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声转换,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发声器件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声学部件,其为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在智能设备小型化的趋势下,用户对智能设备的续航能力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智能设备如平板电脑、移动电话等的电池越来越大。同时智能设备中的芯片、摄像头等部件也越来越多,设备中的结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紧凑。为实现完美的音响效果,低频扬声器和高频扬声器同时安装的方案大量占用了智能设备的内部空间,已无法适应智能设备的结构设计,强烈阻碍了智能设备的小型化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低频扬声器和高频扬声器同时安装时占用智能设备的大量内部空间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口;
4、至少一个第一发声单元,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至少部分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内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第一振动组件和第一磁路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形成有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音圈沿振动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振膜相连,所述第一音圈沿振动方向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且所述第一音圈的轴向与振动方向相垂直;
5、至少一个第二发声单元,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至少部分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口内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6、其中,所述第一发声单
7、根据本技术的发声装置,将高频发声单元和低频发声单元共同设于壳体上,能够使发声装置同时具备高频发声性能和低频发声性能,可以起到拓宽频带宽度、提升音频响度的作用,进而可以提升发声装置的发声效果;同时,将第一音圈的轴向与振动方向相垂直设置,相较于第一音圈的轴向与振动方向相一致,能够减少第一音圈沿平行于第一振膜的平面内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第一发声单元沿平行于第一振膜的平面内占用的空间,进而减小发声装置的空间占用率。
8、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发声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动组件和第二磁路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形成有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沿振动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振膜相连,所述第二音圈沿振动方向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且所述第二音圈的轴向与振动方向相一致。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振膜的声音辐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振膜的声音辐射面积;
11、且/或,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等效质量小于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等效质量。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为一体式结构;
13、或者,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为分体式结构;
14、或者,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壳体为一体注塑件。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等效质量小于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等效质量。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壳体部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振膜的外周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所述第二振膜的外周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
17、或,所述壳体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壳体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支撑部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两侧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二支撑部配合限定出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音圈包括一对沿其轴向延伸且沿其振动方向间隔分布的长轴边,
19、靠近所述第一振膜的所述长轴边与所述第一振膜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磁间隙的外侧;
20、或,靠近所述第一振膜的所述长轴边通过骨架与所述第一振膜连接,一对所述长轴边均位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分别为大致矩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短轴方向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长轴方向相一致或相垂直。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磁铁组,两个所述磁铁组间形成有所述第一磁间隙,任一个所述磁铁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磁铁和导磁板。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磁轭,所述磁轭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并形成收容结构,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收容结构内,并与所述磁轭相连接。
24、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
2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动组件和第二磁路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形成有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沿振动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振膜相连,所述第二音圈沿振动方向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且所述第二音圈的轴向与振动方向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的声音辐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振膜的声音辐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壳体部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振膜的外周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所述第二振膜的外周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包括一对沿其轴向延伸且沿其振动方向间隔分布的长轴边,
7.根据权利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磁铁组,两个所述磁铁组间形成有所述第一磁间隙,任一个所述磁铁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磁铁和导磁板。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轭,所述磁轭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并形成收容结构,所述第一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收容结构内,并与所述磁轭相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动组件和第二磁路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磁路组件形成有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沿振动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振膜相连,所述第二音圈沿振动方向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且所述第二音圈的轴向与振动方向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的声音辐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振膜的声音辐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壳体部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振膜的外周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所述第二振膜的外周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