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
技术介绍
1、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llc(谐振)变压器以其同时兼具空载工作能力和谐振槽路电流反映负载轻重的能力。llc变压器是在传统lc二阶谐振变压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并联电感改进而来的,具有开关工作频率高、开关损耗小、允许输入电压范围宽、效率高等优点。
2、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目前llc变压器包括edr型磁芯、外壳、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edr型磁芯设置于外壳内,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采用铜箔交错叠放,而edr型电芯的固定长度使得变压器厚度无法减小,不易缩小变压器体积,降低了变压器的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改善目前edr型电芯的固定长度使得变压器厚度无法减小,不易缩小变压器体积,降低了变压器的功率密度的现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壳体、第一原绕组、第二原绕组、第一副绕组和第二副绕组。所述第一原绕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磁芯和第一线圈,至少一所述第一磁芯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磁芯。所述第二原绕组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磁芯和第二线圈,至少一所述第二磁芯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二磁芯,其中,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一磁芯连接,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
3、可选地,所述第一原绕组包括二所述第一磁芯,二所述第一磁芯相邻设置,二所述第一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板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原绕组包括二所述第二磁芯,二所述第二磁芯相邻设置,二所述第二磁芯相对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设置。一所述第一磁芯与一所述第二磁芯对应设置并留有气隙。
4、可选地,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于所述气隙。
5、可选地,二所述第一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相等,二所述第二磁芯相对所述第二安装板凸出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相等,所述气隙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中部;或者,所述第一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所述气隙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中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或者,所述第一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所述气隙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中部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
6、可选地,所述第一原绕组包括所述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板凸出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原绕组包括所述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相对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
7、可选地,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一磁芯的截面呈椭圆形,所述第二磁芯的截面呈椭圆形。
8、可选地,所述第一副绕组和所述第二副绕组交替工作。
9、可选地,所述第一副绕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呈“u”形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存在夹角。所述第二副绕组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呈“u”形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表面,所述第四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壳体内凹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和外界环境,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接口伸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和外界环境,所述第四部分自所述第二接口伸出至所述壳体外。
10、可选地,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开口内凹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和外界环境,所述第一接线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串联后的正极沿所述第一开口伸出,并绕设于所述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二开口内凹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和外界环境,所述第二接线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串联后的负极沿所述第二开口伸出,并绕设于所述第二接线柱。
11、可选地,所述变压器还包括vcc电路,所述vcc电路内嵌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或所述第二线圈。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第三开口、第四开口、第三接线柱和第四接线柱,所述第三开口内凹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和外界环境,所述第三接线柱设置于所述第三开口处,所述第四开口内凹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第四开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和外界环境,所述第四接线柱设置于所述第四开口处,所述vcc电路的正极自所述第三开口伸出并绕设于所述第三接线柱,所述vcc电路的负极自所述第四开口伸出并绕设于所述第四接线柱。
12、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包括壳体、第一原绕组、第二原绕组、第一副绕组和第二副绕组。所述第一原绕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磁芯和第一线圈,至少一所述第一磁芯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磁芯。所述第二原绕组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磁芯和第二线圈,至少一所述第二磁芯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二磁芯,其中,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一磁芯连接,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或第二磁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串联,所述第一安装板、壳体和第二安装板共同围合呈一收容腔。所述第一副绕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表面,所述第一副绕组对应所述第一线圈设置。所述第二副绕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副绕组对应所述第二线圈设置。通过上述结构,分开设置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减小了磁芯凸出方向上的厚度,并通过串联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保证了原副线圈之间的匝数比,从而在保证所述变压器的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减小了磁芯厚度,缩小了所述变压器体积,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功率密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于所述气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二所述第一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相等,二所述第二磁芯相对所述第二安装板凸出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相等,所述气隙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一磁芯的截面呈椭圆形,所述第二磁芯的截面呈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绕组和所述第二副绕组交替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于所述气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二所述第一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相等,二所述第二磁芯相对所述第二安装板凸出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磁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凸出的长度相等,所述气隙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科,黄杜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