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家用电器的检测电路、控制系统和家用电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509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4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检测电路,其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上分别输入以同频和同相位的交流信号的接通和断开来表征状态的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同类型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和一个与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接的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分别经由偏置方向不同的二极管连接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并且经由第一电阻连接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并且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使得在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的负半周和正半周期间能够使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交替导通。此外,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控制系统和一种家用电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检测电路、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控制系统和一种具有所述检测电路和/或所述控制系统的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家用电器的微控制器(mcu)的功能越发丰富。为了向用户提供更为智能或更为安全的使用体验,需要监控多种开关、继电器或传感器的状态。检测信号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但为了将更多的检测信号输入到微控制器中,需要为微控制器增加引脚。这将导致不得不重新设计并制造微控制器,伴随而来的将是巨大的成本提升。

2、为了将两路输入信号分时叠加在一路输出信号中,在本申请人的技术专利cn219456357u中描述了一种能够以一路输出信号、亦即在微控制器的一个引脚上提供两个检测信号的检测电路,在该检测电路中使用了互补的或者说不同类型的两个晶体管。然而,在该检测电路中电路结构相对复杂,需要相对多的元器件(如续流二极管、限流电阻等),体积上占据较多空间,同时制造成本也因使用互补晶体管对管而相对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检测电路、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控制系统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Q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Q2)均为NPN型晶体三极管。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和第一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GND),所述输出端(OUT)经由第二电阻(R2)连接到直流电源(VCC),并且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经由第三电阻(R3)连接到该输出端(OUT)和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过输出端(OUT)上的低电平来表征存在有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q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q2)均为npn型晶体三极管。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和第一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gnd),所述输出端(out)经由第二电阻(r2)连接到直流电源(vcc),并且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经由第三电阻(r3)连接到该输出端(out)和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过输出端(out)上的低电平来表征存在有当前能接通到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处的交流输入信号。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q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q2)均为pnp型晶体三极管。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与直流电源(vcc)相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经由第二电阻(r2)接地(gnd),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经由第三电阻(r3)连接到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和输出端(out)。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过输出端(out)上的高电平来表征存在有当前能接通到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处的交流输入信号。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福李达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代傲阿扣基金两合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