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533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导管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基于此方法提升高强钛管的弯曲回弹预测精度,从而实现高强钛管弯曲回弹的精确控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卸载过程非线性应力应变曲线用梯形结构表示;步骤S2,使用三个屈服面分别描述梯形的不同边进行建模,实现梯形结构的应力应变关系描述。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升高强钛管的弯曲回弹预测精度,从而实现高强钛管弯曲回弹的精确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针对卸载过程对屈服面演化理论做了修正,确定了多屈服面弹性模量场,降低了回弹建模误差,提升预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导管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基于此方法提升高强钛管的弯曲回弹预测精度,从而实现高强钛管弯曲回弹的精确控制。


技术介绍

1、高强钛管弯管类构件被广泛应用于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能源和化工等工业领域。薄壁、大口径、小弯曲半径弯管构件具有减重、空间高效性等优点,在先进飞机的管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高强钛管几何上具有薄壁、大口径、小弯曲半径等特点,是难成形结构,材料上具有拉压非对称性的各向异性特点,是难变形材料,且在弯曲成形过程中,受到多模具的复杂约束,承受拉压不均匀的应力应变状态。因此,高强钛管弯曲成形难度高,弯曲成形后更易出现开裂、扁化、起皱等各种成形缺陷,弯管件受到材料自身的弹性能驱动而产生的形状和尺寸偏差,卸载后的回弹现象最为严重,直接影响着弯曲件的成形质量,其直接制约着构件的成形精度和后续成形,回弹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整体装配和构件服役性能。因此,如何对高强钛管弯曲回弹进行精确预测,从而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已成为发展高强钛管精确弯曲成形技术和提升高强钛管弯管构件制造能力的关键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三个屈服面分别表示为内侧屈服面f1、中间屈服面f2、外侧屈服面f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内侧面、中间面和外侧面三个屈服面在单向加载、卸载、再加载过程中会进行四个阶段的加载演化,所述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始弹性加载阶段、弹塑性加载阶段、非线性弹性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三个屈服面分别表示为内侧屈服面f1、中间屈服面f2、外侧屈服面f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屈服面非线性卸载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内侧面、中间面和外侧面三个屈服面在单向加载、卸载、再加载过程中会进行四个阶段的加载演化,所述四个阶段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巧玲李光俊贺子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