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和信号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和信号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305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和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内导体、外导体、和绝缘介质,绝缘介质包括支撑外导体的第一绝缘体和支撑内导体的第二绝缘体;外导体包括自第一绝缘体的顶部凸出的外导体弹性部和自第一绝缘体底部凸出的外导体筒体,外导体在腔体与第一电路板之间形成电连接;内导体包括固定于第二绝缘体内的内导体支撑体、自内导体支撑体顶端凸出于第一绝缘体顶部的内导体上弹性部、和自内导体支撑体顶端凸出于第二绝缘体底部的内导体下弹性部,内导体上弹性部和内导体下弹性部具有沿轴向方向的弹性变形量,且分别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电接触,内导体在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形成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和信号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弹簧针(pogo pin)行业领域中,pogo pin的成品有很多种类,比如插针、贴片、折弯类型以及组合弹簧针的形式,均是以弹簧针形式出现,用以低频电流传输。

2、pogo pin是一种由针轴、弹簧、针管三个基本部件通过精密仪器铆压预压之后形成的弹簧式探针,其内部有一个精密的弹簧结构。表面镀层一般都镀金,可以更好的提高它的防腐蚀功能、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pogo pin通过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不锈钢弹簧,并将弹簧力传导在顶针和探头上,来实现高度的变化和可调,具有器件高寿命、接触区免焊接特点。但是,如图1所示,针轴细长的形状大幅地增加了加工的难度,且由于加工的误差导致影响后续的镀层操作的质量,由此影响连接器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和信号传输装置,其内导体采用了外置的弹性元件,避免了针轴的细长形状所带来的加工问题,且电连接的结构稳定,能够提升连接器的电性能。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用于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包括内导体、外导体、和位于所述内导体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

3、所述绝缘介质包括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沿着轴向方向拼合,以支撑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所述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绝缘体支撑所述外导体,所述第二绝缘体支撑所述内导体;

4、所述外导体包括自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顶部凸出的外导体弹性部和自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底部凸出的外导体筒体,所述外导体弹性部具有沿所述轴向方向的弹性变形量,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接触,所述外导体筒体自外部包裹所述第二绝缘体的顶部,所述外导体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的腔体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形成电连接;

5、所述内导体包括沿所述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导体支撑体、自所述内导体支撑体的顶端凸出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顶部的内导体上弹性部、和自所述内导体支撑体的顶端凸出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底部的内导体下弹性部,所述内导体支撑体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内,所述内导体上弹性部和内导体下弹性部具有沿所述轴向方向的弹性变形量,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电接触,所述内导体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形成电连接。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上弹性部和内导体下弹性部形状相同;

7、所述内导体上弹性部在所述内导体支撑体的延伸平面内、以及在与所述内导体支撑体的延伸平面垂直的第二平面内均形成为轴对称的结构。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包括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

9、所述第一内导体包括第一内导体支撑体、自所述第一内导体支撑体的顶部沿所述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导体上弹性部、和自所述第一内导体支撑体的底部沿所述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导体下弹性部;

10、所述第二内导体包括第二内导体支撑体、自所述第二内导体支撑体的顶部沿所述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内导体上弹性部、和自所述第二内导体支撑体的底部沿所述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内导体下弹性部;

11、所述第一内导体支撑体和第二内导体支撑体相互贴合以组成所述内导体支撑体,所述第一内导体上弹性部和第二内导体上弹性部交叉拼合形成所述内导体上弹性部,所述第一内导体下弹性部和第二内导体下弹性部交叉拼合形成所述内导体下弹性部。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导体上弹性部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个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内导体上弹性部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臂;

13、所述第一内导体下弹性部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内导体下弹性部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个第一弹性臂;

14、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弹性臂容纳于一对第二弹性臂之间。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导体上弹性部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个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内导体上弹性部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臂;

16、所述第一内导体下弹性部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个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内导体下弹性部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臂;

17、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弹性臂容纳于一对第二弹性臂之间。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形成第一平台和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两侧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平台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形成卡合间隙;

19、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形成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容纳于所述卡合间隙内;

20、其中,所述第一平台支撑于所述第二平台的底部,所述第二平台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或者第二电路板接触的电触点。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体具有沿着所述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槽,所述内导体支撑体容纳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第一槽的顶端邻近所述第二绝缘体的顶面,所述内导体上弹性部整体地凸出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顶面;

