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缓蚀剂制备,具体为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在一些油田开采时,其用于开采钢铁管道极易受到二氧化碳以及硫化氢的腐蚀,导致管道破裂,容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为此人们经常会在使用前在管道内通入一定的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来保护管道。
2、而在生产咪唑啉季铵盐时,一般会先通过酰胺环化反应制得咪唑啉,再由咪唑啉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咪唑啉季铵盐,而在酰胺环化反应制得咪唑啉时,一般先得到的淡黄色液体咪唑啉,之后再重结晶提纯出纯度较高的固体咪唑啉用于下一步季铵化反应,此方法生产的咪唑啉季铵盐纯度高、效果好,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过滤至后续干燥之间并不连续,导致咪唑啉生产效率低影响后续季铵化反应,且需要人工转移,浪费人力。
3、为了解决上述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生产中过滤至后续清洗干燥之间不连续,得到咪唑啉的生产效率低,浪费人力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及制备工艺。
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及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一、准备阶段
4、s1、按物质量为1:1.01准备烷基脂肪酸和二
5、二、酰胺反应阶段
6、s2、在混合完成后,分别通过两侧进料口将混合的反应液以及携水剂二甲苯依次添加至釜体内,之后再从进料口添加反应催化剂;
7、s3、添加完毕后,向釜体内通如过量的氮气庇护,之后快速关闭进料口的密封盖;
8、s4、在关闭密封盖后,对釜体内进行阶段式升温加热直至190℃-200℃,为了避免液态咪唑啉中含有上述二甲苯以及催化剂,进而导致后续季铵化反应生成的粘稠状缓蚀剂含有上述溶液,影响缓蚀剂配比使用,在反应后,降温至120℃继续蒸发剩余的二甲苯,蒸发后溶液纯度较低的淡黄色咪唑啉液体,再加入丙酮并等待温度降低至50℃以下后进行降温重结晶提纯分离,得到析出纯度较高的固体咪唑啉,同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搅拌结构搅拌,并通过螺旋件清理附着在釜体内壁上的固体咪唑啉;
9、三、过滤阶段
10、s5、为了将固体咪唑啉与咪唑啉表面残留的丙酮溶液进行分离,在完全反应后,打开釜体底部的控制阀使得釜体内携带固体咪唑啉的混合溶液进入过滤箱,并通过过滤板过滤下固体咪唑啉;
11、s6、同时,启动第二电机,通过转盘转动带动传动杆而使连接杆沿着限位槽逆时针转动,进而使推板可以沿着过滤板往复向前推动固体咪唑啉使其进入后续的清洗干燥;
12、s7、在过滤时,经过过滤板的混合溶液会通过下连接管进入回流筒内,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绞龙转动将混合溶液抬升至靠顶部的上连接管,使得混合溶液可以再次进入过滤箱进行循环的过滤,保证产量;
13、四、干燥阶段
14、s8、在推板的推动下固体咪唑啉沿着倾斜的过滤板进入沥干室,之后在风机管的作用下沿着导物板进入后续的烘干室,在加热灯的作用下低温烘干,使得丙酮挥发从回收管逸出回收;
15、五、季铵化反应
16、s9、将干燥后的咪唑啉与等物质的量的氯化苄混合进行季铵化反应即可得到用于二氧化碳、硫化氢的酸性环境缓蚀剂的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
17、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包括用于原料反应的反应釜、位于反应釜顶部的密封盖以及密封盖上左右对称设置用于添加原料的进料口,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搅拌结构,所述釜体下方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位于过滤箱中部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过滤板以及用于推动过滤板上固体咪唑啉移动的推料结构;
18、所述推料结构包括若干沿着所述过滤板规则设置的推板、位于推板中部用于连接若干推板的中杆、位于中杆左右两端设置水平的横杆以及位于左右两个横杆前后两端处对称设置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盘、底端与转盘内表面靠外边缘通过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与传动杆顶端通过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横杆的靠外端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外表面中部通过同轴设置的传动座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横杆的外端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过滤箱的前后侧壁与两个所述横杆位置对应处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水平段与所述过滤板平行设置。
19、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轴杆以及与轴杆之间通过若干固定杆连接的螺旋件,所述螺旋件的外边缘与所述釜体内壁紧贴。
20、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板的右侧推动面呈中部外凸的三角状。
21、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箱内顶面左右对称设有导料板,所述过滤箱的右侧壁位于所述过滤板靠底端设有衔接口,所述过滤箱前后侧壁内设有安装腔,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过滤箱前后内侧壁与所述转盘对应处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适配的连接腔,所述第二连接件外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
22、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板下方位于左右侧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靠近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履带槽,同侧内外两个所述履带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所述第一履带和所述第二履带分别联动同侧左右两个所述传动座。
23、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箱的前方设有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回流筒,位于回流筒内且尺寸相适配的绞龙、靠近回流筒上下端处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以及用于驱动绞龙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下连接管为前低后高设置且后端与所述过滤箱底部连通,所述上连接管为前高后低设置且后端与所述过滤箱上部连通。
24、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箱右方设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顶面靠左侧和靠中部分别设有分割板将其内部左至右依次分为沥干室和烘干室,所述烘干箱内设有左端与所述过滤板右端底部连通的导物板,所述烘干箱顶面与所述烘干室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回收丙酮的回收管,所述烘干室内前后侧壁对称设有若干组加热灯。
