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531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技术涉及组合透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明组件。该照明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光件和发光面板,所述第一透光件上设有第一出射面区和第二出射面区,所述第一出射面区内具有大珠面透镜,所述第二出射面区内具有小珠面透镜或光面透镜,所述大珠面透镜的珠面半径大于所述小珠面透镜的珠面半径;所述发光面板上设有发光区,所述第一透光件与发光面板可相对旋转至所述第一出射面区和/或所述第二出射面区与所述发光区重叠。该的照明组件,通过旋转第一透光镜可调整第一出射面区和第二出射面区与发光区的重叠比例改变输出光线的光束角,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组合透镜,具体涉及一种照明组件


技术介绍

1、普通的照明产品一般仅能产生一种光束角,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生产可变更多种光束角的照明产品成为其重要改进方向之一。为了实现上述效果,可采用更换光学角度片的方式进行光束角的调节,但该装置每次更换光学角度片时均需拆卸和重新组装照明产品,操作繁琐,效率较低,不适用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简单方便地更改光束角的照明组件。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照明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光件和发光面板,所述第一透光件上设有第一出射面区和第二出射面区,所述第一出射面区内具有大珠面透镜,所述第二出射面区内具有小珠面透镜或光面透镜,所述大珠面透镜的珠面半径大于所述小珠面透镜的珠面半径;

3、所述发光面板上设有发光区,所述第一透光件与发光面板可相对旋转,且在所述发光区的轴向上,所述第一出射面区和/或所述第二出射面区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发光区重叠。

4、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件与所述发光面板之间的第二透光件,以及沿所述第一透光件的周向分布的限位槽和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的凸台,所述第一透光件与所述第二透光件通过所述凸台以及所述限位槽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5、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件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二透光件相抵接,所述第一透光件、所述第二透光件和所述连接柱同轴设置。

6、其中,所述第二透光件与所述发光面板之间设有第三透光件,所述第三透光件上设有蜂窝状透镜,所述蜂窝状透镜与所述发光区重叠。

7、其中,所述第一出射面区和所述第二出射面区均至少设置两个,每两个所述第一出射面区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出射面区。

8、其中,所述第一透光件远离所述发光面板的一侧设有转动柄。

9、其中,所述发光区上所有的发光元件均为同一色温。

10、其中,所述发光区具有至少两种不同色温。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照明组件,第一出射面区内具有大珠面透镜,第二出射面为小珠面透镜或光面透镜,所以发光区透过第一出射面区的光束角大于第二出射面的光束角,通过旋转第一透光镜可调整第一出射面区和第二出射面区与发光区的重叠比例改变输出光线的光束角,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现有技术采用更换光学角度片的方式进行光束角的调节,本技术采用转动的方式即可进行切换无需拆卸灯具,操作便捷,量产的可行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光件和发光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件与所述发光面板之间的第二透光件,以及沿所述第一透光件的周向分布的限位槽和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的凸台,所述第一透光件与所述第二透光件通过所述凸台以及所述限位槽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件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二透光件相抵接,所述第一透光件、所述第二透光件和所述连接柱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件与所述发光面板之间设有第三透光件,所述第三透光件上设有蜂窝状透镜,所述蜂窝状透镜与所述发光区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射面区和所述第二出射面区均至少设置两个,每两个所述第一出射面区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出射面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件远离所述发光面板的一侧设有转动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上所有的发光元件均为同一色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区具有至少两种不同色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光件和发光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光件与所述发光面板之间的第二透光件,以及沿所述第一透光件的周向分布的限位槽和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的凸台,所述第一透光件与所述第二透光件通过所述凸台以及所述限位槽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件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二透光件相抵接,所述第一透光件、所述第二透光件和所述连接柱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火吴勇杰高涛钟晓燕苏承飞李景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