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发射端根据接收端模式变化自动调整的无线充电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发射端根据接收端模式变化自动调整的无线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899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7
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射端根据接收端模式变化自动调整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器,将直流电转化为第一交流电;LC谐振电路单元,包括发射谐振电路和接收谐振电路,用于分别在所述交流电的作用下发射和接收能量,基于发射谐振电路接收的第一交流电得到接收谐振电路输出的第二交流电;以及接收器,将接收的第二交流电转化为用于对负载进行充电的直流输出;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时实时检测接收器的工作模式,使得所述发射器根据所述接收器的工作模式变化而自动调整,从而对所述直流输出进行调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发射端根据接收端模式变化自动调整的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受欢迎,特别在植入式设备和便携电子设备等应用领域。在这些系统中,无线充电系统接收端主要负责本地的电压调节,以确保在不同负载和耦合条件下能够获得稳定的输出电压。同时,发射端负责对发射功率的调节,以提高了整个无线充电系统的效率。为了实现对发射功率调节,负载位移键控(lsk)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用来将接收端负载状态反馈到发射端的技术。然而,现有的基于lsk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通常需要额外的感应线圈和数据解调器以及多个片外元件,这增加了无线充电系统的成本并降低了系统的效率等性能。

2、以下列举了部分现有的基于lsk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的代表性工作。【参考文献“a13.56-mhz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enhanced load-transientresponse and efficiency by fully integrated wireless constant-idle-timecontrol for biomedical implants.”】中提出了一种恒定关断时间控制,通过传输模式切换信号来关闭tx(发射端),消除了大多数片外元件,但仍然需要感应线圈。并且输出电压vout仅有上限边界的限制,导致负载调节性能不佳且输出功率有限。[参考文献“a 13.56mhz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fully integrated pll-based frequency-regulated reconfigurable duty control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中引入了锁相环以确保自适应关断时间,进一步精确的实现了全局的功率调节,但是依然没有准确的调节输出电压。[参考文献“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up-to-20%light-loa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and instant dynamic response by fullyintegrated wireless hysteretic control for bioimplants.”]中提出了一种完全集成的迟滞控制,将整个占空比返回tx以紧密调节vout。然而,为了能够持续检测接收端的lsk信号,发射端中的功率放大器(pa)不能完全关闭。此外接收端需要一个电压调节器,这都使得轻负载时系统效率受损。并且不可预测的vout噪声更是限制了其实用性。以上基于lsk技术实现全局功率调制的方案存在共同的缺点:1、需要专门的负载位移键控开关和专门的开关控制信号发生器。2、输出电压负载调整率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射端根据接收端模式变化自动调整的无线充电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一)技术方案

3、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射端根据接收端模式变化自动调整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器,将直流电转化为第一交流电;lc谐振电路单元,包括发射谐振电路和接收谐振电路,用于分别在所述交流电的作用下发射和接收能量,基于发射谐振电路接收的第一交流电得到接收谐振电路输出的第二交流电;以及接收器,将接收的第二交流电转化为用于对负载进行充电的直流输出;无线充电系统工作时实时检测接收器的工作模式,使得所述发射器根据所述接收器的工作模式变化而自动调整,从而对所述直流输出进行调制。

4、可选地,接收器包括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模式下对负载进行充电的能力不同。

5、可选地,基于接收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等效阻抗的不同来检测判定所述接收器处于何种工作模式。

6、可选地,接收器处于空转模式时,接收端不需要能量,发射器关断;所述接收器处于其他非空转模式时,发射器根据接收器工作模式自动调整工作状态。

7、可选地,非空转模式包括全桥整流模式、半桥整流模式。

8、可选地,发射端谐振电路用于将接收的第一交流电转换为谐振磁场信号;所述接收端谐振电路基于所述谐振磁场信号得到第二交流电。

9、可选地,接收器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负载的变化输出控制信号以调整接收器不同工作模式的占空比,从而调整直流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而调整输出电压。

10、可选地,接收器还包括门驱动电路以及可重构有源整流器,所述门驱动电路用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所述可重构有源整流器将输入的第二交流电转化成满足需求的直流输出。

11、可选地,发射器包括:接收端模式检测模块、锁相环、控制信号发生器;其中,所述接收端模式检测模块用来检测接收器的工作模式并输出一个频率与接收端控制信号频率一致的检测信号;锁相环用来输出一个上升沿与检测信号对齐的信号,使得控制信号发生器在发射端还原接收端的控制信号。

12、可选地,发射器还包括功率放大器、门驱动电路,所述门驱动电路用来驱动功率放大器,直接控制功率放大器的开启和关断实现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端的开启和停止。

13、(二)有益效果

14、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发射端根据接收端模式变化自动调整的无线充电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一部分:

15、(1)不需要专门的lsk开关及其控制信号,就可以将接收端的工作模式传递到发射端;

16、(2)发射端能够持续检测接收端的工作模式,根据接收端的工作模式自动切换开/关状态,从而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射端根据接收端模式变化自动调整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接收器包括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模式下对负载进行充电的能力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基于接收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等效阻抗的不同来检测判定所述接收器处于何种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接收器处于空转模式时,接收端不需要能量,发射器关断;所述接收器处于其他非空转模式时,发射器根据接收器工作模式自动调整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非空转模式包括全桥整流模式、半桥整流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发射端谐振电路用于将接收的第一交流电转换为谐振磁场信号;所述接收端谐振电路基于所述谐振磁场信号得到第二交流电。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接收器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负载的变化输出控制信号以调整接收器不同工作模式的占空比,从而调整直流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而调整输出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接收器还包括门驱动电路以及可重构有源整流器,所述门驱动电路用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所述可重构有源整流器将输入的第二交流电转化成满足需求的直流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发射器包括:接收端模式检测模块、锁相环、控制信号发生器;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发射器还包括功率放大器、门驱动电路,所述门驱动电路用来驱动功率放大器,直接控制功率放大器的开启和关断实现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端的开启和停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射端根据接收端模式变化自动调整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接收器包括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模式下对负载进行充电的能力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基于接收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等效阻抗的不同来检测判定所述接收器处于何种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接收器处于空转模式时,接收端不需要能量,发射器关断;所述接收器处于其他非空转模式时,发射器根据接收器工作模式自动调整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非空转模式包括全桥整流模式、半桥整流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发射端谐振电路用于将接收的第一交流电转换为谐振磁场信号;所述接收端谐振电路基于所述谐振磁场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林葛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