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881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包括智能监测件、第二温度传感器与变电箱;所述变电箱内开设有安装腔室以及水流腔室,所述智能监测件安装在安装腔室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水流腔室内,且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智能监测件电连接,所述变电箱上安装有与安装腔室连通的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与智能监测件电连接;所述变电箱的底部安装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上安装有用于将冷水导送至水流腔室内的供水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解决了由于风扇散热效果有限,可能无法有效降低设备内部温度,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设备发热监测,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力系统中,输变电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它们负责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各个用电负荷点,保证电能的稳定供应,电力系统的输变电设备由于长时间工作容易发热,所以人们需要对安装在变电箱内的设备进行降温处理,现有的发热缺陷监测装置通常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然后通过风扇进行散热;

2、首先,输变电设备的发热温度会随着工作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仅通过变电箱内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可能会出现误判,其次,在设备内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风扇仍然高负荷工作,会导致电力浪费,最后,由于风扇散热效果有限,可能无法有效降低设备内部温度,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为此,提出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包括智能监测件、第二温度传感器与变电箱;

3、所述变电箱内开设有安装腔室以及水流腔室,所述智能监测件安装在安装腔室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水流腔室内,且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智能监测件电连接,所述变电箱上安装有与安装腔室连通的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与智能监测件电连接;

4、所述变电箱的底部安装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上安装有用于将冷水导送至水流腔室内的供水件,所述变电箱上安装有用于将进入水流腔室内的水回流至冷却水箱内的回水件,所述安装腔室内安装有排风管,所述冷却水箱内转动安装有穿过变电箱并伸入排风管内的旋流扇风件;

5、所述智能监测件分别与供水件、回水件电连接。

6、优选的,所述变电箱包括外壳与内壳,所述内壳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安装腔室开设在内壳内,所述水流腔室形成于外壳与内壳之间。

7、优选的,所述旋流扇风件包括转杆、第一轴流扇叶、扇风叶片与第二轴流扇叶,所述转杆竖直转动穿过冷却水箱的顶部并与冷却水箱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顶端转动穿过外壳与内壳并伸入排风管内,所述第一轴流扇叶固定套装在转杆上并置于冷却水箱内,所述扇风叶片安装在转杆的外周并置于排风管内,所述第二轴流扇叶固定套装在转杆上并置于冷却水箱上方位置,所述排风管的顶端穿过外壳的顶部,所述排风管的侧面开设有进风孔。

8、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安装有套设在转杆与第二轴流扇叶上的散热罩,且转杆转动穿过散热罩,所述散热罩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排风孔,且若干个排风孔内均密封有密封塞。

9、优选的,所述供水件包括第一水泵与供水管,所述第一水泵安装在冷却水箱的侧面并与其连通,所述供水管连接在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且供水管与水流腔室连通。

10、优选的,所述回水件包括第二水泵与回水管,所述第二水泵安装在外壳的底部并与水流腔室连通,所述回水管连接在第二水泵的出水端,且回水管与冷却水箱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智能监测件包括控制板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板安装在安装腔室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控制板上,且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板电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均与控制板电连接。

1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通过设置的智能监测件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变电设备可安装在变电箱内开设的安装腔室中,可通过智能监测件对安装腔室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变电箱工作时间过长,安装腔室内的温度就会传递到水流腔室中,可通过水流腔室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进行第二道监测,减小误判的可能,当智能监测件仅监测到安装腔室内的温度过高时,可对散热风扇进行控制,通过散热风扇对安装腔室内进行散热,该结构可以实时监测设备温度,并通过散热风扇对设备进行散热,从而有效降低设备温度,避免误判,并且通过智能监测件的实时监测,可以减少电力的浪费;

15、通过设置的供水件、回水件、旋流扇风件,当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水流腔室内温度过高时,可通过智能监测件对供水件、回水件进行控制,可通过供水件将冷却水箱内的冷水导送至变电箱内开设的水流腔室中,可对安装腔室的外周进行降温,并且进入水流腔室内的冷水,可通过回水件回流至冷却水箱内形成往复循环,当水流经过旋流扇风件表面时,可带动其旋转,使得排风管内产生向外排的风,安装腔室内的一部分热量可进入排风管内,然后排出,该结构可以有效利用冷却水进行设备降温,并通过旋流扇风件排出热量,从而提高设备散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监测件(1)、第二温度传感器(2)与变电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箱(3)包括外壳(31)与内壳(32),所述内壳(32)安装在外壳(31)内,所述安装腔室开设在内壳(32)内,所述水流腔室形成于外壳(31)与内壳(3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扇风件(9)包括转杆(91)、第一轴流扇叶(92)、扇风叶片(93)与第二轴流扇叶(94),所述转杆(91)竖直转动穿过冷却水箱(5)的顶部并与冷却水箱(5)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91)的顶端转动穿过外壳(31)与内壳(32)并伸入排风管(8)内,所述第一轴流扇叶(92)固定套装在转杆(91)上并置于冷却水箱(5)内,所述扇风叶片(93)安装在转杆(91)的外周并置于排风管(8)内,所述第二轴流扇叶(94)固定套装在转杆(91)上并置于冷却水箱(5)上方位置,所述排风管(8)的顶端穿过外壳(31)的顶部,所述排风管(8)的侧面开设有进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5)的顶部安装有套设在转杆(91)与第二轴流扇叶(94)上的散热罩(10),且转杆(91)转动穿过散热罩(10),所述散热罩(10)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排风孔,且若干个排风孔内均密封有密封塞(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件(6)包括第一水泵(61)与供水管(62),所述第一水泵(61)安装在冷却水箱(5)的侧面并与其连通,所述供水管(62)连接在第一水泵(61)的出水端,且供水管(62)与水流腔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件(7)包括第二水泵(71)与回水管(72),所述第二水泵(71)安装在外壳(31)的底部并与水流腔室连通,所述回水管(72)连接在第二水泵(71)的出水端,且回水管(72)与冷却水箱(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监测件(1)包括控制板(101)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02),所述控制板(101)安装在安装腔室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2)安装在控制板(101)上,且第一温度传感器(102)与控制板(101)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散热风扇(4)、第一水泵(61)、第二水泵(71)均与控制板(101)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监测件(1)、第二温度传感器(2)与变电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箱(3)包括外壳(31)与内壳(32),所述内壳(32)安装在外壳(31)内,所述安装腔室开设在内壳(32)内,所述水流腔室形成于外壳(31)与内壳(3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扇风件(9)包括转杆(91)、第一轴流扇叶(92)、扇风叶片(93)与第二轴流扇叶(94),所述转杆(91)竖直转动穿过冷却水箱(5)的顶部并与冷却水箱(5)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91)的顶端转动穿过外壳(31)与内壳(32)并伸入排风管(8)内,所述第一轴流扇叶(92)固定套装在转杆(91)上并置于冷却水箱(5)内,所述扇风叶片(93)安装在转杆(91)的外周并置于排风管(8)内,所述第二轴流扇叶(94)固定套装在转杆(91)上并置于冷却水箱(5)上方位置,所述排风管(8)的顶端穿过外壳(31)的顶部,所述排风管(8)的侧面开设有进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发热缺陷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5)的顶部安装有套设在转杆(91)与第二轴流扇叶(94)上的散热罩(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沈哲夫翁良杰杨彬彬宋杰郭成英韩玉景瑶王雄奇郭大勇樊磊陶梦江刘志林杨宇李刚朱永浩王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