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抛用夹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138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磨抛用夹持模具,涉及磨抛技术领域。本技术提供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包括底面、侧面和顶面;磨抛用夹持模具的底面设置有与样品形状相匹配的凹槽,用于固定样品;磨抛用夹持模具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沟槽,或者凹槽开口边缘处设置有斜面缺口,用于样品的取出。本技术提供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可以用于手动磨抛,或者搭配手动磨抛机和自动磨抛机使用,最终获得“裸样本”,无需难以去除的镶样材料和粘接蜡;适用于多种尺寸样品的减高和双面平行磨抛;通过斜面缺口和凹槽设计,避免了样品磨抛至与夹持模具齐平后难以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磨抛,尤其是涉及一种磨抛用夹持模具


技术介绍

1、手动磨抛机和自动磨抛机作为实验室常用的磨抛仪器,由于样品尺寸多样,常常搭配镶样技术或者高温粘接蜡粘接到自动磨抛机的磨头上使用。但因样品镶嵌后难以无伤害取出,造成适用场景有限,使得很多样品尤其小尺寸样品,因不适合镶样而难以磨抛;或高温粘接蜡粘接的样品在磨抛过程中容易脱落,且清洗流程繁琐困难(其中一道清洗程序需使用丙酮,其作为危化品有的实验室难以买到,且使用丙酮清洗粘接蜡需至少浸泡24h,耗时长),给实验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另外,某些磨抛机磨抛过程中,样品与磨头连接紧密,样品磨抛后还存在拆卸困难等问题。此外,对于某些具有特殊形状的样品,存在不易或不能使用磨抛机磨抛的问题,为了简化试验样品磨抛程序,扩大磨抛机的适用范围,急需开发一种新的磨抛用样品夹持模具。

2、注释:1. “粘接蜡粘接到自动磨抛机的磨头上”中,所述“自动磨抛机的磨头”是指为了实现一些片状样品的“裸样品”的上下面平行磨抛而使用的,可拆卸的,底面与磨抛盘平行的全自动磨抛机配件。

3、2. “裸样品”,非专业名词,为了形象描述而自创的词汇,是指最初的待磨抛样品经磨抛后处于不加以包装/镶嵌/或结合了粘接蜡等物质的原有状态。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抛用夹持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磨抛用夹持模具,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包括底面、侧面和顶面;

3、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的底面设置有与样品形状相匹配的凹槽,用于固定样品;

4、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沟槽,或者凹槽开口边缘处设置有斜面缺口,用于样品的取出。

5、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设计,用于防止样品的脱落。

6、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内壁粗糙或者设置有防滑浅沟。

7、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固定样品后,凹槽的内壁与样品间存在间隙。

8、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的底面与凹槽的底面平行。

9、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侧面与凹槽的底面垂直。

10、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样品磨抛前高度×0.4≤凹槽的深度。

11、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沟槽至少为2个。

12、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顶面还设置有与全自动磨抛机适配的圆柱体结构,用于将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固定于全自动磨抛机上。

13、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底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平行。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 本技术提供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可以用于手动磨抛,或者搭配手动磨抛机和自动磨抛机使用,最终获得“裸样本”,无需难以去除的镶样材料和粘接蜡;

16、2. 本技术提供的磨抛用夹持模具适用于多种尺寸样品的减高和双面平行磨抛,小尺寸样品尤甚,例如可以实现厚度为1mm样品的减高;

17、3. 本技术提供的磨抛用夹持模具通过斜面缺口和凹槽设计,避免了样品磨抛至与夹持模具齐平后难以取出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包括底面(10)、侧面(20)和顶面(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0)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设计,用于防止样品的脱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0)的内壁粗糙或者设置有防滑浅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0)固定样品后,凹槽(40)的内壁与样品间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的底面(10)与凹槽(40)的底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0)的侧面与凹槽(40)的底面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样品磨抛前高度×0.4≤凹槽(40)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11)至少为2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顶面还设置有与全自动磨抛机适配的圆柱体结构(50),用于将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固定于全自动磨抛机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结构(50)的底面与所述凹槽(40)的底面平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包括底面(10)、侧面(20)和顶面(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0)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设计,用于防止样品的脱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0)的内壁粗糙或者设置有防滑浅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0)固定样品后,凹槽(40)的内壁与样品间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抛用夹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抛用夹持模具的底面(10)与凹槽(40)的底面平行。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红曹露露韩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