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进气组件及油田专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265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进气组件及油田专用车,涉及车用进气组件及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第二空滤器,还包括进气管和第一空滤器,进气管的出气端与第一空滤器的进气端连通,第一空滤器的出气端与第二空滤器的进气端连通,进气管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罩,进气罩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旋流凸起,进气管的内壁中部设置有第二旋流凸起,第二旋流凸起的长度方向与进气管的长度方向一致,进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排尘管。本技术能够在空气进入空滤器前进行初步过滤,降低空滤器滤芯更换频率,降低使用成本,提升车辆的运营效率,同时还能极大减少进入发动机中的灰尘总量,更加适合油田作业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进气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进气组件及油田专用车


技术介绍

1、石油是黑色的金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不仅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商品,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对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石油的勘探、开采、炼化及运输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其中油田区域使用的车辆,如测井车、试井车、消防车等,对整车运营效率和驻车作业安全性有着敏感且苛刻的要求。

2、油田区域使用的车辆包括进气组件,为了避免灰尘等杂质对发动机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对空气过滤,现有技术中,进气组件包括空滤器,空滤器主要由纸质滤芯及密封垫圈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空气进入空滤器时通过纸质滤芯过滤,使空气中的灰尘由滤芯隔除或黏附在滤芯上。

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对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进行过滤,但在油田环境中,灰尘比一般车辆的作业环境高出许多倍,仅采用空滤器,往往造成滤芯快速堵塞,滤芯附着大量的灰尘后,就会阻碍空气的穿过,降低发动机的进气量,进而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行车油耗增加,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滤芯,这造成过滤成本的增高,也极大影响车辆的运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空滤器滤芯更换频繁使用成本高,影响运营效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进气组件及油田专用车,能够在空气进入空滤器前进行初步过滤,降低空滤器滤芯更换频率,降低使用成本,提升车辆的运营效率,同时还能极大减少进入发动机中的灰尘总量,更加适合油田作业使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进气组件,包括第二空滤器,还包括进气管和第一空滤器,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空滤器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空滤器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空滤器的进气端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罩,所述进气罩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旋流凸起,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中部设置有第二旋流凸起,所述第二旋流凸起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进气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排尘管。通过第一旋流凸起、第二旋流凸起实现对空气的旋流过滤即第一次过滤,减少进入第一空滤器中的灰尘,降低滤芯或者滤网的更换频率,降低使用成本,提升车辆的运营效率,同时通过第一空滤器进行第二次过滤、第二空滤器进行第三次过滤,极大减少进入发动机中的灰尘总量,更加适合油田作业使用。

3、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罩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部、旋流部和出气部,所述旋流部水平设置,所述进气部和所述出气部均竖直设置,所述进气部上设置有进气格栅,所述旋流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旋流凸起,所述出气部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出气部上设置有第三旋流凸起。通过设置第三旋流凸起进一步增强进气罩的旋流作用,提升对空气的过滤作用。

4、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呈扁平状结构,所述进气管两个宽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旋流凸起,两个所述第二旋流凸起相对设置。

5、进一步的,从上向下,所述进气管两个宽内壁上,所述第二旋流凸起两侧垂直设置有多个第四旋流凸起,所述第四旋流凸起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进气管的宽度方向一致。通过设置多个第四旋流凸起进一步增强进气管对空气的旋流过滤作用,去除更多灰尘。

6、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旋流凸起包括粗凸起和细凸起,所述粗凸起和所述细凸起间隔设置。通过粗凸起和细凸起间隔设置能够增强气流的扰动,方便灰尘等杂质和空气分离。

7、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通过波纹管与所述第一空滤器进气端连通。通过波纹管的伸缩作用能够弥补驾驶室与车架错位产生间距,避免驾驶室晃动对连接可靠性的影响。

8、进一步的,所述波纹管与所述进气管连接处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板。通过在波纹管内壁设置支撑板能够增强对波纹管连接处的支撑,避免波纹管安装变形与进气管产生间隙,进入灰尘。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滤器为油浴式空滤器,所述第二空滤器为干式空滤器。通过油浴式空滤器和干式空滤器的配合,增强了本进气组件的过滤能力,同时减少对车架的空间占用。

