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78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的端子整形单元具有可调式弯折单元,可调式弯折单元具有可调上模和下模,所述可调上模包括一组安装台、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台的一组斜面推杆、分别穿过所述安装台并与所述斜面推杆连接的一组调节螺栓、分别与所述斜面推杆的斜面接触的一组斜面滑块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斜面滑块上的一组冲压杆头;所述下模设有一凹形阶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保证各端子的弯折幅度一致,解决端子高低不一致的问题;而且,单个冲压杆头的初始位置也是可调的,可生产一组中有不同弯折高度的金属端子;而当需要生产其他弯折高度的端子时,也无需更换模具,只需调节冲压杆头的初始位置即可,因此更简单方便、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连接端子的制作
,特指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技术背景 现有的各种电连接器尤其是微型的数据连接器等所采用的金属端子,一般是通过 带状金属料带通过模具冲压、整形而制作成型。制作成型一个金属端子通常需要包括裁边、 定位孔冲压、端子平面展开形状的冲压或切割成型、端子的整形成型等过程。制作一种展开 图类似图2所示的多pin连接器端子时,其最终成型的端子需要沿图中所示虚线弯折两次, 而且在靠近端子头部的两侧要成型倒角,采用现有的成型模具制作,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 处其一,在端子两侧成型倒角时,采用的是每个端子单独倒角的方式,这种方式除了加工 效率低外,也容易出现倒角不均匀的现象,影响产品品质;其二,一般料带冲压过程中,定位 孔冲压和端子周边余料冲压是分开进行的,而且冲压的次数较多,这样容易造成切料的累积误差增大,致使后续工位定位不准确;其三,端子在弯折整形过程中,现有模具主要采用 单个单个弯折操作,这样也容易出现各端子之间弯折高度不一致的现象,而且对不同端子,弯折高度也可能不一样,而现有模具无法调节,只能重新设计和更换相关单元;其四,在端 子头部的余料切除中,由于前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该模具包括有裁边和定位孔冲压单元(1)、端子平面展开形状成型单元(2)、端子整形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整形单元(3)具有可调式弯折单元(31),所述的可调式弯折单元(31)具有可调上模(31a)和下模(31b),所述的可调上模(31a)包括一组安装台(31a1)、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台(31a1)的一组斜面推杆(31a2)、分别穿过所述安装台(31a1)并与所述斜面推杆(31a2)连接的一组调节螺栓(31a3)、分别与所述斜面推杆(31a2)的斜面接触的一组斜面滑块(31a4)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斜面滑块(31a4)上的一组冲压杆头(31a5);所述下模(3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该模具包括有裁边和定位孔冲压单元(1)、端子平面展开形状成型单元(2)、端子整形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整形单元(3)具有可调式弯折单元(31),所述的可调式弯折单元(31)具有可调上模(31a)和下模(31b),所述的可调上模(31a)包括一组安装台(31a1)、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台(31a1)的一组斜面推杆(31a2)、分别穿过所述安装台(31a1)并与所述斜面推杆(31a2)连接的一组调节螺栓(31a3)、分别与所述斜面推杆(31a2)的斜面接触的一组斜面滑块(31a4)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斜面滑块(31a4)上的一组冲压杆头(31a5);所述下模(31b)设有一凹形阶梯(31b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平面 展开形状成型单元(2)具有一端子侧边整体倒角单元(21),该整体倒角单元(21)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太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扬明精密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