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交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地下与地上能源互相置换的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地源热泵机组提取地球浅层能源,主要方式为在地面凿深井,用潜水 泵抽取地下水到热泵机组进行热能交换,用于地面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及生活供热,该种方式大多仅适用于浅层地温大于i2t:的地方,能效比小且大部分还存在抽出地下水后回灌地下难,甚至不能全部回灌地下,还有时回灌会由于接触空气使水变质造成地下水污染。另有一些装置运行能量损失较大、效率能较低,特别是不能适用于高寒地区,浅层地温低于i2t: 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地下水污染、回灌难、低温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 于高寒地区、低温地源能在完全密闭下转换效率高,并顺利完全回灌地下的地源能提取装 置,本技术方案采用如下方式射流式低温地源取能循环装置,包括取能井、循环泵、地源热 泵(18)和智能控制器,取能井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连接,所述地源热泵与用户端连接,所 述智能控制器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其改进在于所述取能井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与外 筒上端密封,内筒与外筒之间由隔板、封板分成进水部和回水部,所述进水部内筒与 ...
【技术保护点】
射流式低温地源能取能循环装置,包括取能井(1)、循环泵、地源热泵(18)和智能控制器(19),取能井(1)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18)连接,所述地源热泵(18)与用户端(24)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19)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井(1)包括内筒(5)和外筒(4),内筒(5)与外筒(4)上端密封,内筒(5)与外筒(4)之间由隔板(15)、封板(16)分成进水部(2)和回水部(3),所述进水部(2)内筒与外筒下部有渗水孔,所述回水部(3)外筒下端有出水孔(17)、内筒内表面上有隔热涂料层(14),内筒上端安装有取能器,所述回水部(3)上端安装有射流器(13)。
【技术特征摘要】
射流式低温地源能取能循环装置,包括取能井(1)、循环泵、地源热泵(18)和智能控制器(19),取能井(1)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18)连接,所述地源热泵(18)与用户端(24)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19)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井(1)包括内筒(5)和外筒(4),内筒(5)与外筒(4)上端密封,内筒(5)与外筒(4)之间由隔板(15)、封板(16)分成进水部(2)和回水部(3),所述进水部(2)内筒与外筒下部有渗水孔,所述回水部(3)外筒下端有出水孔(17)、内筒内表面上有隔热涂料层(14),内筒上端安装有取能器,所述回水部(3)上端安装有射流器(13)。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式低温地源能取能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器包 括外壳(6)、外壳内的能量交换管(9)、外壳上的能源进口管(7)和出口管(8),所述能源进 口管(7)、出口管(8)上安装有逆止阀,所述能量交换管(9)的进水口 (12)和出水口 (11) 通过管道与地源热泵(18)连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流式低温地源能取能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交换 管(9)的进水口 (12)与地源热泵(18)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25)。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式低温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英,王剑波,马可夫,
申请(专利权)人:王剑英,王剑波,马可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