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柔性OLED显示面板用聚酰胺酸酯清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柔性OLED显示面板用聚酰胺酸酯清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302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酸酯清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由其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sBPDA)溶于溶剂中,得到sBPDA溶液;步骤2:向sBPDA溶液中加入醇和促进剂,使sBPDA酯化,得到sBPDA酯溶液;步骤3:向sBPDA酯溶液中加入氯化亚砜,得到sBPDA酯氯化物;然后再加入对苯二胺(PDA)充分反应,得聚酰胺酸酯溶液;步骤4:将聚酰胺酸酯溶液投入到去离子水中,沉淀,过滤得到粉末,将粉末充分洗涤多次,然后干燥,最后溶解在溶剂中,即得聚酰胺酸酯清漆。所述清漆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由其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特别适用于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工序中,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柔性oled显示面板用聚酰胺酸酯清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oled领域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技术介绍

1、作为高分子材料中的重要一类,聚酰亚胺在多个
如半导体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通常具有多种优异特性,如电绝缘性、耐热性和机械特性等,从而对其的研究和应用拓展成为数十年来高分子领域中的热点和重点所在,众多的科研工作者力图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和改善聚酰亚胺的性能,从而适应日益提高和严苛的应用要求。

2、但另一方面,聚酰亚胺通常具有溶剂不溶性和热不溶性,这直接导致其成形加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克服该缺陷,在膜的形成中,通常涂布含有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酸的溶液,然后通过高温固化而将其变为聚酰亚胺膜。而在该清漆的制备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聚酰胺酸的聚合溶液,或者将聚酰胺酸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形成清漆。

3、为了提高聚酰亚胺膜的机械特性,如伸长率(即拉伸率)、拉伸强度等指标,可以通过提高聚酰亚胺的聚合度得以实现和进一步改善。但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果提高聚酰亚胺的单体的聚酰胺酸的聚合度,则导致聚合溶液的粘度显著增大,这可对聚合造成障碍,而且清漆的粘度根本不适合使用时的涂布操作。为了得到合适的聚酰胺酸的聚合度,可在聚合聚酰胺酸时通过调整其单体的酸二酐的酸酐基与多元胺化合物或二胺化合物的氨基的摩尔比,从而控制聚酰胺酸的聚合度,进而能够适当调整所得清漆的粘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使用该清漆得到的聚酰亚胺的聚合度与原聚酰胺酸的聚合度相等,这又导致不能得到高的机械特性。

4、综上,如何平衡聚合度、粘度和适宜涂布等多个性能成为关键所在。

5、为了改善或解决该问题,目前已公开了在聚酰胺酸的聚合时,通过添加水或醇来密封酸酐末端控制聚合度的方法(见随后所列的专利文献1-2),或者通过密封氨基末端来控制聚酰胺酸的聚合度的方法(见随后所列的专利文献3)。根据这些文献的所述方法,在高温固化时末端的密封剂发生脱离,酸酐基或氨基得以再生,从而能够再次参与聚合,作为如此的结果,可以提高所得聚酰亚胺的聚合度,同时可以得到具有相对优异机械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

6、除上述现有技术文献外,还有报道公开了使用含有热聚合性基团的末端密封剂,从而在聚酰胺酸末端导入热聚合性基团的方法(见随后所列的非专利文献1-4)。在这些方法中,通过末端的热聚合性基团彼此反应,进而可以提高聚酰亚胺膜的机械特性。

7、在有机发光显示领域,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市场占有率和份额越来越大,但由于柔性oled显示面板可以折叠,故无法使用玻璃基板。虽然有一些特殊的玻璃基板可以折叠,即超薄玻璃(utg)。但即便是utg,也不能用作柔性oled显示面板中的tft背板基板。

8、在tft背板基板的生产中需要使用聚酰亚胺高分子材料,但tft背板基板中的平坦度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因素。由于对平坦度指标要求非常之高,所以需要形成聚酰亚胺的聚酰胺酸的粘度应该低,例如需要在1-10000厘泊之间。但随之而来的缺陷是由于粘度低,导致分子量也低,最后使得所得聚酰亚胺薄膜过脆。

