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处理装置包括具有顶端开口的箱体和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振动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入料端位于箱体内底部,出料端从箱体顶端开口伸出箱体外并与分类装置相接;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的一端与箱体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可翻转的角度不小于180°。

6、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类装置包括第三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的入料端与第二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相接,且第三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出料端与破碎装置和烘干装置相接;第三传送组件采用皮带输送结构,第三传送组件的第三皮带上设有第三滤孔;所述第三皮带的一侧沿皮带传输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喷气嘴;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下方倾斜设有第二过滤板和集石箱,第二过滤板的底端位于集石箱中;第二过滤板的正下方设有集水箱,集水箱通过水管与前处理装置的箱体连通;第二过滤板上设有第二振动器。

7、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第四传送组件、挤压组件、破碎板、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二切割组件,第四传送组件的入料端与第三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的未安装喷气嘴的一侧相接,且第四传送组件和第三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一致;第四传送组件采用皮带输送结构,第四传送组件的第四皮带上设有第四滤孔;挤压组件设置在第四传送组件的上方;所述破碎板的一端与第四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相接,破碎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入库装置相接;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二切割组件沿成熟植物传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破碎板的上方,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二切割组件用于切割成熟植物并将成熟植物向第一入仓装置方向传送。

8、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入仓装置包括料仓、落料板和第一集料箱,料仓与破碎装置相接的一端顶部设有散料入口,另一端底部设有散料出口;料仓内设有第五传送组件,第五传送组件采用螺旋式输送结构;所述料仓外壁套设有加热套;落料板倾斜向下设置,落料板的顶端位于散料出口的下方,落料板的底端位于第一集料箱内。

9、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板、热风机、循环风机和拨捋组件,所述干燥板的一端与第三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的安装喷气嘴的一侧相接,另一端与第二入仓装置相接;干燥板上设有通风孔;热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干燥板的下方,且接近干燥板与第二入仓装置相接的一端;循环风机的吸风口位于干燥板的上方,且与热风机的出风口相对;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位于干燥板的上方,且接近干燥板与分类装置相接的一端,循环风机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第二入仓装置方向;所述拨捋组件设置在干燥板的上方,用于拨动干燥板上的不成熟植物向第二入仓装置方向移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入仓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转向组件、第一下料组件、第六传送组件、第二下料组件和第二集料箱,转向组件与干燥装置相接,用于对干燥后的不成熟水草进行转向;第六传送组件与第二下料组件相接的一端设有扎带枪。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六传送组件包括两个级进板和暂存板,两个级进板分别通过两组级进驱动组件设置在暂存板的两侧;所述级进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级进板从初始位置向第二下料组件方向运动到级进位置后,又向第一下料组件方向运动到初始位置;所述级进板的顶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级进槽,暂存板的顶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暂存槽;级进驱动组件包括两个支架、两个驱动轮、同步带、两个偏心轮和电机,两个偏心轮沿级进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级进板的底端;两个驱动轮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架上,电机与其中一个驱动轮传动连接;同步带套设在两个驱动轮上,两个驱动轮分别与两个偏心轮连接,带动偏心轮转动;所述第一下料组件的出料口处转动设有挡板,挡板在无外力作用时关闭第一下料组件的出料口;其中一个级进板与第一下料组件相接的一端顶部设有凸块,级进板向上向第二集料箱方向时,凸块对挡板施加力使得挡板向上翻转打开第一下料组件的出料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船体上安装打捞装置、前处理装置、分类装置、破碎装置、第一入仓装置、干燥装置和第二入仓装置,打捞装置将河道内的水生高等植物打捞并输送至前处理装置,前处理装置对水生高等植物进行种类筛分,得到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并分别将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输送至分类装置,分类装置分别对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进行成熟度筛分,得到成熟植物和不成熟植物,并将成熟植物输送给破碎装置,将不成熟植物输送给干燥装置,破碎装置将成熟植物破碎,由第一入仓装置进行收集,干燥装置将不成熟植物进行干燥,由第二入仓装置进行收集。

