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件的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全自动取料、送料、定位、加工及输出的全自动上、下料及攻牙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习知的钻孔机或攻牙设备,大致上包含有一机台,机台纵向设一工作头,且该 机台对应该工作头位置设有一夹具,该夹具是供夹制一工件,该工作头可沿该机台上、下移 动,该工作头上方又设一驱动源马达,该驱动源马达是驱动该工作头旋转,且该工作头的下 方连接一钻头或铣刀,当工作头快速旋转,且操作该工作头下移可对该工件做钻孔或攻螺 牙加工。 但是,此种工作方式并不能将多个工件定位在机台上,让工作头依设定自动依序 在多个工件进行攻牙,且从取料、移送、进行攻牙,到攻牙完成输出工件,皆利用人工作业, 不仅不能大量进行攻牙加工,而且十分费时费事,不符合经济效益,尤其在对一工件同时需 要钻出多个孔或攻牙时,就得一次针对一个工件,逐一攻牙、移位,完成再输出,如此更加显 现出缓慢且不合时宜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钻孔机或攻牙设备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 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 解决之道,但长久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及攻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台(10),该机台(10)轴向两侧设一对滑轨(11),其一端是供放置至少一工件(a)的物料站(30);一运送装置(20),该运送装置(20)是跨设在该机台(10)两侧,包含一横梁(21)及该横梁(21)两端的两侧壁(22),该两侧壁(22)是与该对滑轨(11)活动连接,使该横梁(21)轴向移位,该横梁(21)前后各横设一第一横向导件与一第二横向导件;一定位单元(40),该定位单元(40)是位于该机台(10)上,包含至少一固定件(42)将该工件(a)定位;一取料单元(50),该取料单元(50)是纵向装设在该横梁(21),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及攻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台(10),该机台(10)轴向两侧设一对滑轨(11),其一端是供放置至少一工件(a)的物料站(30);一运送装置(20),该运送装置(20)是跨设在该机台(10)两侧,包含一横梁(21)及该横梁(21)两端的两侧壁(22),该两侧壁(22)是与该对滑轨(11)活动连接,使该横梁(21)轴向移位,该横梁(21)前后各横设一第一横向导件与一第二横向导件;一定位单元(40),该定位单元(40)是位于该机台(10)上,包含至少一固定件(42)将该工件(a)定位;一取料单元(50),该取料单元(50)是纵向装设在该横梁(21),包含一第一滑板(51),该第一滑板(51)设一第一连接件(57),该第一连接件(57)是与该第一横向导件组配,横向移位,该第一滑板(51)并与一升降板(52)连接,该升降板(52)下方设一取料件(53),该升降板(52)且受一驱动源(54)的驱动上下移动,使该取料件(53)取得该工件(a);一加工单元(60),该加工单元(60)是纵向装设在该横梁(21)上,包含一第二滑板(65),该第二滑板(65)设一第二连接件(66),该第二连接件(66)是与该第二横向导件组配,横向移位,该第二滑板(65)与至少一气压缸(63)连接,该气压缸(63)下方设一升降轴(64),该升降轴(4)是与一工作头(61)连接,该工作头(61)且受一动力源(62)的驱动旋转;一输出单元(70),该输出单元(70)是位于该机台(10)的另一端,该输出单元(70)的表面承置该工件(a);以及一控制单元(80),该控制单元(80)是与该运送装置(20)、该定位单元(40)、该取料单元(50)、该加工单元(60)及该输出单元(70)电路连接,数值控制该运送装置(20)、该固定件(42)、该驱动源(54)、该取料件(53)、该动力源(62)及该输出单元(70)的启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上、下料及攻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横向导件为上下平行的一对第一轨道(23),该第二横向导件为上下平行的一对第二轨道(24),该第一连接件(57)相对该第一轨道(23)方向,设有与该第一轨道(23)断面形状相对的一第一嵌定口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