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670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4
本申请涉及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称取10~50mg待测含能材料,将待测含能材料加入预先升温加热至30~150℃的反应加热装置中,向反应加热装置中导入经干燥后的反应气体,并利用反应加热装置对待测含能材料进行加热2~12小时,以使待测含能材料进行热分解反应,产生分解气体;在对待测含能材料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实时检测和记录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吸收液在吸收分解气体后的实时电导率变化值;基于吸收液的实时电导率变化值,确定待测含能材料的热稳定性级别,稳定性级别包括热稳定性好、热稳定性一般和热稳定性差。本申请能够快速、准确、实时检测产气量大、耐热性差、易爆易挥发的含能材料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含能材料的相容性及安定性是评价其在高能固体推进剂及火工品、火炸药中贮存安定性与使用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弹药在设计、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是否存在潜在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2、相关技术中,主要是通过检测含能材料分解过程产生的气体量(气体产生的压力变化)、放热量或质量变化量来判断含能材料的热稳定性(含能材料的相容性和安定性)。然而,现有的方法在测试过程中所需使用的样品用量大,且加热温度一般较高,测试时间较长,这对于产气量大、耐热性差、易爆易挥发的含能材料而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压力、热量或质量变化量的测量精度有限,这使得测试结果的准确度难以提高,且现有的测试方法均仅测试终点结果,无法反映含能材料的热分解反应过程和趋势,因而无法实现对含能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实时检测。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吸收液的实时电导率变化值,确定所述待测含能材料的热稳定性级别,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为高纯水、氯化钾溶液、稀硝酸溶液或稀双氧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含能材料为硝酸酯类含能化合物。

5.一种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吸收液的实时电导率变化值,确定所述待测含能材料的热稳定性级别,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为高纯水、氯化钾溶液、稀硝酸溶液或稀双氧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含能材料为硝酸酯类含能化合物。

5.一种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加热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加热套、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能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收装置包括第一电导率测量容器、第二电导率测量容器、第三密封盖体、第四密封盖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四气体管路和第五气体管路;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鄂秀天凤孟子晖何彬郑瑞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