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桨驱动器和风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316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桨驱动器和风电机组。该变桨驱动器包括驱动组件和散热器组件;其中,散热器组件包括:散热基板;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和驱动组件设置于散热基板的两相对侧;第一安装框体,设置于散热基板上;第一风扇,设置于第一安装框体上;其中,第一安装框体包括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风扇位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设有第一风口,第一安装框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导风结构,导风结构位于散热翅片背离散热基板的一侧,且能够将所述第一风扇的气流引流至散热翅片。第一风扇吹出气流时,导风结构会将气流引流至散热翅片,避免气流从低阻力的腔体空隙中流走,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桨驱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变桨驱动器和风电机组


技术介绍

1、变桨驱动器一般安装于风电机组的轮毂舱内,通过调节风机桨叶的节距角,改变气流对桨叶的攻角,进而控制风轮捕获的气动转矩和气动功率。

2、目前,随着风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型风电机组的功率不断增大。变桨驱动器作为大型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也朝着大功率化方向发展;而现有的变桨驱动器的额定电流在45-65a之间,对于80a及以上的大功率变桨驱动器,由于电流过大且驱动器体积受限,以往的中小功率驱动器结构不再能满足温升要求,容易发生过温度问题,进而产生过温故障,威胁风电机组安全。

3、因此,如何提高风电机组的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桨驱动器,以提高风电机组的安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变桨驱动器,包括驱动组件和散热器组件,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

4、散热基板;

5、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和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的两相对侧;

6、第一安装框体,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且与所述散热基板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体,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内;

7、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框体上;

8、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框体包括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风扇位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一风口,所述第一安装框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位于所述散热翅片背离所述散热基板的一侧,所述导风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风扇的气流引流至所述散热翅片。

9、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面,自所述第一风扇朝向所述第一风口的方向,所述导风面与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10、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第一安装框体包括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

11、其中,所述第一框板设置于所述散热翅片的下方,所述导风面位于所述第一框板靠近所述散热翅片的一侧,所述第二框板和所述三框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板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板上,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第三框板。

12、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第一框板上可拆卸连接设置导风板,所述导风面位于所述导风板上;

13、或者,所述导风面与所述第一框板为一体成型件。

14、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变桨驱动器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的两相对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15、第二安装框体,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且所述第二安装框体与所述散热基板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体;

16、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中;

17、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框体包括两相对的第一框体壁和第二框体壁,所述第一框体壁上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框体壁上设有第二风口。

18、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发热元件包括电容pcb模块和功率pcb模块;

19、其中,所述电容pcb模块和所述功率pcb模块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二风扇和所述第二风口均位于所述电容pcb模块的上方。

20、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功率pcb模块包括功率pcb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功率pcb本体上的第一功率元件和第二功率元件,所述第一功率元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元件均位于所述功率pcb本体和所述散热基板之间。

21、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功率pcb本体与所述散热基板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功率元件与所述散热基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

22、和/或,所述第一功率元件和所述散热基板之间设置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包括导热涂层或者导热垫片。

23、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散热基板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开设安装槽;

24、其中,所述安装槽内设置第二导热件,所述凸起部上可拆卸安装第一压紧件,以使所述第一压紧件将所述第二功率元件压紧在所述第二导热件上。

25、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散热基板通过机铣工艺形成所述凸起部;

26、或者,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散热基板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凸起部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上。

27、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发热元件还包括电源pcb模块,所述电源pcb模块通过电源安装板设置在散热基板上;

28、其中,所述电源安装板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平行于所述散热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散热基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框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定位件,用于对所述电源pcb模块进行定位。

29、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电源pcb模块包括电源pcb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电源pcb本体上的功率器件;

30、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电源pcb模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热件,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可拆卸连接第二压紧件,以通过所述第二压紧件将所述功率器件压紧于所述第三导热件上。

31、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电源安装板的侧面设置有绝缘防护件。

32、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变桨驱动器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控制组件和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上的走线架;

33、其中,所述走线架由不锈钢材料折弯制成,且所述走线架上设有绑线槽,用于所述控制组件的走线。

34、可选地,在上述变桨驱动器中,所述第二安装框体包括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和第四围板;

35、其中,所述第一围板、所述第二围板、所述第三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依次首尾相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框体,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围板,所述第二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三围板,且所述第二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上设置有提手。

36、一种风电机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变桨驱动器。

37、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变桨驱动器时,由于散热器组件的散热基板上设置散热翅片,第一安装框体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风扇,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风口,因此,通过第一风扇向第一容纳腔体内吹风,通过第一风口排风,实现空气在第一容纳腔体中的对流,气流流经散热翅片时带走热量,实现对驱动组件的散热;由于在第一安装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导风结构,导风结构位于散热翅片背离散热基板的一侧,因此,自第一风扇产生的气流被引流至散热翅片,避免气流从低阻力的腔体空隙中流走,一方面提高了散热效率,解决了大型变桨驱动器因过温度问题而产生过温故障的现象,提高了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导风结构的设置,避免了设置过高散热翅片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降低了成本,适宜推广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和散热器组件;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面,自所述第一风扇朝向所述第一风口的方向,所述导风面与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体包括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板上可拆卸连接设置导风板,所述导风面位于所述导风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包括电容PCB模块和功率PCB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PCB模块包括功率PCB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功率PCB本体上的第一功率元件和第二功率元件,所述第一功率元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元件均位于所述功率PCB本体和所述散热基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PCB本体与所述散热基板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功率元件与所述散热基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开设安装槽;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还包括电源PCB模块,所述电源PCB模块通过电源安装板设置在散热基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PCB模块包括电源PCB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电源PCB本体上的功率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框体包括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和第四围板;

13.一种风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变桨驱动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和散热器组件;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面,自所述第一风扇朝向所述第一风口的方向,所述导风面与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体包括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板上可拆卸连接设置导风板,所述导风面位于所述导风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包括电容pcb模块和功率pcb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pcb模块包括功率pcb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功率pcb本体上的第一功率元件和第二功率元件,所述第一功率元件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博闻卫军魏世民黄彭发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