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1、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不论是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厂站、家庭/景区等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在满足预设的接入功率和安全前提下,均可接入电网运行,构建融合火电、风电以及光伏发电的融合大电网,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能源的可再生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火力发电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光伏板进行光电转换并将获得的电能进行存储(例如蓄电池组、阵列或者蓄电池构成的移动式/固定储能站)或者接入电网运行,可有效降低市电的供电压力。以家庭/景区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屋顶部署的光伏板阵列为例,屋顶为了凸出美观性,多采用曲面瓦等材料铺设进行装饰,光伏系统施工时通常选择采用基瓦框架与光伏板相互结合的方式,光伏板嵌入固定再基瓦框架的平板部,基瓦框架两侧设有装饰曲面,基瓦框架在实现对光伏板支撑的同时,依然具有曲面瓦的装饰效果。
2、但在遇到雨水天气时,水流容易从较高的光伏板向下汇流聚集到较低的光伏板上,使得处于低处的光伏板受到较大水流的冲击,造成光伏板浸水与脱落的风险,因此各个光伏板上的雨水通常需要配置独立排水结构,避免雨水向下汇流聚集。例如,公告号为cn11156111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曲面光伏瓦组件,其通过在基瓦框架上表面增加导流板,将雨水引导至顺水梁中排出,实现了各个光伏板的独立排水。但是,在引导雨水时,雨水仅能汇集至基瓦框架的低端引流排出,而基瓦框架较高的曲面处汇集的雨水会始终对光伏板形成水流冲击,依然会导致光伏板边沿处渗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1:cn111561113a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第一方面,提出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包括:
2、复数个支撑框架,被排水梁支撑,并且阵列式地分布在屋顶,定义屋顶的斜面方向为y向,与屋顶斜面垂直的方向为x向;所述排水梁沿y向固定在屋顶;
3、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光伏板安装部、第一弧形搭接部和第二弧形搭接部,所述第一弧形搭接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搭接部的形状被设置为曲面瓦搭接部的形状;
4、所述光伏板安装部被设置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搭接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搭接部沿x向分布所述光伏板安装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弧形搭接部与相邻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第二弧形搭接部相互搭接,并经由所述排水梁支撑。
5、其中,所述光伏板安装部上开设有多组排水孔,多组所述排水孔分别位于所述光伏板安装部沿x向的两端和沿y向的第一端,沿y方向;所述光伏板安装部靠近屋顶斜面低端的方向为第一端,所述光伏板安装部的底面固定有向所述排水梁内部排水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被设置为顶面具有开口的u形管,多组所述排水孔均位于所述排水管道的开口区域内。
6、优选的,所述光伏板安装部上开设有光伏板安装槽,所述光伏板安装槽内安装有光伏板。
7、优选的,所述光伏板安装槽被设置为底部贯通的台阶槽。
8、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靠近所述光伏板安装部第一端的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排水梁与所述连接管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排水管道上,并延伸至所述排水管道内部连接,所述连接管第二端插接至所述插孔内。
9、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顶面开口与所述支撑框架底面的结合处设有增加密封性的密封条。
10、优选的,所述密封条的厚度为1.0-2.0mm。
11、优选的,所述密封条的材质为硅橡胶。
12、优选的,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3.0-5.0mm。
13、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和所述连接管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14、优选的,所述的排水梁顶面为与所述第一弧形搭接部、所述第二弧形搭接部形状贴合的弯折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通过在光伏板安装部上设置多组排水孔,经由第一弧形搭接部和第二弧形搭接部结合处流下的雨水,通过分布在x向两端的两组排水孔快速向下渗漏,降低对光伏板形成的水流冲击,而经由光伏板安装部和光伏板处流下的雨水,通过位于y向第一端的一组排水孔向下渗漏,使得雨水快速渗漏,避免雨水积存对光伏板造成影响,渗漏的雨水进入排水管道内,然后通过连接管输送至排水梁内,并经由排水梁快速排出,使得复数个支撑框架上的雨水不会向下流动汇集,避免处于屋顶低处的支撑框架由于雨水汇聚下流的作用而被冲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安装部(11)上开设有光伏板安装槽(15),所述光伏板安装槽(15)内安装有光伏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安装槽(15)被设置为底部贯通的台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20)靠近所述光伏板安装部(11)第一端的一侧设有连接管(21),所述排水梁(30)与所述连接管(21)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301),所述连接管(2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排水管道(20)上,并延伸至所述排水管道(20)内部连接,所述连接管(21)第二端插接至所述插孔(3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20)顶面开口与所述支撑框架(10)底面的结合处设有增加密封性的密封条(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22)的材质为硅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4)的直径为3.0-5.0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20)和所述连接管(21)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梁(30)顶面为与所述第一弧形搭接部(12)、所述第二弧形搭接部(13)形状贴合的弯折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安装部(11)上开设有光伏板安装槽(15),所述光伏板安装槽(15)内安装有光伏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安装槽(15)被设置为底部贯通的台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20)靠近所述光伏板安装部(11)第一端的一侧设有连接管(21),所述排水梁(30)与所述连接管(21)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301),所述连接管(2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排水管道(20)上,并延伸至所述排水管道(20)内部连接,所述连接管(21)第二端插接至所述插孔(3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轶,周健,杨林青,耿源,李溯,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龙源环保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