9、因此,需要考虑特殊的方法来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

10、与此同时,还存在另一个问题:聚酰胺酸清漆不稳定,导致保质期很短。一般来说,paa (即sbpda/pda,其中sbpda为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pda为对苯二胺)清漆的保质期比其他聚酰胺酸要长,但paa清漆在室温储存下也仅仅3个月的保质期,在-20℃储存下也仅有6个月的货架期。

11、但在oled柔性显示面板工艺中,paa的保质期非常重要:paa的保质期很短,导致粘度大小变化很快,难以正常使用。

12、综合上述问题,目前在oled柔性面板制备工艺过程中,需要研发能够长时间储存,且储存条件简单的聚酰胺酸清漆,并需要其固化后形成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等多个优异性能。

1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出发点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聚酰胺酸酯清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聚酰胺酸酯清漆具有长时间的储存期限,且储存简单,而且其热固化后形成的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如拉伸率、拉伸强度和优异的热稳定性能,从而可以应用到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流程中。

14、以下为上述提及的多篇现有技术文献:

15、专利文献1:特公昭47-16980。

16、专利文献2:特开平6-102667。

17、专利文献3:特开2009-109589。

18、非专利文献1:k.j.bowles, d.jayne, t.a.leonhard: sampe quarterly, 24(2), 1993。

19、非专利文献2:a.k.stclair等, polym. eng. sci., 22,1982。

20、非专利文献3:t.takerchi等,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8,1990。

21、非专利文献4:t.takekoshi等,polymer,35,1994。


技术实现思路

1、出于解决上述的现有聚酰胺酸清漆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满足柔性oled显示面板制备中需要符合的多种技术指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聚酰胺酸酯清漆(以下有时也称为“清漆”,其具有相同的指代含义)、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2、需要注意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规定,涉及组成限定和描述的“包括”的具体含义,既包含了开放式的“包括”、“包含”等及其类似含义,也包含了封闭式的“由…组成”、“由…构成”等及其类似含义。

3、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具体包括如下数个技术方案。

4、[第一个技术方案]

5、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聚酰胺酸酯清漆的制备方法。

6、更具体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1:将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sbpda)溶于溶剂中,得到sbpda溶液;

8、步骤2:向所述sbpda溶液中加入醇和促进剂,在20-40℃下使sbpda酯化,得到sbpda酯溶液;

9、步骤3:向所述sbpda酯溶液中加入氯化亚砜,得到sbpda酯氯化物;然后再加入对苯二胺(pda)并在0-10℃下充分反应,得聚酰胺酸酯溶液;

10、步骤4:将所述聚酰胺酸酯溶液投入到去离子水中,沉淀,过滤得到粉末,将所述粉末充分洗涤多次,然后干燥,最后溶解在溶剂中,即得聚酰胺酸酯清漆。

11、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和步骤4中的溶剂并无严格的限定,例如可为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 (dmac)、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胺酸酯清漆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4中的溶剂为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 (DMAc)、二甲基亚砜(DMSO)、四氢呋喃(THF)、γ-丁内酯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且步骤1和步骤4中的溶剂可相同或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醇为C1-10的支链或直链烷基醇或芳醇。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sBPDA与促进剂的摩尔比为1:0.05-0.2。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sBPDA与步骤3的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0.05-0.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酰胺酸酯清漆。

7.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酸酯清漆用于制备聚酰亚胺薄膜的用途。

8.一种制备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BPTA与sBPDA的摩尔比为0.01-0.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方法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胺酸酯清漆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4中的溶剂为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 (dmac)、二甲基亚砜(dmso)、四氢呋喃(thf)、γ-丁内酯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且步骤1和步骤4中的溶剂可相同或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醇为c1-10的支链或直链烷基醇或芳醇。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sbpda与促进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军贺剑锋褚雨露吕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