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消除残余电弧的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601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消除残余电弧的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组件,所述灭弧组件包括两个滑动板、两个连接座、滑动座、主灭弧栅片、引弧片、短弧灭弧栅片、游离灭弧网、弹簧、两个导向柱、两个电磁铁、吸附块和两个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弧片可以对电弧进行引导,使电弧进入至灭弧室,此时通过主灭弧栅片对长电弧进行灭弧,然后通过短弧灭弧栅片对短电弧进行灭弧,通过主灭弧栅片和短弧灭弧栅片对电弧进行二次灭弧,可以消除大量的残余电弧,而在磁性块的吸附下,一些游离金属粒子携带着游离电弧与游离灭弧网接触,通过游离灭弧网可以对游离电弧进行灭弧,而游离金属粒子则被磁性块吸附,避免了金属粒子与周围的电气装置接触,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弧装置,具体为有效消除残余电弧的灭弧装置,属于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当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例如空气)时会产生。在开关设备中,当电路被切断或接通时,电流通过触点间的空气间隙会产生电弧。残余电弧如果不被妥善处理,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火灾或电击等危险。因此,需要有效的灭弧装置来消除残余电弧。

2、灭弧装置是一种用于减少电弧对触头的烧损和限制电弧扩展空间的设备。当电源电压超过数十伏、开断电流在数十安以上时,为减少电弧对触头的烧损和限制电弧扩展的空间,通常需要采取加强灭弧能力的措施,为此而采用的装置称为灭弧装置,随着对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对于灭弧装置的灭弧性能也越来越高。

3、例如cn201510876792.3《气体绝缘负荷开关及其灭弧装置》所公开的技术,其通过灭弧栅片、冷却管等技术结构的配合,实现了灭弧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弧中往往会含有金属粒子,这种金属粒子容易使断路器周围的导电部件或者电气装置出现短路,而且灭弧机构的位置是固定的,但是电弧会因为电流的不稳定而产生位置变化,因此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消除残余电弧的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组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组件(101)包括两个滑动板(11)、两个连接座(13)、滑动座(14)、主灭弧栅片(15)、引弧片(16)、短弧灭弧栅片(17)、游离灭弧网(18)、导热板(19)、磁性块(21)、弹簧(22)、两个导向柱(23)、两个电磁铁(24)、吸附块(25)和两个连杆(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消除残余电弧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14)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柱(23)的外侧壁,所述吸附块(25)固定连接于连杆(26)的后端,所述弹簧(22)的后端顶住滑动座(14)的前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消除残余电弧的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组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组件(101)包括两个滑动板(11)、两个连接座(13)、滑动座(14)、主灭弧栅片(15)、引弧片(16)、短弧灭弧栅片(17)、游离灭弧网(18)、导热板(19)、磁性块(21)、弹簧(22)、两个导向柱(23)、两个电磁铁(24)、吸附块(25)和两个连杆(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消除残余电弧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14)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柱(23)的外侧壁,所述吸附块(25)固定连接于连杆(26)的后端,所述弹簧(22)的后端顶住滑动座(14)的前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消除残余电弧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灭弧栅片(15)与短弧灭弧栅片(17)交错排列,所述游离灭弧网(18)位于主灭弧栅片(15)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消除残余电弧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19)固定连接于两个滑动板(11)的相邻面,所述磁性块(21)位于游离灭弧网(18)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效消除残余电弧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板(11)的相远离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导轨(12),所述导热板(19)的内部等距开设有散热口(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绿一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