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针织面料和织造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76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弹力针织面料和织造物,弹力针织面料为对纱线和弹性纤维进行纬编形成的单面针织面料;弹力针织面料的最小花型循环的每一横路均包括第一结构单元和第二结构单元,若干个第一结构单元和若干个第二结构单元排列组合连接以在弹力针织面料表面形成纹路;第一结构单元中,纱线与弹性纤维共同成圈以共同形成第一成圈结构,第一成圈结构中纱线位于上侧且覆盖弹性纤维;第二结构单元中,纱线参与编织以形成纱线的第二成圈结构,弹性纤维不参与编织以形成位于第二成圈结构下侧的浮线结构。该弹力针织面料能在表面形成纹路时顶破强力较强,保型性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针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弹力针织面料和织造物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弹力针织面料,从外观风格来看,分为平纹、有机理这两大类,同时机理又分为竖纹、网眼两大类。通常,竖纹是通过抽针或经编织法来实现。抽针是指在制造工艺中,将织针按一定的规律抽除,通过抽针工艺形成的竖纹,面料会有几大问题:1、由于抽针会导致抽针处的纱线没有成圈,是一种浮线的状态,抽针会导致面料整体的顶破强力交叉,尤其是纱线越细时,风险越大。2、由于抽针会导致结构稳定性差,特别是抽针罗纹面料,洗后易变形。虽然通过经编织法形成的竖条纹理,不会存在顶破强力差、洗后易变形的问题,但经编织法形成的竖条纹理的弹性会较差。3、抽针影响面料的门幅,当抽针的针数越多时,门幅会很窄,难以进行上机操作;并且难以达到后续的定型工艺的基本要求,例如定型工艺通常会对门幅的最小尺寸有一定的要求,即便进行了定型,较窄的门幅会导致从面料到成衣的裁片工艺的利用率较低。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能保证顶破强力较高、保型性较好、弹力较强、门幅较宽的竖纹弹力针织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力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针织面料为对纱线和弹性纤维进行纬编形成的单面针织面料;所述弹力针织面料的最小花型循环的每一横路均包括第一结构单元和第二结构单元,若干个所述第一结构单元和若干个所述第二结构单元排列组合连接以在所述弹力针织面料表面形成纹路;所述第一结构单元中,所述纱线与所述弹性纤维共同成圈以共同形成第一成圈结构,所述第一成圈结构中所述纱线位于上侧且覆盖所述弹性纤维;所述第二结构单元中,所述纱线参与编织以形成纱线的第二成圈结构,所述弹性纤维不参与编织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成圈结构下侧的浮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力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针织面料为对纱线和弹性纤维进行纬编形成的单面针织面料;所述弹力针织面料的最小花型循环的每一横路均包括第一结构单元和第二结构单元,若干个所述第一结构单元和若干个所述第二结构单元排列组合连接以在所述弹力针织面料表面形成纹路;所述第一结构单元中,所述纱线与所述弹性纤维共同成圈以共同形成第一成圈结构,所述第一成圈结构中所述纱线位于上侧且覆盖所述弹性纤维;所述第二结构单元中,所述纱线参与编织以形成纱线的第二成圈结构,所述弹性纤维不参与编织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成圈结构下侧的浮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结构单元和若干个所述第二结构单元排列组合连接以在所述弹力针织面料表面形成竖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同一纵路的每个结构单元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全刘冲张欣淇赵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