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4836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S1利用热敏型脂质体膜材的特性及阳离子脂质成分,通过薄膜水化法,将光疗剂包裹于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中,构建了带有正电荷的具备光热敏感特性的脂质体;S2利用自体肿瘤组织,通过高速离心法提取肿瘤源性外泌体,此方法操作简单且提取量高;S3利用肿瘤源性外泌体与脂质体均具有相似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特性利用冻融法将二者融合,一方面实现了同源靶向,克服了脂质体生物相容性低及免疫原性的缺点;另一方面,提高了外泌体的载药效率,充分发挥外泌体作为纳米递药系统的优势,在实体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特别是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癌症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引发的基因异常疾病。目前,癌症疗法的主要治疗手段集中在手术、化疗和放疗上。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包括手术创伤和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因此,探索一种特异性强、安全且有效的癌症治疗策略迫在眉睫。

2、近年来,作为肿瘤新兴的治疗手段——光学治疗因其选择性高、无创且对健康组织损伤小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治疗肿瘤的理想治疗手段。目前,肿瘤的光学治疗主要有光热疗法(ptt)和光动力疗法(pdt)两大类。pdt是指在机体局部或全身注入光敏剂(pss)后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使pss活化并与氧分子反应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ros)群及单线态氧(1o2),对肿瘤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ptt利用光热剂在近红外(nir)激光照射下产生的热疗来消融肿瘤细胞,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药物的释放。

3、光热敏感脂质体(p-tsl)是集合脂质体和光学治疗的特异优势,研究出的一种响应局部温度升高,药物快速释放的敏感型脂质体。光学治疗中触发的温度升高使肿瘤局部温度达到或大于脂质体膜材特定的相变温度(tm),膜的流动性及通透性增大,触发载体中的药物在肿瘤组织中释放,从而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性以及渗透性,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4、外泌体(exo)是在正常细胞或某些病理过程中分泌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天然脂质双层囊泡。外泌体由细胞产生,因此具有固有的生物相容性、长循环时间和免疫原性低等优点。此外,纳米级的尺寸还赋予了外泌体更强的渗透和滞留效应。在各类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肿瘤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富含肿瘤抗原、蛋白质和其他母体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因此具有逃避免疫监视和较强的同源肿瘤归巢能力,克服了脂质体靶向性的缺陷。然而外泌体较低的提取和载药效率限制着其临床大规模应用。

5、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热敏型脂质体膜材的特性及阳离子脂质成分,通过薄膜水化法,将光疗剂包裹于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中,构建了带有正电荷的光热敏感脂质体,通过结合外泌体和脂质体各自的优点,利用肿瘤源性外泌体与脂质体均具有相似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特性将二者融合,在提高载药效率的同时靶向性增强。以通过构建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exo/p-tsl)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向治疗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以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

5、称取热敏磷脂、阳离子磷脂、胆固醇、dspe-peg2000以及光疗剂,于茄形瓶中加入有机溶剂,水浴超声使其充分溶解成澄清透明溶液,接着在恒温水浴条件下真空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之后加入适量pbs缓冲液水化,得到脂质体混悬液,在冰浴条件下探头超声脂质体混悬液,过0.45μm水系滤膜,即得光热敏感脂质体;

6、s2.肿瘤源性外泌体的提取

7、获取自体肿瘤组织,用pbs缓冲液冲洗干净后,切成小块,称重,将组织小块与含有胶原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的rpmi-1640不完全培养基混合后,放置于37℃恒温孵育器震荡消化至无可见颗粒沉淀,于4℃第一次离心除去细胞,取上清液,于4℃第二次离心除去组织碎片,取上清液,于4℃第三次离心除去小颗粒杂质,取上清液,以预冷pbs补满,进行第四次离心,得外泌体粗提物,弃上清液,以pbs重悬沉淀进行第五次离心,得纯化肿瘤源性外泌体;

8、s3.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

9、将步骤s1中制备的光热敏感脂质体通过膜融合方法与步骤s2中制备的肿瘤源性外泌体融合后,即得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