22、所述第二绝缘体还具有自其底面沿所述轴向方向向内凹进的第二槽,所述内导体下弹性部沿着所述轴向方向可弹性变形地收纳于所述第二槽中,且所述内导体下弹性部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底面;

23、所述第一绝缘体具有沿所述轴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绝缘体的第三槽,所述内导体上弹性部沿着所述轴向方向可弹性变形地收纳于所述第三槽中,且所述内导体上弹性部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绝缘体顶面。

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关于所述第二平面面对称的第一第二绝缘体和第二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第二绝缘体具有沿所述第二平面延伸的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第二绝缘体具有沿所述第二平面延伸的第二对接面;

25、所述第一对接面具有多个凸出于所述第一对接面的第一销柱、和自所述第一对接面向内凹进的第一柱槽,所述第二对接面具有多个凸出于所述第二对接面的第二销柱、和自所述第二对接面向内凹进的第二柱槽,所述第一销柱容纳于所述第二柱槽内,所述第二销柱容纳于所述第一柱槽内,以使所述第一第二绝缘体和第二第二绝缘体拼合形成所述第二绝缘体。

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底面具有多个凸出的第三销柱、和自其底面向内凹进的第三柱槽,所述第二绝缘体的顶面具有多个凸出的第四销柱、和自其顶面向内凹进的第四柱槽,所述第三销柱容纳于所述第四柱槽内,所述第四销柱容纳于所述第三柱槽内,以使所述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拼合形成所述绝缘介质。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导体弹性部包括多个沿所述外导体筒体的顶部边缘间隔分布的外导体簧片,

28、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用于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00)和第二电路板(1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体(1)、外导体(2)、和位于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外导体(2)之间的绝缘介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上弹性部(12)和内导体下弹性部(13)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1)包括第一内导体(10)和第二内导体(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导体上弹性部(102)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L)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个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内导体上弹性部(102’)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L)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导体上弹性部(102)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L)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个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内导体上弹性部(102’)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L)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形成第一平台(141)和位于所述第一平台(141)两侧的第一卡扣(142),所述第一卡扣(142)和所述第一平台(141)在所述轴向方向(L)上形成卡合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32)具有沿着所述轴向方向(L)延伸的第一槽(321),所述内导体支撑体(11)容纳于所述第一槽(321)内,所述第一槽(321)的顶端邻近所述第二绝缘体(32)的顶面,所述内导体上弹性部(12)整体地凸出于所述第二绝缘体(32)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32)包括关于所述第二平面面对称的第一第二绝缘体(320)和第二第二绝缘体(320’),所述第一第二绝缘体(320)具有沿所述第二平面延伸的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第二绝缘体(320’)具有沿所述第二平面延伸的第二对接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31)的底面具有多个凸出的第三销柱、和自其底面向内凹进的第三柱槽,所述第二绝缘体(32)的顶面具有多个凸出的第四销柱、和自其顶面向内凹进的第四柱槽,所述第三销柱容纳于所述第四柱槽内,所述第四销柱容纳于所述第三柱槽内,以使所述第一绝缘体(31)和第二绝缘体(32)拼合形成所述绝缘介质(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弹性部(21)包括多个沿所述外导体筒体(22)的顶部边缘间隔分布的外导体簧片(21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弹性部(21)包括自所述外导体筒体(22)的顶部边缘径向向外延伸的外导体翻边(212)、和形成于所述外导体翻边(212)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外导体簧片(21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包括导电胶(4),所述导电胶(4)电连接于所述外导体(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00’)之间,且所述导电胶(4)具有沿所述轴向方向(L)的弹性变形量。

13.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间射频连接器,用于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00)和第二电路板(1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体(1)、外导体(2)、和位于所述内导体(1)与所述外导体(2)之间的绝缘介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上弹性部(12)和内导体下弹性部(13)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1)包括第一内导体(10)和第二内导体(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导体上弹性部(102)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l)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个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内导体上弹性部(102’)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l)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导体上弹性部(102)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l)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个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二内导体上弹性部(102’)形成为以所述轴向方向(l)为中心往复弯折的一对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形成第一平台(141)和位于所述第一平台(141)两侧的第一卡扣(142),所述第一卡扣(142)和所述第一平台(141)在所述轴向方向(l)上形成卡合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间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32)具有沿着所述轴向方向(l)延伸的第一槽(321),所述内导体支撑体(11)容纳于所述第一槽(321)内,所述第一槽(321)的顶端邻近所述第二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梅高飞吕福庭侯文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