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节的流速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58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3
本技术涉及水土保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便于调节的流速检测设备,包括流速测量传感器,所述流速测量传感器顶部通过柱体安装于轴承内部,所述轴承上端固定于第二测量杆底部,所述第二测量杆插上端接于第一测量杆内部,所述第一测量杆顶部通过连接转轴与第二连接柱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远离连接轴一端套接于第一连接柱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柱内部通过连接板与第二支撑柱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下端套接于第一支撑柱内部,改良后的流速检测设备,可避免河流冲刷过程中因为底部淤泥松软而导致设备偏移或丢失,还可以根据需求调节设备高度,伸展距离,流速测量传感器下放距离等,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土保持治理,具体为便于调节的流速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洪水、干旱和风沙灾害,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

2、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流速检测设备是水土治理、河流勘探的重要工具,对于需要涉及流动河流的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江河流速测量的准确性,需要使用辅助固定装置将流速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河流水面以下位置,但目前流速检测设备大都需要人为插入流动河流底部淤泥中,对于桥中央或者水流距离河岸较远的测量位置操作起来过程比较复杂,并且经过长时间冲刷可能导致勘探设备偏移或丢失。

4、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调节的流速检测设备,包括流速测量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测量传感器(1)顶部通过柱体(22)固定于轴承(21)内部,所述轴承(21)上端固定于第二测量杆(3)底部,所述第二测量杆(3)上端插接于第一测量杆(2)内部,所述第二测量杆(3)一侧设有第二卡槽(18),所述第一测量杆(2)靠近第二卡槽(18)一侧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夹(5),所述第一测量杆(2)顶部通过连接转轴(4)与第二连接柱(8)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8)远离连接转轴(4)一端套接于第一连接柱(7)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柱(7)远离第二连接柱(8)一端底部设有第一连接体(19),所述第一连接柱(7)通过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调节的流速检测设备,包括流速测量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测量传感器(1)顶部通过柱体(22)固定于轴承(21)内部,所述轴承(21)上端固定于第二测量杆(3)底部,所述第二测量杆(3)上端插接于第一测量杆(2)内部,所述第二测量杆(3)一侧设有第二卡槽(18),所述第一测量杆(2)靠近第二卡槽(18)一侧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夹(5),所述第一测量杆(2)顶部通过连接转轴(4)与第二连接柱(8)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8)远离连接转轴(4)一端套接于第一连接柱(7)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柱(7)远离第二连接柱(8)一端底部设有第一连接体(19),所述第一连接柱(7)通过连接板(12)与第二支撑柱(15)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柱(15)远离流速测量传感器(1)的一侧上端设有两个固定块(11),两个所述固定块(11)中间通过螺纹杆(10)连接,所述螺纹杆(10)上套接有固位螺母(13),所述固位螺母(13)底部与第二连接体(20)相接触,所述第一连接体(19)与第二连接体(20)中间通过连接杆(9)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5)下端套接于第一支撑柱(14)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柱(15)一侧设有第一卡槽(17),所述第一支撑柱(14)靠近第一卡槽(17)一侧顶部设有第二固定夹(6),所述第一支撑柱(14)底部安装于底座(16)上表面的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流速检测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伟李惠岳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和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