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40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包括:座椅底座;靠背,通过连杆机构与座椅底座传动连接;椅座,包括坐垫底座和固定在坐垫底座顶部的坐垫,坐垫底座的后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座椅底座上,坐垫底座的前端通过杠杆机构与座椅底座传动连接;联动臂,一端与杠杆机构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杆机构传动连接;调节机构,包括可进行伸缩调节的行程杆,行程杆与所述坐垫底座/连杆机构传动连接,通过调节机构带动坐垫底座/连杆机构运动,进行坐垫/靠背调节,坐垫底座/连杆机构运动过程中通过杠杆机构、联动臂联动连杆机构/坐垫底座,进行靠背/坐垫的联动调节。本技术更符合人机关系、使用更加便捷,对儿童更加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器具,具体的涉及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座椅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性,以学习椅为例,学习椅是一种为了满足学生学习场景下使用的功能性座椅。在学习椅产品中,座椅具有高度以及靠背深度和椅背高度调节的功能,目前学习椅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2、一方面,通过调节插销和控制气压杆的方式进行调节,靠背和坐垫高度一般是需要分开调节,或者只能单独调节坐垫升降,此种方案一般至少需要调节二三次以上,从而导致了座椅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时操作繁琐且不方便。

3、另一方面,目前相关技术的学习椅的高度和椅背深度及椅背高度的行程不符合儿童使用,达不到支撑人体背部的效果,易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4、如何改善目前学习椅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坐深调节的问题,使座椅调节的效果更加显著,操作更加方便,从而提高儿童学习的注意力,促使儿童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可以实现坐垫调节与靠背调节的联动,保证用户处于任何坐姿下都能保证背部的科学可靠支撑,具体地,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包括:

3、座椅底座;

4、靠背,通过连杆机构与座椅底座传动连接;

5、椅座,包括坐垫底座和固定在坐垫底座顶部的坐垫,所述坐垫底座的后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座椅底座上,所述坐垫底座的前端通过杠杆机构与座椅底座传动连接;

6、联动臂,一端与杠杆机构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机构传动连接;

7、调节机构,包括可进行伸缩调节的行程杆,所述的行程杆与所述坐垫底座/连杆机构传动连接,通过调节机构带动所述坐垫底座/连杆机构运动,进行坐垫/靠背调节,坐垫底座/连杆机构运动过程中通过杠杆机构、联动臂联动连杆机构/坐垫底座,进行靠背/坐垫的联动调节。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杠杆机构包括杠杆和杠杆转轴,所述杠杆的中部通过杠杆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座椅底座上,所述杠杆的前端与坐垫底座的前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联动臂与杠杆的后端可转动连接。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节机构设置在坐垫底座的后端与座椅底座之间,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坐垫底座相对于座椅底座的倾斜角度,坐垫底座相对于座椅底座转动过程中带动杠杆机构,杠杆结构通过联动臂联动连杆传动机构动作,带动靠背联动调节;

10、所述坐垫底座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杠杆可转动连接,所述坐垫底座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

11、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缸筒,所述的缸筒内部具有一端敞口的中空滑道,所述的行程杆可相对滑动是设置在缸筒的中空滑道内,所述缸筒内填充压力气体或者压力液体,所述缸筒的封闭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坐垫底座的后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安装在坐垫底座上的位置位于第一转轴安装在坐垫底座上的位置与第二转轴安装在坐垫底座上的位置之间。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的行程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杠杆转轴上,或者所述杠杆的后端通过第四转轴与联动臂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行程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四转轴上。

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靠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和位于第一连接臂后侧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的靠背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连接臂的前端,所述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靠背连接臂、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靠背连接臂和座椅底座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14、所述第一连接臂下端与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位置继续延伸形成延伸臂段,所述的联动臂与第一连接臂的延伸臂段可转动连接。

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臂通过第五转轴与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臂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杠杆的后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转轴与第一连接臂的延伸臂段可转动连接;

16、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筒和行程杆,所述的缸筒内部具有一端敞口的中空滑道,所述的行程杆可相对滑动是设置在缸筒的中空滑道内,所述缸筒内填充压力气体或者压力液体,所述缸筒的封闭端可转动安装第五转轴上,所述调节机构的行程杆可转动的安装在第四转轴上。

