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机器人及其波浪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91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机器人及其波浪能发电装置,波浪能发电装置设置于机器人内部,发电装置包括折叠机构、拉盘机构和能量收集装置,拉盘机构包括拉盘、单向轴承、拉盘输出轴和连轴器,拉盘包括配合设置的拉绳和发条拉簧,拉盘通过单向轴承、拉盘输出轴、连轴器与所述能量收集装置同轴心配合,拉盘和能量收集装置均与折叠机构的一端以及机器人内舱连接,拉盘引出的拉绳与折叠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水下机器人底部设有与所述折叠机构配合设置的开口,非发电状态时,所述能量收集装置控制折叠机构收拢,发电状态时,能量收集装置处于从动状态,并通过折叠机构的开合收集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振动能量收集,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机器人及其波浪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储存着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带动了自主水下机器人的发展,自主水下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开发、地貌勘探、水产养殖和海上救援等领域,然而电力供应限制了水下机器人作业时长与范围。由于波浪能的含量丰富且不易受天气的影响,可以作为水下机器人离岸后的有效供电方案。

2、但海水波浪具有波长不规则、低频率的特点,为了实现较高的发电效率,目前大部分波浪能装置需要设计合理的发电装置尺寸来满足俘能机构运动空间,来匹配装置固有频率与海水激励频率实现共振效果。若发电装置俘能机构运动范围较大,则难以内置于小型自主水下机器人内部;若减少俘能机构运动力臂长度,则装置又难以实现与波浪相近的低频共振频率,装置发电效率会显著降低。目前大部分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受舱体空间约束,普遍存在尺寸大、能量捕获能力差、结构不可调以及海况适应能力低的问题。

3、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5822850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洋航行器的摆翼式波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折叠机构、拉盘机构和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盘机构包括拉盘(5)、单向轴承(12)、拉盘输出轴(11)和连轴器(6),拉盘(5)包括配合设置的拉绳(9)和拉簧,拉盘(5)通过单向轴承(12)、拉盘输出轴(11)、连轴器(6)与所述能量收集装置同轴心配合,拉盘(5)和能量收集装置分别与折叠机构的一端连接,拉盘(5)引出的拉绳(9)与折叠机构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盘机构还包括设有滚轮(13)和通孔的承重板(7),承重板(7)的上方设置所述拉盘(5)和所述能量收集装置,承重板(7)的下方与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折叠机构、拉盘机构和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盘机构包括拉盘(5)、单向轴承(12)、拉盘输出轴(11)和连轴器(6),拉盘(5)包括配合设置的拉绳(9)和拉簧,拉盘(5)通过单向轴承(12)、拉盘输出轴(11)、连轴器(6)与所述能量收集装置同轴心配合,拉盘(5)和能量收集装置分别与折叠机构的一端连接,拉盘(5)引出的拉绳(9)与折叠机构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盘机构还包括设有滚轮(13)和通孔的承重板(7),承重板(7)的上方设置所述拉盘(5)和所述能量收集装置,承重板(7)的下方与折叠机构的一端连接,拉盘(5)引出的拉绳(9)经滚轮(13)后,穿过通孔,与折叠机构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盘机构还包括支撑框架(1),拉盘(5)和能量收集装置经支撑框架(1)固定于承重板(7)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3)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拉盘机构,左侧拉盘引出的左拉绳(901)沿滚轮(13)顺时针绕半圈后引入到承重板(7)的通孔,右侧拉盘引出的右拉绳(902)沿滚轮(13)逆时针绕一圈后引入承重板(7)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自上而下的一组折叠单元和配重体(8),折叠单元包括至少一对通过一侧端部彼此活动连接条形板(4),其中,顶部的折叠单元与拉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滔王鑫刘硕蔡勇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机器人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