25、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割板的右侧壁设有若干前后规则分布的风机管,所述风机管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管的出风口斜向下朝向导物板设置。
2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采用上述所述的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制得,由上述制备工艺生产制备的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为咪唑啉季铵盐类缓蚀剂,其主要由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增效剂以及溶剂按物质的量为2:1:1:6的比例进行配比制成,缓蚀剂呈粘稠状液体。
2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推料结构,在第二电机作用下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包括用于原料反应的反应釜(1)、位于反应釜(1)顶部的密封盖(12)以及密封盖(12)上左右对称设置用于添加原料的进料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包括釜体(11)以及搅拌结构(14),所述釜体(11)下方设有过滤组件(2),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箱(21)、位于过滤箱(21)中部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过滤板(22)以及用于推动过滤板(22)上固体咪唑啉移动的推料结构(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14)包括第一电机(141)、与第一电机(141)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轴杆(142)以及与轴杆(142)之间通过若干固定杆(143)连接的螺旋件(144),所述螺旋件(144)的外边缘与所述釜体(11)内壁紧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31)的右侧推动面呈中部外凸的三角状。
5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2)下方位于左右侧所述驱动机构(234)之间设有联动杆(235),所述联动杆(235)的靠近前后两端均设有两个履带槽(2351),同侧内外两个所述履带槽(2351)内分别设有第一履带(236)和第二履带(237),所述第一履带(236)和所述第二履带(237)分别联动同侧左右两个所述传动座(2346)。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1)的前方设有循环组件(3),所述循环组件(3)包括回流筒(31),位于回流筒(31)内且尺寸相适配的绞龙(33)、靠近回流筒(31)上下端处的上连接管(35)和下连接管(34)以及用于驱动绞龙(33)转动的第三电机(32),所述下连接管(34)为前低后高设置且后端与所述过滤箱(21)底部连通,所述上连接管(35)为前高后低设置且后端与所述过滤箱(21)上部连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1)右方设有烘干箱(4),所述烘干箱(4)内顶面靠左侧和靠中部分别设有分割板(43)将其内部左至右依次分为沥干室(41)和烘干室(42),所述烘干箱(4)内设有左端与所述过滤板(22)右端底部连通的导物板(44),所述烘干箱(4)顶面与所述烘干室(42)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回收丙酮的回收管(422),所述烘干室(42)内前后侧壁对称设有若干组加热灯(42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板(43)的右侧壁设有若干前后规则分布的风机管(431),所述风机管(431)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管(431)的出风口斜向下朝向导物板(44)设置。
10.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制得,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制备工艺生产制备的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为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类缓蚀剂,其主要由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增效剂以及溶剂按物质的量为2:1:1:6的比例进行配比制成,缓蚀剂呈粘稠状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包括用于原料反应的反应釜(1)、位于反应釜(1)顶部的密封盖(12)以及密封盖(12)上左右对称设置用于添加原料的进料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包括釜体(11)以及搅拌结构(14),所述釜体(11)下方设有过滤组件(2),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箱(21)、位于过滤箱(21)中部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的过滤板(22)以及用于推动过滤板(22)上固体咪唑啉移动的推料结构(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14)包括第一电机(141)、与第一电机(141)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轴杆(142)以及与轴杆(142)之间通过若干固定杆(143)连接的螺旋件(144),所述螺旋件(144)的外边缘与所述釜体(11)内壁紧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31)的右侧推动面呈中部外凸的三角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1)内顶面左右对称设有导料板(211),所述过滤箱(21)的右侧壁位于所述过滤板(22)靠底端设有衔接口(212),所述过滤箱(21)前后侧壁内设有安装腔(213),所述转盘(2345)位于所述安装腔(213)内,所述过滤箱(21)前后内侧壁与所述转盘(2345)对应处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44)相适配的连接腔(215),所述第二连接件(2344)外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2344)与所述传动杆(2343)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缓蚀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2)下方位于左右侧所述驱动机构(234)之间设有联动杆(235),所述联动杆(235)的靠近前后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粉粉,李吉雷,孟文博,杜爽,孟凡成,郑文静,徐盈盈,丁其杰,赵显鸣,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科洋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