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55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支撑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升降套筒以及设置在升降套筒顶部的托板,底座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伸缩杆,伸缩杆靠近输出端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旋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支撑装置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弹簧的反弹力推动第二限位槽内部的支撑块运动,使得支撑块紧接触于地面,通过拧紧第二旋钮配合卡槽,以此可将支撑块固定在第二限位槽内部,从而使得底座与地面不存在不平晃动现象,当高度调节过后,通过手动拧紧第一旋钮,可将伸缩杆输出端进行限位固定,从而通过固定后的伸缩杆能够加强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支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支撑装置对施工位置进行支撑;目前使用的支撑装置,由于高度固定,当需要调节高度时比较麻烦,需要拆卸螺丝再组装,使用不够灵活,无法适应施工部位的高度变化;这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另外,单体支撑容易出现晃动,地面不平时也难以放置平稳,整体稳定性较差。

2、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为本方案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2、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升降套筒以及设置在升降套筒顶部的托板,所述底座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靠近输出端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伸缩杆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杆均匀分布于底座顶部,四个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升降套筒的外壁铰接;

3、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所述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调节升降套筒高度,所述升降机构为通过齿轮连接的螺纹升降结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5)、升降套筒(4)以及设置在升降套筒(4)顶部的托板(7),所述底座(1)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靠近输出端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旋钮(3),所述伸缩杆(2)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杆(2)均匀分布于底座(1)顶部,四个所述伸缩杆(2)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升降套筒(4)的外壁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转杆(501)、第一锥齿轮(502)、第二锥齿轮(503)、支撑杆(504)、限位环(505)、底盘(506);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5)、升降套筒(4)以及设置在升降套筒(4)顶部的托板(7),所述底座(1)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靠近输出端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旋钮(3),所述伸缩杆(2)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杆(2)均匀分布于底座(1)顶部,四个所述伸缩杆(2)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升降套筒(4)的外壁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转杆(501)、第一锥齿轮(502)、第二锥齿轮(503)、支撑杆(504)、限位环(505)、底盘(5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04)靠近底端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凸起条,所述限位环(505)内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条相匹配的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龙王鑫许方辉袁春磊梁化洲解斌王天嘉张春明刘振喆孙瑞梓史世伟刘邦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