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F拆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及DPF维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597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DPF拆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及DPF维护方法。该结构包括DOC、DPF和过渡件;DOC包括DOC主体和围设于DOC主体的DOC外壳,DOC主体与DOC外壳的顶端围成开口向上的容置槽,容置槽的内壁凸设有限位凸起,容置槽的开口设有向外倾斜的第一翻边;DPF包括DPF主体和围设于DPF主体的DPF外壳,DPF外壳的顶端周向设有向外倾斜的外壳凸起,DPF外壳的周向侧壁的底部向内凹设有避让环槽;过渡件具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底部开口设有向外倾斜的第二翻边,外壳凸起能夹设于第二翻边与第一翻边之间,使限位凸起位于避让环槽内且间隔设置。该结构的双密封结构减少热量外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后处理,尤其涉及dpf拆装结构、后处理器总成及dpf维护方法。


技术介绍

1、根据我国柴油车《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法规的要求,为满足柴油车尾气排放中pm(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排放的达标,柴油车的后处理器总成通过在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上加装dpf(dieselparticulate filter,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采用物理过滤的方式过滤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pm颗粒。为此,dpf的周期性清灰维护是使用阶段必需的,这就要求dpf必须方便拆装。然而,dpf拆装解决方案不但要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要求dpf的结构简单,拆装便捷,且便于加工制造。

2、现有技术中,后处理器总成的箱体主体和dpf是通过卡箍锁紧的方式实现的,上述结构需要拆装时操作位于不同位置的多个卡箍,这就导致拆装效率低下且工作量大,而且现有的后处理器总成在doc处的气密性无法保证,这就致使后处理器总成的隔热效果无法保证,而热量的外散会导致dpf的再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DPF拆装结构,固定安装于进气蚌壳组件(600)和混合器(5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PF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PF外壳(20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外壳凸起(210)呈C形,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连接于所述连通管的边缘,所述第二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边缘,沿所述DPF外壳(200)的轴线自下而上,所述第一弯折段逐渐远离所述DPF外壳(200)的轴线倾斜,所述第二弯折段逐渐靠近所述DPF外壳(200)的轴线倾斜;所述第一翻边(120)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相适配,所述第二翻边(310)与所述第二弯折段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dpf拆装结构,固定安装于进气蚌壳组件(600)和混合器(5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pf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pf外壳(20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外壳凸起(210)呈c形,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连接于所述连通管的边缘,所述第二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边缘,沿所述dpf外壳(200)的轴线自下而上,所述第一弯折段逐渐远离所述dpf外壳(200)的轴线倾斜,所述第二弯折段逐渐靠近所述dpf外壳(200)的轴线倾斜;所述第一翻边(120)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相适配,所述第二翻边(310)与所述第二弯折段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pf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pf拆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环(700)和第二密封环(800),所述第一密封环(700)夹设于所述第一翻边(120)与所述第一弯折段之间,所述第二密封环(800)夹设于所述第二翻边(310)与所述第二弯折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pf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pf拆装结构还包括锁箍件,所述锁箍件可拆卸套接于所述doc外壳(100)和所述过渡件(300)上,所述锁箍件用于固定所述doc外壳(100)与所述过渡件(300)的相对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远王科星刘浩楠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