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286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复合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按照反应釜工艺图纸建立模型,并按照模型构造灌注模具;S2:熔融灌注原料,并在灌注模具中进行灌注,经过冷却脱模后对其表面进行打磨,获得反应釜主体部件;S3:按照反应釜工艺图纸准备相应的零件,并将主体部件与零件按照需求进行拼装;所述S1中的反应釜包括釜体,且釜体的顶端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上盖,上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上盖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高效耐腐反应釜的新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能耗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产品质量,更好的维护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制造,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2、用于带有腐蚀度的物料反应使用的反应釜虽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但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其防腐性会逐渐降低直至损坏,故在每次反应后都需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清洗来延长反应釜的使用寿命,由于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机构,而搅拌机构的拐角处以及缝隙处较多,且反应釜的釜体会对部件的清洗造成遮挡,从而影响到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由于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机构,而搅拌机构的拐角处以及缝隙处较多,且反应釜的釜体会对部件的清洗造成遮挡,从而影响到清洗效果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4、s1:按照反应釜工艺图纸建立模型,并按照模型构造灌注模具;

5、s2:熔融灌注原料,并在灌注模具中进行灌注,经过冷却脱模后对其表面进行打磨,获得反应釜主体部件;

6、s3:按照反应釜工艺图纸准备相应的零件,并将主体部件与零件按照需求进行拼装;

7、所述s1中的反应釜包括釜体,且釜体的顶端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上盖,上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上盖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釜体内同时设置有遮挡机构、搅拌机构和平刮机构,且釜体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底架,釜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内套管,且内套管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第一连接座相互卡接,且内套管的外壁等密度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扇叶,内套管内设置有内螺纹,且内套管通过内螺纹活动啮合有螺杆,螺杆的底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架上,支撑架的顶端内壁固定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螺杆的底部、支撑架外同时套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底端通过平刮机构与釜体的底端相连;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外壁等密度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插杆,且多个限位插杆同时活动穿插于内套管内,内套管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且第二套管的内壁活动贴合于支撑座的外壁。

8、用于带有腐蚀度的物料反应使用的反应釜长时间的使用会逐渐降低其耐腐蚀性,由于反应釜的釜体会对部件的清洗造成遮挡,从而影响到清洗效果,通过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中,第二电机启动带动螺杆转动时,会带动内套管顺着螺杆上移,通过缩小釜体对搅拌机构的遮挡面积,在降低清洗难度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清洗质量,更好的维护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9、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遮挡机构包括内挡板,且内挡板位于内套管的一侧,内挡板的相向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滑条,釜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滑槽,第一密封滑条活动卡接于第一密封滑槽中,且内挡板活动卡接于限位滑槽中,所述内挡板的顶端外壁活动连接有弯型支撑架,且弯型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塞块,第二连接座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塞块活动卡接于连接架内。

10、通过设置有遮挡机构,在对釜体进行清理时,通过塞块卡接在连接架内,建立内套管与内挡板的连接,当内套管顺着螺杆和限位插杆上移时,可带着内挡板顺着限位滑槽上移,从而使内挡板持续位于上移的内套管以及搅拌扇叶的一侧,由此,当利用水枪等用具对搅拌机构进行清理时,可对水流进行一定的阻挡,使之进入到釜体内二次利用,同时降低了对清洗所需空间的需求。

1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平刮机构包括密封滑动圈,且密封滑动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滑条,釜体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滑槽,且密封滑动圈贴合于釜体的底部内壁,同时第二密封滑条活动卡接于第二密封滑槽内,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内壁活动连接有支撑栅栏,且支撑栅栏固定于釜体的底端内壁,支撑座的底端外壁等密度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杆,且多个支杆的底端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刮板,多个刮板的末端同时与密封滑动圈相连,所述釜体的底端内壁设置有斜面漏槽,每个刮板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斜面,且刮板的末端底部贴合于釜体的内壁,刮板上斜面位置的底部贴合于斜面漏槽的内壁;

