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太阳能电池大多采用非晶硅或多晶硅,而通过在金属和硅半导体接触位置形成钝化接触结构,是降低金属/半导体界面复合,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大多数钝化接触结构,无论是放置于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还是放置于太阳能电池的背光面,都会对入射光线产生吸收,导致太阳能电池光生电流的下降,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生电流,效率较高的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2、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
3、衬底,衬底包括第一表面;
4、多个钝化接触部,多个钝化接触部间隔设置,每一钝化接触部外轮廓的边缘均一体构造有多个向该钝化接触部外侧凸出的凸出部,钝化接触部和凸出部均设于衬底的第一表面;以及
5、钝化介质层,层叠覆盖于多个钝化接触部上;
6、电极,层叠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接触部构造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多个所述钝化接触部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凸出部相对于其所连接的所述钝化接触部呈预设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钝化接触部的第二方向两侧均设有多个所述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钝化接触部之间的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一一对齐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钝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接触部构造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多个所述钝化接触部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各所述凸出部相对于其所连接的所述钝化接触部呈预设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钝化接触部的第二方向两侧均设有多个所述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钝化接触部之间的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一一对齐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钝化接触部之间的所述凸出部中,彼此对齐布置的两个该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接触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尺寸比对应所述细栅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尺寸宽5μm-25μm。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冠超,陈姝,王子港,陈达明,陈奕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