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面板结构及家具。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家具制作时,常涉及到需要将两块面板水平拼接起来,现有一般采用胶水粘接和榫卯结合的方式将两块面板进行水平拼接,当采用胶水粘接时,在两块面板相对的两侧涂抹胶水,然后将两块面板贴合,以在胶水凝固后完成拼接工作,该方式虽然能将两块面板水平拼接固定一起,但是在长期使用后,胶水容易老化失效,无法继续固定两块面板;当采用榫卯结合的方式时,在两块面板相邻的两侧对应切出凹槽和凸块,且凹槽和凸块适配,从而在凸块与凹槽配合连接后完成两块面板的水平拼接,虽然榫卯结合的方式能确保两块面板连接的稳固性,但是需要加工出能适配连接的凹槽和凸块的难度较高,加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面板结构,工艺难度低,并且其结构稳固。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面板结构的家具。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面板结构,包括第一子板、第二子板以及拉紧机构,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拼接一起,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的底面且相互靠近的区域对应开设有第一抵接槽和第二抵接槽,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的底面之间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的连接槽,所述拉紧机构包括第一抵紧件、第二抵紧件以及拉紧组件,所述第一抵紧件嵌入所述第一抵接槽内,所述第二抵紧件嵌入所述第二抵接槽内,所述拉紧组件设于所述连接槽内,且所述拉紧组件两端对应与所述第一抵紧件和
5、优选地,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均为弧形片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相互背对设置,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均为圆形槽,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的外弧侧壁对应贴合于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的内侧。
6、优选地,所述拉紧组件包括拉紧螺杆和拉紧螺母,所述拉紧螺杆设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上对应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拉紧螺杆的螺纹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拉紧螺母与所述拉紧螺杆的螺纹端螺纹连接,以在所述拉紧螺母旋紧后,所述拉紧螺杆的螺头端抵紧所述第一抵紧件,所述拉紧螺母抵紧所述第二抵紧件。
7、优选地,所述拉紧螺杆靠近其螺头端的位置设有矩形块,所述第一通孔为矩形孔,在所述拉紧螺母旋紧后,所述矩形块进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8、优选地,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9、优选地,所述第一子板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槽,所述第二子板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槽,且所述第一子板上的第一抵接槽与所述第二子板上的第二抵接槽一一对应设置,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之间设有所述连接槽,且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之间设有所述拉紧机构。
10、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家具,包括竖直板、安装片、固定件、安装件以及所述的面板结构,所述安装片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竖直板的顶部,所述面板结构压设于所述竖直板的顶部上,所述安装片的两端对应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面板结构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的底面且相互靠近的两侧对应开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共同形成隐藏槽,所述面板结构的第一抵接槽、第二抵接槽以及连接槽均位于所述隐藏槽内,所述安装片嵌入所述隐藏槽内。
1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面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3、在本技术中,在将所述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拼接一起后,让所述拉紧组件的两端对应与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连接,然后将所述拉紧组件、第一抵紧件以及第二抵紧件对应放入所述连接槽、第一抵接槽以及第二抵接槽内,然后通过调节拉紧组件,以带动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相互靠近,并让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对应抵紧在第一抵接槽和第二抵接槽的内壁,从而能拉动所述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相互靠近抵紧,以让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稳固拼接一起,因此,本申请的在将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进行拼接时,无需在两者上对应开设榫卯结构,以降低工艺的难度,同时能确保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长期都能稳固拼接一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子板、第二子板以及拉紧机构,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拼接一起,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的底面且相互靠近的区域对应开设有第一抵接槽和第二抵接槽,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的底面之间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的连接槽,所述拉紧机构包括第一抵紧件、第二抵紧件以及拉紧组件,所述第一抵紧件嵌入所述第一抵接槽内,所述第二抵紧件嵌入所述第二抵接槽内,所述拉紧组件设于所述连接槽内,且所述拉紧组件两端对应与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连接,以用于拉动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相互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均为弧形片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相互背对设置,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均为圆形槽,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的外弧侧壁对应贴合于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包括拉紧螺杆和拉紧螺母,所述拉紧螺杆设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上对应开设有第一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螺杆靠近其螺头端的位置设有矩形块,所述第一通孔为矩形孔,在所述拉紧螺母旋紧后,所述矩形块进入所述第一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板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抵接槽,所述第二子板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抵接槽,且所述第一子板上的第一抵接槽与所述第二子板上的第二抵接槽一一对应设置,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之间设有所述连接槽,且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之间设有所述拉紧机构。
7.一种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板、安装片、固定件、安装件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面板结构,所述安装片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竖直板的顶部,所述面板结构压设于所述竖直板的顶部上,所述安装片的两端对应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面板结构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的底面且相互靠近的两侧对应开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共同形成隐藏槽,所述面板结构的第一抵接槽、第二抵接槽以及连接槽均位于所述隐藏槽内,所述安装片嵌入所述隐藏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子板、第二子板以及拉紧机构,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拼接一起,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的底面且相互靠近的区域对应开设有第一抵接槽和第二抵接槽,所述第一子板和所述第二子板的底面之间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的连接槽,所述拉紧机构包括第一抵紧件、第二抵紧件以及拉紧组件,所述第一抵紧件嵌入所述第一抵接槽内,所述第二抵紧件嵌入所述第二抵接槽内,所述拉紧组件设于所述连接槽内,且所述拉紧组件两端对应与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连接,以用于拉动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相互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均为弧形片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相互背对设置,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均为圆形槽,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的外弧侧壁对应贴合于所述第一抵接槽和所述第二抵接槽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包括拉紧螺杆和拉紧螺母,所述拉紧螺杆设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上对应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拉紧螺杆的螺纹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拉紧螺母与所述拉紧螺杆的螺纹端螺纹连接,以在所述拉紧螺母旋紧后,所述拉紧螺杆的螺头端抵紧所述第一抵紧件,所述拉紧螺母抵紧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永珍,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海太欧林集团华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