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101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包括底座、絮凝机构、进水管以及药剂输送组件。其中,底座顶部水平间隔设有两个支撑架。絮凝机构包括沉淀组件、控制组件、驱动组件以及转向组件。沉淀组件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且与两个支撑架转动连接,沉淀组件中具有搅拌组件。控制组件设置在支撑架的外部,且固设在底座上。驱动组件配合控制组件带动搅拌组件。转向组件能够带动沉淀组件绕着支撑架俯仰转动。进水管能够将污水送入至混合腔中。药剂输送组件能够将絮凝剂输送至混合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可加快污水中絮凝物的沉降速率,保证污水的絮凝效果,提升设备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污水的絮凝处理通常采用絮凝净化装置,该装置通常是通过对污水中添加絮凝剂,将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凝结沉降的过程,在污水中投加絮凝剂后,其中悬浮物的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凝物,且絮凝物在沉降过程中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质量不断变大,沉降速度不断增加,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2、现有技术中,为了使絮凝剂和沉降凝结的杂质进行充分接触,以提高絮凝效果,所采用的方式通常为简单的搅拌,而搅拌的方式对促进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效率不高,导致絮凝效果差,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旨在能够解决现有的絮凝净化装置实用性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包括:

3、底座,顶部水平间隔设有两个支撑架;

4、絮凝机构,包括沉淀组件、控制组件、驱动组件以及转向组件;所述沉淀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且与两个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沉淀组件的转动轴线沿水平设置,所述沉淀组件具有混合腔,且在所述混合腔中具有搅拌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外部,且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沉淀组件相连,用于配合所述控制组件带动所述搅拌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沉淀组件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沉淀组件绕着所述支撑架俯仰转动;

5、进水管,与所述沉淀组件相连,用于将污水送入至所述混合腔中;

6、药剂输送组件,固设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絮凝机构相连,用于将絮凝剂输送至所述混合腔中。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沉淀组件包括:

8、中间筒,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

9、转接管,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接管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上,且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两个所述转接管分别与所述中间筒的侧壁相连,其中一个所述转接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另一个所述转接管与所述药剂输送组件连通;

10、连接筒,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筒分别固设在所述中间筒的两端,所述连接筒与所述中间筒组合形成所述混合腔;

11、齿轮,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转接管上,用于配合所述转向组件,以使所述中间筒和所述连接筒的组合体翻转;

12、出料盖,与另一个所述连接筒可拆卸连接;

13、第一伸缩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筒上,且与所述出料盖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出料盖动作,以使所述连接筒上的排料口打开或者封闭;

14、其中,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混合腔中,且一端伸出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筒。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16、传动箱,固设在所述连接筒的外壁上,所述传动箱的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且所述传动箱上设有出气孔;

17、支撑杆,与所述转接管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箱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混合腔中;

18、扇叶,位于所述传动箱中,且与所述支撑杆同轴连接;

19、搅拌杆,设有多个,各所述搅拌杆均布在所述支撑杆上,用于随着所述支撑杆转动,以对所述混合腔内的污水进行搅拌。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21、控制箱,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22、升降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中,且通过第二伸缩件与所述控制箱相连;

23、驱动件,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且输出端与驱动杆固定连接;

24、导气箱,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内部,且与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箱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所述导气箱还连接有进气管;

25、传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导气箱上,所述传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导气箱的侧壁后,套设在所述驱动杆上,且通过限位件与所述驱动杆滑动连接;

26、风扇,设置在所述导气箱中,且与所述传动杆同轴连接,用于相所述驱动组件中提供气流;

27、滤框,设置在所述风扇与所述进气管之间,与所述导气箱可拆卸连接,用于实现对气流的除尘;

28、连接箱,固设在所述控制箱中,且与所述转向组件相连,用于盛放液压油;

29、控制管,设有多个,各所述控制管均固设在所述连接箱底端,且与所述连接箱连通设置,每个所述控制管中均滑动连接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板相连的第二活塞件,用于配合所述升降板的移动实现对转向组件的驱动。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31、支撑盘,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转接管外侧,且通过吹气管与所述传动箱相连;

32、连通箱,转动连接设置在所述支撑盘外侧,所述连通箱与所述支撑盘连接处的箱壁上设置有环形开口;

33、通气管,设置在所述环形开口内侧,与所述支撑盘固定连接,用于连通所述连通箱和所述支撑盘;

34、输气管,一端与所述导气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通箱固定连接。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向组件包括:

36、滑板,位于所述控制箱外部,且与固设在所述控制箱上的限位板滑动连接;

37、活塞管,设置在所述滑板外侧,具有与滑板滑动方向同向的直线段,所述活塞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箱连通;

38、第一活塞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管中,且与所述滑板相连,用于配合所述控制组件实现滑板的往复移动;

39、齿条,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齿轮啮合,用于随着所述滑板的移动,带动齿轮转动。

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药剂输送组件包括:

41、药剂箱,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外侧,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用于存储絮凝剂;

42、药剂泵,所述药剂泵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药剂箱中;

43、输药管,一端与所述药剂泵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接管转动连接,用于配合药剂泵输送絮凝剂进入所述混合腔中。

44、本实现方式中,污水沿进水管进入沉淀组件中的混合腔,絮凝剂在药剂输送组件的驱动下进入沉淀组件中的混合腔,实现污水与絮凝剂的初步混合,控制组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搅拌组件实现对污水的搅拌,使得污水与絮凝剂混合,控制组件还能驱动所述转向组件实现沉淀组件的翻转,进一步使得污水与絮凝剂之间能得到充分的混合。本实现方式提供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通过设置絮凝机构,驱动组件和转向组件配合控制组件对沉淀组件进行驱动,使得絮凝剂与污水之间能进行多次混合,从而加快污水中絮凝物的沉降速率,保证污水的絮凝效果,利于提升了设备的加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输送组件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用絮凝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申东蔡华卫麦超鸿陆鸿滔杨宗海申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