10、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热敏磷脂选自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1-肉豆蔻酰基-2-硬脂酰基卵磷脂(mspc)、二硬脂酰卵磷脂(dspc)、氢化大豆磷脂(hspc)、1-肉豆蔻酰基-2-棕榈酰基卵磷脂(mppc)、1-棕榈酰基-2-硬脂酰基卵磷脂(pspc)和1-硬脂酰基-2-棕榈酰基卵磷脂(sppc)中的一种或多种。

11、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阳离子磷脂选自二油酰丙基氯化三甲铵(dotma)、(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otap)、1,2-二油醇-3-二甲基氨基-丙烷(dodma)和4-(n,n-二甲基氨基)丁酸(二亚油基)甲酯(dlin-mc3-dma)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12、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13、所述的光疗剂包括cypate、cyi、icg和ce6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其中的一种;

14、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5、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的肿瘤组织包括胃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胰腺癌、肺癌和直肠癌肿瘤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

16、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的胶原酶为胶原酶ⅰ、胶原酶ⅱ和胶原酶ⅳ中的一种或多种。

17、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的脱氧核糖核酸酶为dnaseⅰ、dnaseⅱ和dnase1l3中的一种或多种。

18、进一步地,步骤s2中:

19、第一次离心转速为200~500g,离心时间为5~10min;

20、第二次离心转速为1500~2500g,离心时间为10~20min;

21、第三次离心转速为10000~15000g,离心时间为20~30min;

22、第四次离心转速为100000~150000g,离心时间为90~120min;

23、第五次离心转速为100000~150000g之间,离心时间为60~90min。

24、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的膜融合方法具体为冻融法。

25、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该胶质体带有正电荷、在近红外光触发下兼具光动力及光热特性,并具有热敏感性。

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7、1、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薄膜分散结合探针超声制备包载光疗剂的阳离子光热敏感脂质体型脂质体,并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制备得到的光热敏感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分布均匀,表面带有正电荷有利于与表面带有负电荷的外泌体膜融合,具备良好的药物释放性能;

28、2、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自体肿瘤组织提取的外泌体,粒径分布均匀,透射电镜下观察,具有典型的杯托状结构,相比于利用细胞培养基上清的提取方法,本申请提取的外泌体数量较多,解决了外泌体提取量低的弊端,可用于单独载药或进行下游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热敏磷脂选自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1-肉豆蔻酰基-2-硬脂酰基卵磷脂(MSPC)、二硬脂酰卵磷脂(DSPC)、氢化大豆磷脂(HSPC)、1-肉豆蔻酰基-2-棕榈酰基卵磷脂(MPPC)、1-棕榈酰基-2-硬脂酰基卵磷脂(PSPC)和1-硬脂酰基-2-棕榈酰基卵磷脂(SPPC)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阳离子磷脂选自二油酰丙基氯化三甲铵(DOTMA)、(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OTAP)、1,2-二油醇-3-二甲基氨基-丙烷(DODMA)和4-(N,N-二甲基氨基)丁酸(二亚油基)甲酯(DLin-MC3-DMA)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肿瘤组织包括胃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胰腺癌、肺癌和直肠癌肿瘤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胶原酶为胶原酶Ⅰ、胶原酶Ⅱ和胶原酶Ⅳ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脱氧核糖核酸酶为DnaseⅠ、DnaseⅡ和Dnase1L3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膜融合方法具体为冻融法。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热敏磷脂选自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1-肉豆蔻酰基-2-硬脂酰基卵磷脂(mspc)、二硬脂酰卵磷脂(dspc)、氢化大豆磷脂(hspc)、1-肉豆蔻酰基-2-棕榈酰基卵磷脂(mppc)、1-棕榈酰基-2-硬脂酰基卵磷脂(pspc)和1-硬脂酰基-2-棕榈酰基卵磷脂(sppc)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阳离子磷脂选自二油酰丙基氯化三甲铵(dotma)、(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otap)、1,2-二油醇-3-二甲基氨基-丙烷(dodma)和4-(n,n-二甲基氨基)丁酸(二亚油基)甲酯(dlin-mc3-dma)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触发的同源靶向光热敏感脂质体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洁吕白赵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