12、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碳和碳纤维,所述石墨、碳、碳纤维三种材料经过煅烧熔合,熔合后灌注在模具里构成反应釜部件。

13、通过设置有平刮机构,平刮机构与内套管的底端相连,在内套管的旋转过程中会通过支撑座、支杆和刮板同步带动密封滑动圈沿着釜体的内壁转动,转动过程中,刮板贴合釜体的底部移动,可带动底部的沉淀进行移动,提高混合的均匀性。

14、由上可知,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按照反应釜工艺图纸建立模型,并按照模型构造灌注模具;s2:熔融灌注原料,并在灌注模具中进行灌注,经过冷却脱模后对其表面进行打磨,获得反应釜主体部件;s3:按照反应釜工艺图纸准备相应的零件,并将主体部件与零件按照需求进行拼装;所述s1中的反应釜包括釜体,且釜体的顶端外壁通过合页连接有上盖,上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上盖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釜体内同时设置有遮挡机构、搅拌机构和平刮机构,且釜体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底架,釜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内套管,且内套管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第一连接座相互卡接,且内套管的外壁等密度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扇叶,内套管内设置有内螺纹,且内套管通过内螺纹活动啮合有螺杆,螺杆的底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架上,支撑架的顶端内壁固定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螺杆的底部、支撑架外同时套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底端通过平刮机构与釜体的底端相连;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外壁等密度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插杆,且多个限位插杆同时活动穿插于内套管内,内套管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且第二套管的内壁活动贴合于支撑座的外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降低清洗难度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清洗质量,更好的维护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08)的顶端外壁等密度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插杆(705),且多个限位插杆(705)同时活动穿插于内套管(702)内,内套管(702)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703),且第二套管(703)的内壁活动贴合于支撑座(708)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机构(6)包括内挡板(605),且内挡板(605)位于内套管(702)的一侧,内挡板(605)的相向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滑条(604),釜体(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限位滑槽(603),且限位滑槽(603)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滑槽(602),第一密封滑条(604)活动卡接于第一密封滑槽(602)中,且内挡板(605)活动卡接于限位滑槽(603)中。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板(605)的顶端外壁活动连接有弯型支撑架(606),且弯型支撑架(6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塞块(607),第二连接座(70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01),且塞块(607)活动卡接于连接架(6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刮机构(8)包括密封滑动圈(801),且密封滑动圈(8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滑条(802),釜体(3)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滑槽(806),且密封滑动圈(801)贴合于釜体(3)的底部内壁,同时第二密封滑条(802)活动卡接于第二密封滑槽(80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08)的底端内壁活动连接有支撑栅栏(804),且支撑栅栏(804)固定于釜体(3)的底端内壁,支撑座(708)的底端外壁等密度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杆(805),且多个支杆(805)的底端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刮板(803),多个刮板(803)的末端同时与密封滑动圈(80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3)的底端内壁设置有斜面漏槽(807),每个刮板(803)的同一侧分别设置有斜面,且刮板(803)的末端底部贴合于釜体(3)的内壁,刮板(803)上斜面位置的底部贴合于斜面漏槽(807)的内壁。

8.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复合材料,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碳和碳纤维,所述石墨、碳、碳纤维三种材料经过煅烧熔合,熔合后灌注在模具里构成反应釜部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08)的顶端外壁等密度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插杆(705),且多个限位插杆(705)同时活动穿插于内套管(702)内,内套管(702)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703),且第二套管(703)的内壁活动贴合于支撑座(708)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机构(6)包括内挡板(605),且内挡板(605)位于内套管(702)的一侧,内挡板(605)的相向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滑条(604),釜体(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限位滑槽(603),且限位滑槽(603)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滑槽(602),第一密封滑条(604)活动卡接于第一密封滑槽(602)中,且内挡板(605)活动卡接于限位滑槽(603)中。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耐腐反应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板(605)的顶端外壁活动连接有弯型支撑架(606),且弯型支撑架(6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塞块(607),第二连接座(70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01),且塞块(607)活动卡接于连接架(6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孙建军王俊飞张进尧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