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37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涉及矿山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包括:预制混凝土走水渠、钢制连接件、侧边枕、钢筋扣件、钢丝绳和加强拱板;所述预制混凝土走水渠为长条状结构,预制混凝土走水渠的两端分别对接有钢制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个预制混凝土走水渠和一个钢制连接件构成一组单元,多个单元首尾相互对接沿矿山边坡构成完整的水渠,多个相互平行的单元与钢丝绳和加强拱板共同构成沿坡面的网格状生态修复网栅,构成集雨水引流、沙土止挡和自动过滤清洁复合型边坡生态修复网栅,以解决混凝土形成的格栅保护,虽然有导流渠,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被雨水携带的草木和泥沙堵塞,导致导流渠无法使用,出现坡体水流漫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生态治理,尤其涉及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


技术介绍

1、随着矿山开采的不断深入,露天矿山边坡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雨水冲刷和土石滑坡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安全隐患。因此,针对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的需求日益迫切。

2、为解决以上问题,通常采用网栅或者混凝土对坡体进行格栅保护,以便于防止水土流失,而常规的网栅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定向引流,导致在雨水冲刷过程中会出现不规则的径流,导致更多的沙土被雨水携带流下,而混凝土形成的格栅保护,虽然有导流渠,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被雨水携带的草木和泥沙堵塞,导致导流渠无法使用,出现坡体水流漫溢的情况,矿山边坡的植被和沙土保护难以得到有效的处理,而且混凝土格栅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坡体上的过程中需要竖向打孔进行固定,会出现表面龟裂的问题,导致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其通过一个预制混凝土走水渠和一个钢制连接件构成一组单元,多个单元首尾相互对接沿矿山边坡构成完整的水渠,多个相互平行的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包括: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钢制连接件(2)、侧边枕(3)、钢筋扣件(4)、钢丝绳(5)和加强拱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为长条状结构,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的两端分别对接有钢制连接件(2),钢制连接件(2)与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宽度和高度相一致;所述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左右两端底部棱边处分别沿侧壁贴装侧边枕(3),同一个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上的两个侧边枕(3)之间由下向上扣装间隔均匀的“匚”状钢筋扣件(4);左右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上同位置处的两个钢筋扣件(4)之间连接钢丝绳(5);左右两个相互平行的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包括: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钢制连接件(2)、侧边枕(3)、钢筋扣件(4)、钢丝绳(5)和加强拱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为长条状结构,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的两端分别对接有钢制连接件(2),钢制连接件(2)与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宽度和高度相一致;所述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左右两端底部棱边处分别沿侧壁贴装侧边枕(3),同一个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上的两个侧边枕(3)之间由下向上扣装间隔均匀的“匚”状钢筋扣件(4);左右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上同位置处的两个钢筋扣件(4)之间连接钢丝绳(5);左右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钢制连接件(2)之间设有弧状的加强拱板(6),加强拱板(6)的拱面朝向坡顶方向;一个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和一个钢制连接件(2)构成一组单元,多个单元首尾相互对接沿矿山边坡构成完整的水渠,多个相互平行的单元与钢丝绳(5)和加强拱板(6)共同构成沿坡面的网格状生态修复网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底部平面上对应钢筋扣件(4)的位置处横向开设有扣卡槽(101),钢筋扣件(4)完全内卡在扣卡槽(10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的左右两端槽壁上端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等腰梯形状的遮护檐(102),左右两个遮护檐(102)之间留有间隔,左右两个遮护檐(102)的间隔处卡装有与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槽底相互平行的过滤挡板(103),过滤挡板(103)上沿预制混凝土走水渠(1)的走水方向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过滤条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网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护檐(102)中间隔均匀向外开设有溢流排污槽口(104),溢流排污槽口(104)的外端低于内端,溢流排污槽口(104)的内端与过滤挡板(103)的上端相平齐,溢流排污槽口(104)为由内向外的扩口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梅张鑫刘洪亮商婷婷蒙永辉李壮吕兰颂王振涛秦鹏刘妍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