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制造技术_技高网

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795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钢‑混凝土梁、钢‑混凝土板和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混凝土梁设置于钢‑混凝土板上,所述钢‑混凝土板设置于钢管混凝土柱顶端;所述钢‑混凝土梁包括π形钢梁、设置于π形钢梁内的预注混凝土和设置于预注混凝土内的受力钢筋;所述钢‑混凝土板包括上部钢板、呈弧形设置的下部混凝土板、设置于上部钢板和下部混凝土板之间的中部PBL连接件和受力筋;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圆钢管和浇注在圆钢管内的混凝土柱。充分利用钢混组合结构的优势,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快速装配施工,减少了桥梁建设过程对交通的干扰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桥梁建设速度,同时构造简单,受力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构造设计和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


技术介绍

1、城市高架桥常采用桥墩加盖梁的下部结构。在城区内采用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盖梁,会以现有道路作为施工现场,从而造成长时间的交通堵塞,且伴随施工噪声等,严重影响周围交通情况和居民的生活。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经济性的前提下,更加快速、高效、低能耗的建成桥梁,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

2、目前预制装配化施工的桥墩和盖梁采用的是预制混凝土结构,但结构尺寸大、吊装重量大、安装效率低。钢混组合结构是一种高性能的结构,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快速装配施工,减少了桥梁建设过程对交通的干扰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桥梁建设速度。但钢混组合结构常用于桥梁上部结构的主梁,下部结构仍采用混凝土结构的独柱桥墩。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能够为预制钢混组合梁桥提供一种新的盖梁形式,且独柱桥墩节省了路面空间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充分发挥钢混组合结构的高性能结构优势,减少桥梁建设过程对交通的干扰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桥梁建设速度。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包括钢-混凝土梁、钢-混凝土板和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混凝土梁设置于钢-混凝土板上,所述钢-混凝土板设置于钢管混凝土柱顶端;所述钢-混凝土梁包括π形钢梁、设置于π形钢梁内的预注混凝土和设置于预注混凝土内的受力钢筋;所述钢-混凝土板包括上部钢板、呈弧形设置的下部混凝土板、设置于上部钢板和下部混凝土板之间的中部pbl连接件和受力筋;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圆钢管和浇注在圆钢管内的混凝土柱。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π形钢梁的两块竖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预注混凝土,同时在浇筑混凝土时在两块竖板之间放置多根受力钢筋,增加预注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使得钢-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更好;在预制钢-混凝土板时,将上部钢板放置在浇筑模型中,在上部钢板下方放置中部pbl连接件和受力筋,使受力筋均匀分布,在模型内浇筑混凝土,使下部混凝土板成型,中部pbl连接件能够增加上部钢板和下部混凝土板之间的结合力,使得上部钢板在下部混凝土板上更加稳固,同时受力筋能够增加下部混凝土板的整体强度。钢-混凝土梁、钢-混凝土板和钢管混凝土柱在工厂预制完成,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进行快速装配施工,能够减少桥梁建设过程对交通的干扰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桥梁建设速度。

5、进一步,所述钢-混凝土梁的两侧设有若干加劲肋,所述加劲肋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π形钢梁的顶板和上部钢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劲肋能够起到对钢-混凝土梁的支撑,使得钢-混凝土梁安装在上部钢板上更加稳固。

7、进一步,所述加劲肋为直角梯形钢板,所述加劲肋的上底边和直角腰设置于π形钢梁上,所述加劲肋的下底边设置于上部钢板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直角梯形的加劲肋在支撑钢-混凝土梁时支撑力更加集中,支撑效果更好。

9、进一步,所述圆钢管顶部设有两块相互对称的弧形钢板,所述弧形钢板穿过钢-混凝土板,所述钢-混凝土梁设置于两块弧形钢板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预制钢管混凝土柱时,在圆钢管顶部切割形成两块弧形钢板,在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安装时两块弧形钢板穿过钢-混凝土板并与上部钢板焊接固定,再将钢-混凝土梁的下部安装在两块弧形钢板之间,将两块弧形钢板焊接在π形钢梁的两块竖板上。

11、进一步,所述钢-混凝土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圆弧形洞口,用于两块弧形钢板穿过。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弧形钢板穿过圆弧形洞口并焊接在上部钢板上,减少上部钢板开洞的面积,避免上部钢板强度受到影响。

13、进一步,两块所述弧形钢板上均沿竖向设置有用于加劲肋穿过的避让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钢-混凝土梁时,π形钢梁上中间位置的加劲肋能够插入两块弧形钢板上的避让口内,避免弧形钢板于加劲肋对安装产生干扰。

15、进一步,所述钢管混凝土柱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加劲部件,所述加劲部件包括环绕圆钢管设置的加劲环板,所述加劲环板顶部抵触在下部混凝土板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劲环板能够增加圆钢管与钢-混凝土板的接触面积,使得钢-混凝土板安装在钢管混凝土柱上更加稳固。

17、进一步,所述加劲部件还包括若干环绕圆钢管设置的加劲竖肋,所述加劲竖肋的顶部设置于加劲环板的底部,所述加劲竖肋的侧边设置于圆钢管的外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劲竖肋能够对加劲环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加加劲环板对钢-混凝土板的支撑效果。

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快速装配施工,减少了桥梁建设过程对交通的干扰以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桥梁建设速度,同时构造简单,受力合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混凝土梁(1)、钢-混凝土板(2)和钢管混凝土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凝土梁(1)的两侧设有若干加劲肋(3),所述加劲肋(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π形钢梁(11)的顶板和上部钢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3)为直角梯形钢板,所述加劲肋(3)的上底边和直角腰设置于π形钢梁(11)上,所述加劲肋(3)的下底边设置于上部钢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管(41)顶部设有两块相互对称的弧形钢板,所述弧形钢板穿过钢-混凝土板(2),所述钢-混凝土梁(1)设置于两块弧形钢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凝土板(2)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圆弧形洞口,用于两块弧形钢板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弧形钢板上均沿竖向设置有用于加劲肋(3)穿过的避让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4)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加劲部件(5),所述加劲部件(5)包括环绕圆钢管(41)设置的加劲环板(51),所述加劲环板(51)顶部抵触在下部混凝土板(2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部件(5)还包括若干环绕圆钢管(41)设置的加劲竖肋(52),所述加劲竖肋(52)的顶部设置于加劲环板(51)的底部,所述加劲竖肋(52)的侧边设置于圆钢管(41)的外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混凝土梁(1)、钢-混凝土板(2)和钢管混凝土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凝土梁(1)的两侧设有若干加劲肋(3),所述加劲肋(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π形钢梁(11)的顶板和上部钢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3)为直角梯形钢板,所述加劲肋(3)的上底边和直角腰设置于π形钢梁(11)上,所述加劲肋(3)的下底边设置于上部钢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独柱桥墩的钢混组合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管(41)顶部设有两块相互对称的弧形钢板,所述弧形钢板穿过钢-混凝土板(2),所述钢-混凝土梁(1)设置于两块弧形钢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虎王宣鼎乔云强周绪红刘永健陈家勇刘源杨丁
申请(专利权)人: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