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046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包括传输组件、拧动组件、移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拧动组件设于所述传输组件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传输组件的另一侧,所述拧动组建和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传输组建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其他组件的工作状态,通过采用控制组件、监控模块以及上位机监控模块等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力成本,通过实现自动化的装配与检测、以及实时的监控与故障诊断,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采用先进的装配与检测技术,能确保每一个产品都符合预设的质量标准,从而稳定产品质量,通过上位机监控模块,能实时显示生产线的运行状态与产品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效、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热管理集成模块生产线的需求日益增长。

2、传统的生产方式由于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3、因此,急需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包括传输组件、拧动组件、移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拧动组件设于所述传输组件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传输组件的另一侧,所述拧动组件和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其他组件的工作状态。

5、优选的,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送带和制动边,所述制动边设于所述传送带两侧,所述制动边上端面设有上滑动槽,所述制动边远离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有侧滑动槽。

6、优选的,所述拧动组件包括第一拧动臂、第二拧动臂和第三拧动臂,所述第一拧动臂一端与拧动支柱转动连接,所述拧动支柱另一端与拧动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拧动底座下端与拧动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拧动滑动块通过所述上滑动槽和所述侧滑动槽与所述制动边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拧动臂远离所述拧动支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拧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拧动臂远离所述第一拧动臂的一端开设有镂空,所述第三拧动臂设于所述第二拧动臂远离所述第一拧动臂的一端镂空内且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拧动底座内设有拧动控制组件。

7、优选的,所述第三拧动臂的两端均开设有镂空且镂空内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第三拧动臂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转动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方头螺丝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和六角螺丝刀,所述方头螺丝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和六角螺丝刀分别为由大到小不同型号的螺丝刀套设且可伸缩。

8、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底座、移动支柱、第一移动臂、第二移动臂和第三移动臂,所述移动底座通过所述上滑动槽和所述侧滑动槽与所述制动边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上端面与所述移动支柱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柱远离所述移动底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臂远离所述移动支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臂远离所述第一移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移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移动臂远离所述第二移动臂的一端与机械爪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上端面设有监控模块,所述移动底座内设有移动控制组件。

10、(三)有益效果

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方案自动化程度高:通过采用控制组件、监控模块以及上位机监控模块等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力成本。

13、2、本方案生产效率高:通过实现自动化的装配与检测、以及实时的监控与故障诊断,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14、3、本方案产品质量稳定:通过采用先进的装配与检测技术,能确保每一个产品都符合预设的质量标准,从而稳定产品质量。

15、4、本方案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通过上位机监控模块,能实时显示生产线的运行状态与产品数据,方便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为生产管理提供便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组件、拧动组件、移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拧动组件设于所述传输组件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传输组件的另一侧,所述拧动组件和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其他组件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送带(11)和制动边(12),所述制动边(12)设于所述传送带(11)两侧,所述制动边(12)上端面设有上滑动槽(13),所述制动边(12)远离所述传送带(11)的一侧设有侧滑动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拧动组件包括第一拧动臂(24)、第二拧动臂(25)和第三拧动臂(26),所述第一拧动臂(24)一端与拧动支柱(23)转动连接,所述拧动支柱(23)另一端与拧动底座(2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拧动底座(22)下端与拧动滑动块(21)固定连接,所述拧动滑动块(21)通过所述上滑动槽(13)和所述侧滑动槽(14)与所述制动边(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拧动臂(24)远离所述拧动支柱(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拧动臂(2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拧动臂(25)远离所述第一拧动臂(24)的一端开设有镂空,所述第三拧动臂(26)设于所述第二拧动臂(25)远离所述第一拧动臂(24)的一端镂空内且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拧动底座(22)内设有拧动控制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拧动臂(26)的两端均开设有镂空且镂空内设有转动件(27),所述转动件(27)与所述第三拧动臂(26)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转动件(27)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方头螺丝刀(31)、一字螺丝刀(32)、十字螺丝刀(33)和六角螺丝刀(34),所述方头螺丝刀(31)、一字螺丝刀(32)、十字螺丝刀(33)和六角螺丝刀(34)分别为由大到小不同型号的螺丝刀套设且可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底座(41)、移动支柱(42)、第一移动臂(43)、第二移动臂(44)和第三移动臂(45),所述移动底座(41)通过所述上滑动槽(13)和所述侧滑动槽(14)与所述制动边(12)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41)上端面与所述移动支柱(42)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柱(42)远离所述移动底座(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臂(4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臂(43)远离所述移动支柱(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臂(4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臂(44)远离所述第一移动臂(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移动臂(45)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移动臂(45)远离所述第二移动臂(44)的一端与机械爪(46)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41)上端面设有监控模块(47),所述移动底座(41)内设有移动控制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组件、拧动组件、移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拧动组件设于所述传输组件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传输组件的另一侧,所述拧动组件和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其他组件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送带(11)和制动边(12),所述制动边(12)设于所述传送带(11)两侧,所述制动边(12)上端面设有上滑动槽(13),所述制动边(12)远离所述传送带(11)的一侧设有侧滑动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模块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拧动组件包括第一拧动臂(24)、第二拧动臂(25)和第三拧动臂(26),所述第一拧动臂(24)一端与拧动支柱(23)转动连接,所述拧动支柱(23)另一端与拧动底座(2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拧动底座(22)下端与拧动滑动块(21)固定连接,所述拧动滑动块(21)通过所述上滑动槽(13)和所述侧滑动槽(14)与所述制动边(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拧动臂(24)远离所述拧动支柱(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拧动臂(2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拧动臂(25)远离所述第一拧动臂(24)的一端开设有镂空,所述第三拧动臂(26)设于所述第二拧动臂(25)远离所述第一拧动臂(24)的一端镂空内且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拧动底座(22)内设有拧动控制组件。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昶斌刘鹏王挺霄邹庆量车灿刘伟军余仲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