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具有蓝色荧光性质的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特别是涉及一 类具有高的固体荧光量子效率的蓝光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二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荧光材料是有机电致荧光器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发光材料 可以决定器件的发光颜色、亮度和效率等。为了实现全色显示,必须开发出 具有良好光热稳定性和高荧光量子效率的红、绿、蓝三种基色光材料。到目 前为止,仅有绿光材料达到了实用化要求。相对而言,红光和蓝光电致荧光 器件的性能较差。特别是蓝色电致荧光器件,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的发光效率仅为9.1 lm/W,且色纯度较差,为蓝绿光见(1) Q. X. Tong, S. L. Lai, M. Y. Chan, a/. C《w抓Mater., 2008, 20 (20), 6310-6312,与绿光器件超过26 lm /W的高效率相比相差甚远。而纯蓝色电致荧光器件的最好效率仅仅为2.2 cd/A,换算成流明效率还不到3 lm/W见(2) J. W. Park, Y. H. Kim, S. Y. Jung Wfl/.,rWSo/iV//7/wis, 2008, 516, 8381-8385。 ...
【技术保护点】
通式为 *** 的蓝光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式中R↓[1]基团为2-羟基乙基或2-乙酰氧基乙基,R↓[2]为氢原子或叔丁基,R↓[3]为氢原子或叔丁基。
【技术特征摘要】
1、通式为的蓝光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式中R1基团为2-羟基乙基或2-乙酰氧基乙基,R2为氢原子或叔丁基,R3为氢原子或叔丁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蓝光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2-羟基乙基,其结构通式如下<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formula>3、 如权利要求2所述蓝光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2为氢 原子(H),所述R3为叔丁基(-C(CH3)3)。4、 如权利要求2所述蓝光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2为叔 丁基(-C(CH3)3),所述R3为氢原子(H)。5、 如权利要求2所述蓝光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2和所 述R3都为叔丁基(-C(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云,王毅,陈静,黄艳,谢明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