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86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包括:多个基本循环单元,基本循环单元包括:基底区域、焰心区域、内焰区域和外焰区域,焰心区域、内焰区域和外焰区域分布在基底区域上,内焰区域、外焰区域位于焰心区域两侧。本技术将火焰形状应用到针织组织结构中,能够表现出火焰所代表的热情向上的寓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针织物组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


技术介绍

1、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需求早已从遮体御寒的基本功能演变为如今的反映个性、修养、气质、身份、地位、时尚的个性化展现方式。在服装产品设计过程中,组织结构作为产品设计的主体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针织物组织结构的开发创新,离不开来自自然界的启示,从中发现或找寻创作的灵感。燃烧的火焰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文化上具有发光、发热、升腾、吉祥美好的寓意,适用于将该设计元素使用到针织物组织结构中,但是,目前缺少将火焰形状应用到针织物中的针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将火焰形状应用到针织组织结构中,能够表现出火焰所代表的热情向上的寓意。

2、技术方案如下:

3、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包括:多个基本循环单元,基本循环单元包括:基底区域、焰心区域、内焰区域和外焰区域,焰心区域、内焰区域和外焰区域分布在基底区域上,内焰区域、外焰区域位于焰心区域两侧。

4、进一步,基本循环单元的编织宽度为28针的线圈宽度,编织高度为16行的线圈高度。

5、进一步,焰心区域由正针线圈和反针线圈交替及左右方向不同的正针线圈挑孔循环构成。

6、进一步,内焰区域的边缘处通过堕套线圈与基底区域的正针线圈相连接,内侧通过正针移针线圈与焰心区域相连接。

7、进一步,外焰区域通过在正针线圈基础上形成的堕套线圈、空起线圈组成。

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9、本技术将这种火焰形状应用到针织组织结构中,产品能够表现出火焰所代表的热情向上的寓意,从而是针织产品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突出了产品独特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基本循环单元,基本循环单元包括:基底区域、焰心区域、内焰区域和外焰区域,焰心区域、内焰区域和外焰区域分布在基底区域上,内焰区域、外焰区域位于焰心区域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基本循环单元的编织宽度为28针的线圈宽度,编织高度为16行的线圈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焰心区域由正针线圈和反针线圈交替及左右方向不同的正针线圈挑孔循环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内焰区域的边缘处通过堕套线圈与基底区域的正针线圈相连接,内侧通过正针移针线圈与焰心区域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焰区域通过在正针线圈基础上形成的堕套线圈、空起线圈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基本循环单元,基本循环单元包括:基底区域、焰心区域、内焰区域和外焰区域,焰心区域、内焰区域和外焰区域分布在基底区域上,内焰区域、外焰区域位于焰心区域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状针织物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基本循环单元的编织宽度为28针的线圈宽度,编织高度为16行的线圈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状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