1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田专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驾驶室,还包括上述的车用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罩设置在所述驾驶室顶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驾驶室背部连接,所述第一空滤器和所述第二空滤器均与所述车架连接。由于较高的位置空气灰尘较少,通过将进气罩设置在驾驶室顶部,减少空气中灰尘含量,进一步减少第一空滤器和第二空滤器的过滤负担。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滤器通过第一支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左前轮挡泥板。通过在第一支架上安装左前轮挡泥板,提升了第一支架的集成化,便于整车装配。

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进气组件及油田专用车,通过第一旋流凸起、第二旋流凸起实现对空气的旋流过滤即第一次过滤,减少进入第一空滤器中的灰尘,降低滤芯或者滤网的更换频率,降低使用成本,提升车辆的运营效率,同时通过第一空滤器进行第二次过滤、第二空滤器进行第三次过滤,极大减少进入发动机中的灰尘总量,更加适合油田作业使用;通过设置第三旋流凸起进一步增强进气罩的旋流作用,提升对空气的过滤作用;通过设置多个第四旋流凸起进一步增强进气管对空气的旋流过滤作用,去除更多灰尘;通过粗凸起和细凸起间隔设置能够增强气流的扰动,方便灰尘等杂质和空气分离;通过在波纹管内壁设置支撑板能够增强对波纹管连接处的支撑,避免波纹管安装变形与进气管产生间隙,进入灰尘;通过油浴式空滤器和干式空滤器的配合,增强了本进气组件的过滤能力,同时减少对车架的空间占用;由于较高的位置空气灰尘较少,通过将进气罩设置在驾驶室顶部,减少空气中灰尘含量,进一步减少第一空滤器和第二空滤器的过滤负担;通过在第一支架上安装左前轮挡泥板,提升了第一支架的集成化,便于整车装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进气组件,包括第二空滤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2)和第一空滤器(4),进气管(2)的出气端与第一空滤器(4)的进气端连通,第一空滤器(4)的出气端与第二空滤器(5)的进气端连通,进气管(2)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罩(1),进气罩(1)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旋流凸起(102),进气管(2)的内壁中部设置有第二旋流凸起(201),第二旋流凸起(201)的长度方向与进气管(2)的长度方向一致,进气管(2)的出气端设置有排尘管(2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气罩(1)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部、旋流部和出气部,旋流部水平设置,进气部和出气部均竖直设置,进气部上设置有进气格栅(101),旋流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旋流凸起(102),出气部与进气管(2)连通,出气部上设置有第三旋流凸起(103)。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呈扁平状结构,进气管(2)两个宽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旋流凸起(201),两个第二旋流凸起(201)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从上向下,进气管(2)两个宽内壁上,位于第二旋流凸起(201)两侧垂直设置有多个第四旋流凸起(202),第四旋流凸起(202)的长度方向与进气管(2)的宽度方向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第四旋流凸起(202)包括粗凸起和细凸起,粗凸起和细凸起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通过波纹管(3)与第一空滤器(4)进气端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波纹管(3)与进气管(2)连接处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空滤器(4)为油浴式空滤器,第二空滤器(5)为干式空滤器。

9.一种油田专用车,包括车架(7),车架(7)上设置有驾驶室(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进气罩(1)设置在驾驶室(8)顶部,进气管(2)与驾驶室(8)背部连接,第一空滤器(4)和第二空滤器(5)均与车架(7)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田专用车,其特征在于,第一空滤器(4)通过第一支架与车架(7)连接,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左前轮挡泥板(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进气组件,包括第二空滤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2)和第一空滤器(4),进气管(2)的出气端与第一空滤器(4)的进气端连通,第一空滤器(4)的出气端与第二空滤器(5)的进气端连通,进气管(2)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罩(1),进气罩(1)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旋流凸起(102),进气管(2)的内壁中部设置有第二旋流凸起(201),第二旋流凸起(201)的长度方向与进气管(2)的长度方向一致,进气管(2)的出气端设置有排尘管(2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气罩(1)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部、旋流部和出气部,旋流部水平设置,进气部和出气部均竖直设置,进气部上设置有进气格栅(101),旋流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旋流凸起(102),出气部与进气管(2)连通,出气部上设置有第三旋流凸起(103)。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呈扁平状结构,进气管(2)两个宽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旋流凸起(201),两个第二旋流凸起(201)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进气组件,其特征在于,从上向下,进气管(2)两个宽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滨徐兴有张森庞子超崔凯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