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和安装在船体(1)上的打捞装置(2)、前处理装置、分类装置、破碎装置(4)、第一入仓装置(5)、干燥装置(6)和第二入仓装置(7),所述打捞装置(2)安装在船体(1)前端,用于将河道内的水生高等植物打捞并输送至前处理装置;所述前处理装置用于对水生高等植物进行种类筛分,并将筛分得到的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别输送至分类装置;所述分类装置用于对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进行成熟度筛分,并将筛分得到的成熟植物输送给破碎装置(4),将不成熟植物输送给干燥装置(6);所述破碎装置(4)用于将成熟植物破碎,并输送给第一入仓装置(5);所述第一入仓装置(5)用于将破碎后的成熟植物进行收集;所述干燥装置(6)用于将不成熟植物进行干燥,并输送给第二入仓装置(7);所述第二入仓装置(7)用于将干燥后的不成熟植物进行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装置(2)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切刀组件(21)、第一传送组件(23)和拨料组件(22),切刀组件(21)、拨料组件(22)和第一传送组件(23)均与船体(1)连接;所述拨料组件(22)包括拨杆和多个拨料轮(221),所述拨杆倾斜向下设置,多个拨料轮(221)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在拨杆上;工作时,最上方的拨料轮位于液面上方,最下方的拨料轮位于第一传送组件(23)的入料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组件(21)、拨料组件(22)和第一传送组件(23)均与船体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装置包括具有顶端开口的箱体(311)和第二传送组件(312),所述箱体(311)上设有第一振动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312)的入料端位于箱体(311)内底部,出料端从箱体顶端开口伸出箱体外并与分类装置相接;所述箱体(311)内设有第一过滤板(313),第一过滤板(313)的一端与箱体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313)可翻转的角度不小于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装置(32)包括第三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的入料端与第二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相接,且第三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出料端与破碎装置(4)和烘干装置(6)相接;第三传送组件采用皮带输送结构,第三传送组件的第三皮带(321)上设有第三滤孔(322);所述第三皮带的一侧沿皮带传输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喷气嘴(323);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下方倾斜设有第二过滤板(324)和集石箱(325),第二过滤板(324)的底端位于集石箱(325)中;第二过滤板(324)的正下方设有集水箱(326),集水箱通过水管与前处理装置的箱体(311)连通;第二过滤板(324)上设有第二振动器(3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4)包括第四传送组件、挤压组件(43)、破碎板(44)、第一切割组件(45)和第二切割组件(46),第四传送组件的入料端与第三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的未安装喷气嘴的一侧相接,且第四传送组件和第三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一致;第四传送组件采用皮带输送结构,第四传送组件的第四皮带(41)上设有第四滤孔(42);挤压组件(43)设置在第四传送组件的上方;所述破碎板(44)的一端与第四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相接,破碎板(44)的另一端与第一入库装置(5)相接;第一切割组件(45)和第二切割组件(46)沿成熟植物传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破碎板(44)的上方,第一切割组件(45)和第二切割组件(46)用于切割成熟植物并将成熟植物向第一入仓装置方向传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仓装置(5)包括料仓(51)、落料板(52)和第一集料箱(53),料仓(51)与破碎装置(4)相接的一端顶部设有散料入口(54),另一端底部设有散料出口(55);料仓(51)内设有第五传送组件(58),第五传送组件采用螺旋式输送结构;所述料仓(51)外壁套设有加热套(56);落料板(52)倾斜向下设置,落料板(52)的顶端位于散料出口(55)的下方,落料板(52)的底端位于第一集料箱(53)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6)包括干燥板(61)、热风机(62)、循环风机(63)和拨捋组件,所述干燥板(61)的一端与第三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的安装喷气嘴的一侧相接,另一端与第二入仓装置(7)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和安装在船体(1)上的打捞装置(2)、前处理装置、分类装置、破碎装置(4)、第一入仓装置(5)、干燥装置(6)和第二入仓装置(7),所述打捞装置(2)安装在船体(1)前端,用于将河道内的水生高等植物打捞并输送至前处理装置;所述前处理装置用于对水生高等植物进行种类筛分,并将筛分得到的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别输送至分类装置;所述分类装置用于对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进行成熟度筛分,并将筛分得到的成熟植物输送给破碎装置(4),将不成熟植物输送给干燥装置(6);所述破碎装置(4)用于将成熟植物破碎,并输送给第一入仓装置(5);所述第一入仓装置(5)用于将破碎后的成熟植物进行收集;所述干燥装置(6)用于将不成熟植物进行干燥,并输送给第二入仓装置(7);所述第二入仓装置(7)用于将干燥后的不成熟植物进行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装置(2)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切刀组件(21)、第一传送组件(23)和拨料组件(22),切刀组件(21)、拨料组件(22)和第一传送组件(23)均与船体(1)连接;所述拨料组件(22)包括拨杆和多个拨料轮(221),所述拨杆倾斜向下设置,多个拨料轮(221)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在拨杆上;工作时,最上方的拨料轮位于液面上方,最下方的拨料轮位于第一传送组件(23)的入料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组件(21)、拨料组件(22)和第一传送组件(23)均与船体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装置包括具有顶端开口的箱体(311)和第二传送组件(312),所述箱体(311)上设有第一振动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312)的入料端位于箱体(311)内底部,出料端从箱体顶端开口伸出箱体外并与分类装置相接;所述箱体(311)内设有第一过滤板(313),第一过滤板(313)的一端与箱体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313)可翻转的角度不小于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装置(32)包括第三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的入料端与第二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相接,且第三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出料端与破碎装置(4)和烘干装置(6)相接;第三传送组件采用皮带输送结构,第三传送组件的第三皮带(321)上设有第三滤孔(322);所述第三皮带的一侧沿皮带传输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喷气嘴(323);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下方倾斜设有第二过滤板(324)和集石箱(325),第二过滤板(324)的底端位于集石箱(325)中;第二过滤板(324)的正下方设有集水箱(326),集水箱通过水管与前处理装置的箱体(311)连通;第二过滤板(324)上设有第二振动器(3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生高等植物精细资源化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4)包括第四传送组件、挤压组件(43)、破碎板(44)、第一切割组件(45)和第二切割组件(46),第四传送组件的入料端与第三传送组件的出料端的未安装喷气嘴的一侧相接,且第四传送组件和第三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一致;第四传送组件采用皮带输送结构,第四传送组件的第四皮带(41)上设有第四滤孔(42);挤压组件(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刘超王俊苏雨艳胡晓东徐丹丹苏律文滕翔杨航张煜成肖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