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杠杆机构包括杠杆和杠杆转轴,所述杠杆的前端通过杠杆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座椅底座上,所述杠杆的后端与联动臂可转动连接,所述杠杆的中部设置具有一定延伸长度的滑槽,所述坐垫底座的前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滑动转轴上,所述的滑动转轴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坐垫的底部固定调节连接座,所述调节连接座位于坐垫底座的前侧,所述调节机构分别与调节连接座、座椅底座传动连接

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靠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和位于第一连接臂后侧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的靠背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连接臂的前端,所述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靠背连接臂、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靠背连接臂和座椅底座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联动臂与第一连接臂的中部通过第六转轴可转动连接。

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缸筒,所述的缸筒内部具有一端敞口的中空滑道,所述的行程杆可相对滑动是设置在缸筒的中空滑道内,所述缸筒内填充压力气体或者压力液体,所述缸筒的封闭端可转动安装第六转轴上,所述坐垫底座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行程杆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转轴上。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2、本技术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通过杠杆机构可以利用使用者落座压力,同时利用调节机构进行坐垫的角度调节,坐垫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杠杆机构动作带动坐垫底座进行翻转调节,杠杆机构带动联动臂运动,联动臂联动连杆机构,带动靠背进行移动,自适应进行相应的座深调节。

23、本技术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坐垫底座与杠杆机构可转动连接,坐垫底座也构成一个杠杆结构,因此本技术采用双杠杆机构、连杆机构结合的方式实现坐垫与靠背的联动调节,双杠杆机构的优势是能把杠杆比例进一步放大,体重再小的孩子也能使用。

24、本技术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通过双杠杆机构,使座椅更适合低龄(低体重15公斤以内)儿童,通过入座(下压坐垫)实现靠背的联动,相交于其他技术,使用年龄段更宽。同时通过双杠杆机构,放大靠背行程,使靠背的活动空间更大,即可满足低龄儿童的使用(低龄儿童入座,靠背也能很好的支撑背部),也可满足成人使用。

25、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机构包括杠杆和杠杆转轴,所述杠杆的中部通过杠杆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座椅底座上,所述杠杆的前端与坐垫底座的前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联动臂与杠杆的后端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设置在坐垫底座的后端与座椅底座之间,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坐垫底座相对于座椅底座的倾斜角度,坐垫底座相对于座椅底座转动过程中带动杠杆机构,杠杆结构通过联动臂联动连杆传动机构动作,带动靠背联动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的行程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杠杆转轴上,或者所述杠杆的后端通过第四转轴与联动臂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行程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四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靠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和位于第一连接臂后侧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的靠背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连接臂的前端,所述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靠背连接臂、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靠背连接臂和座椅底座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通过第五转轴与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臂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杠杆的后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转轴与第一连接臂的延伸臂段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机构包括杠杆和杠杆转轴,所述杠杆的前端通过杠杆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座椅底座上,所述杠杆的后端与联动臂可转动连接,所述杠杆的中部设置具有一定延伸长度的滑槽,所述坐垫底座的前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滑动转轴上,所述的滑动转轴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的底部固定调节连接座,所述调节连接座位于坐垫底座的前侧,所述调节机构分别与调节连接座、座椅底座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靠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和位于第一连接臂后侧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的靠背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连接臂的前端,所述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靠背连接臂、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靠背连接臂和座椅底座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联动臂与第一连接臂的中部通过第六转轴可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缸筒,所述的缸筒内部具有一端敞口的中空滑道,所述的行程杆可相对滑动是设置在缸筒的中空滑道内,所述缸筒内填充压力气体或者压力液体,所述缸筒的封闭端与第二连接臂可转动连接,所述坐垫底座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行程杆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转轴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机构包括杠杆和杠杆转轴,所述杠杆的中部通过杠杆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座椅底座上,所述杠杆的前端与坐垫底座的前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联动臂与杠杆的后端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设置在坐垫底座的后端与座椅底座之间,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坐垫底座相对于座椅底座的倾斜角度,坐垫底座相对于座椅底座转动过程中带动杠杆机构,杠杆结构通过联动臂联动连杆传动机构动作,带动靠背联动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的行程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杠杆转轴上,或者所述杠杆的后端通过第四转轴与联动臂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行程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四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靠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和位于第一连接臂后侧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的靠背固定安装在所述靠背连接臂的前端,所述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靠背连接臂、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靠背连接臂和座椅底座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通过第五转轴与座椅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臂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杠杆的后端可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百舸争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