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76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技术提供一种轨枕自动上料装置,涉及轨枕回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输送线与上料组件,第一输送线设有进料位与出料位,上料组件上具有上料位,轨枕由进料位至出料位。上料组件可相对出料位间歇转动,以对接出料位和远离出料位。在上料组件远离出料位的状态下,上料组件转动以将上一轨枕输送至破碎机,出料位停止输送轨枕,降低向破碎机重复送枕的风险。在上料组件对接出料位的状态下,出料位将下一轨枕输送至上料位,上料组件内始终具有单根轨枕且能够对应破碎机的破碎效率设置送枕间隔,送枕间隔规律而实现匀枕效果。本申请中轨枕自动上料装置以较高上料效率兼容破碎效率,实现了向破碎机稳定上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轨枕回收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轨枕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轨枕是一种铁路配件,用来支撑、限位钢轨;在轨枕达到使用寿命后,常使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以实现轨枕废料的回收与利用。为了减少人力成本,降低重复送枕而使破碎机卡料的风险,相关技术中采用吊装设备向破碎机单根送枕,但轨枕自重较大不利于悬空转运,且吊装设备在实现上一轨枕的转运后,需复位抓取下一轨枕,从而易使破碎机空转以等待吊装设备复位、上料,继而影响破碎机的碎枕效率,无法达到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轨枕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如何提高向破碎机上料的上料效率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4、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在送料方向上的两端设有进料位与出料位,所述第一输送线用于将轨枕从所述进料位输送至所述出料位;

5、上料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靠近所述出料位的一端;

6、其中,所述上料组件上设有上料位,所述上料组件可相对所述出料位间歇转动,以对接所述出料位和远离所述出料位,在所述上料组件远离所述出料位的状态下,所述出料位停止输送轨枕;在所述上料组件对接所述出料位的状态下,所述出料位将单根轨枕输送至所述上料位。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组件在周向上分布有多个上料位,相邻上料位之间设有抵接部,所述上料组件转动以带动多个所述上料位依次与所述出料位对接。</p>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四个摆动件,四个摆动件均连接于铰点,所述上料组件可绕所述铰点转动,相邻所述摆动件之间的夹角为90度,相所述邻摆动件之间形成一个所述上料位,所述上料组件每转动90度,实现一次所述上料位的轨枕上料。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

10、多个传动元件,所述多个传动元件在所述送料方向并列设置,多个所述传动元件在送料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进料位和所述出料位;

11、第一驱动件,用于启停所述多个传动元件;

12、其中,在所述上料组件远离所述出料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件制动所述多个传动元件;在所述上料组件对接所述出料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驱动件控制所有所述传动元件间歇式地启停。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枕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

14、对中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中,所述对中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轨枕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中轴线对中。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中组件包括:

16、两组对位件,所述两组对位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中轴线的两侧;

17、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两组对位件同步靠近和远离,以将轨枕中心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中轴线对齐。

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位件包括沿送料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对位杆、第二对位杆和第三对位杆,所述第一对位杆、第二对位杆和第三对位杆的长度依次增大,其中,所述第一对位杆、所述第二对位杆和所述第三对位杆均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

20、第二输送线,连接所述进料位,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线输送轨枕;

21、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在竖直方向上间隔,以限制所述第二输送线向所述第一输送线输送轨枕的层数。

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一高度,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限位组件在所述第二输送线的送料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高度沿所述第二输送线的送料方向逐渐减小;多个所述第一高度中相对靠近所述进料位的第一高度小于两个轨枕的厚度且大于一个轨枕的厚度。

2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枕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

24、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中靠近所述进料位的位置,所述感应元件用于检测所述进料位是否空闲,在所述进料位空闲的情况下,所述感应元件控制所述第二输送线向所述进料位输送轨枕。

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线与上料组件,第一输送线在送料方向上的两端设有进料位与出料位,上料组件具有上料位。上料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线靠近出料位的一端,第一输送线将轨枕从进料位输送至出料位,而后轨枕由出料位输送至上料位。上料组件可相对出料位间歇转动,以将上料位的轨枕转运至破碎机,实现自动上料效果。随着上料组件的间歇转动,上料组件对接出料位和远离出料位。在上料组件远离出料位的状态下,上料组件转动以将上一轨枕输送至破碎机,出料位停止输送轨枕,降低了向破碎机重复送枕而卡料的风险。在上料组件对接出料位的状态下,第一输送线将下一轨枕从出料位输送至上料位,上料组件静止不转动以等待破碎机破碎完成上一轨枕上料组件内始终具有单根轨枕而能够对应破碎机的破碎效率进行上料,降低了破碎机因漏料而空转等待的风险。上料组件与第一输送线之间具有相对位置的切换,仅需使上料组件的上料效率对应破碎机的破碎效率,即可以较高的效率实现稳定上料的效果。对比使用吊装设备向破碎机上料的实施方式,本申请采用单独上料的上料组件,并在破碎时间内实现匀枕,且可对应破碎效率将轨枕自动输送至相应的破碎机破碎,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本申请中轨枕自动上料装置以较高的上料效率兼容破碎机的破碎效率,实现了向破碎机稳定上料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在周向上分布有多个上料位,相邻上料位之间设有抵接部,所述上料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多个上料位依次与所述出料位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四个摆动件,四个摆动件均连接于铰点,所述上料组件可绕所述铰点转动,相邻所述摆动件之间的夹角为90度,相邻所述摆动件之间形成一个所述上料位,所述上料组件每转动90度,实现一次所述上料位的轨枕上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件包括沿送料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对位杆、第二对位杆和第三对位杆,所述第一对位杆、第二对位杆和第三对位杆的长度依次增大,其中,所述第一对位杆、所述第二对位杆和所述第三对位杆均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一高度,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限位组件在所述第二输送线的送料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高度沿所述第二输送线的送料方向逐渐减小;多个所述第一高度中相对靠近所述进料位的第一高度小于两个轨枕的厚度且大于一个轨枕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在周向上分布有多个上料位,相邻上料位之间设有抵接部,所述上料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多个上料位依次与所述出料位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四个摆动件,四个摆动件均连接于铰点,所述上料组件可绕所述铰点转动,相邻所述摆动件之间的夹角为90度,相邻所述摆动件之间形成一个所述上料位,所述上料组件每转动90度,实现一次所述上料位的轨枕上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枕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组件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泽辉杨平安彭勇明钟狮龙自波魏成程力王科方孙亮亮王彪杜寒钟虎王星程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路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