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公知作为便携式电话机等的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使用了将作为自发光元件的多个EL (ElectroLuminescence)发光元件排列为矩阵 状的EL发光面板的技术。EL发光元件是例如在聚酰亚胺所构成的绝缘层上的开口部露出的第 一电极上进行发光层成膜,在该发光层上层积第二电极而成的(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l),其面板中各开口部分别成为相当于像素的发光部分,由多 个EL发光元件构成发光区域。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2 — 91343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以往技术的EL发光面板中,会出现在构成该EL发光面 板的发光区域的多个EL发光元件中存在有部分EL发光元件不发光的区域 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特性优良的发光装置以及发光 装置的制造方法。为了得到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发光装置,具有第一电 极、在上述第一电极上的至少一层以上的载流子传输层以及在上述载流子传输层上的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装置还具有隔壁,具有与形成在基板的上面侧的上述第一电极连通的开口部;以及至少覆盖上述隔壁的发光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电极; 在上述第一电极上的至少一层以上的载流子传输层; 在上述载流子传输层上的第二电极; 隔壁,具有与形成在基板的上面侧的上述第一电极连通的开口部;以及 发光保护层,存在于上述隔壁和上述载流子 传输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3 225721/2008;JP 2008-9-8 229626/2008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电极;在上述第一电极上的至少一层以上的载流子传输层;在上述载流子传输层上的第二电极;隔壁,具有与形成在基板的上面侧的上述第一电极连通的开口部;以及发光保护层,存在于上述隔壁和上述载流子传输层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保护层对由上述隔壁所引起的发光阻碍要因进行中和或者使 该发光阻碍要因变为酸性。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保护层由酸性材料形成。4.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壁是使阳性的感光性聚酰亚胺类树脂材料固化而成。5.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碱性溶液来对上述隔壁进行显影。6. —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发光装置具有第一电极、在上述第 一电极上的至少一层以上的载流子传输层以及在上述载流子传输层上的第 二电极,该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隔壁形成工序,形成隔壁,该隔壁具有与形成在基板的上面侧的上述 第一电极连通的开口部;发光保护层形成工序,形成发光保护层,该发光保护层至少覆盖上述 隔壁,并封住由上述隔壁引起的发光阻碍要因;以及载流子传输层形成工序,形成上述载流子传输层,上述载流子传输层 覆盖上述第一电极以及上述发光保护层。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保护层形成工序包括在对成为上述发光保护层的材料进行成膜时,对由该隔壁引起的发光阻碍要因进行中和或者使该发光阻碍要因变为酸性的工序。8. 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田悟,白崎友之,木津贵志,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