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70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该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包括多层结构的平台架体、集电线路夹层、网侧配电装置室、联接变室、阀侧配电装置室、上下桥臂直流配电装置室、以及上下桥臂电抗及换流阀厅;集电线路夹层仅布置在网侧配电装置室的正下方侧区域内;联接变室和阀侧配电装置室错层布置、并都垂直叠设在网侧配电装置室的上方侧;上桥臂电抗及换流阀厅和下桥臂电抗及换流阀厅内都设有换流阀交流侧配电装置、柔性直流换流阀、换流阀直流侧配电装置和桥臂电抗器。本申请整体布置紧凑合理,实现更大空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高,显著提高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及柔性直流输电,特别是涉及一种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


技术介绍

1、柔性直流输电具有直流电缆无充电功率限制、可有效降低风电间歇性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可为海上风电场提供稳定的并网电压、系统运行方式调控灵活等优点。针对深远海、大容量风电送出,柔性直流输电具有显著优势,是解决远海风电并网消纳的有效手段和理想方案。未来大规模远海风电经柔性直流馈入交流电网,将变得非常普遍。

2、由于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下述简称海上换流站)电气设备多、重量大、电气回路连接复杂,同时海上平台的可用空间、承重能力严重受限,使得海上换流站的紧凑化和轻型化设计要求与高压大容量系统特性有着尖锐矛盾。因此,海上换流站的从主回路及控制保护策略、设备选型、设备布置等方面设计远大于常规陆上直流输变电项目。

3、据统计,海上换流站电气设备中,阀厅内的柔直换流阀、联接变室中的联接变压器、直流场内的桥臂电抗器等设备重量占据主导,直流系统参数将直接决定海上换流站工程设计方案及工程建造投资。以千兆瓦级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规模为例,若采用abb、hsp、西门子等海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结构的平台架体(10)、以及都布置在所述平台架体(10)内的集电线路夹层(20)、网侧配电装置室(30)、联接变室(40)、阀侧配电装置室(50)、上桥臂直流配电装置室(61)、下桥臂直流配电装置室(62)、上桥臂电抗及换流阀厅(71)、以及下桥臂电抗及换流阀厅(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线路夹层(20)为66kV集电线路夹层(20),所述网侧配电装置室(30)为66kV网侧配电装置室(30),所述网侧GIS为66kV GI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结构的平台架体(10)、以及都布置在所述平台架体(10)内的集电线路夹层(20)、网侧配电装置室(30)、联接变室(40)、阀侧配电装置室(50)、上桥臂直流配电装置室(61)、下桥臂直流配电装置室(62)、上桥臂电抗及换流阀厅(71)、以及下桥臂电抗及换流阀厅(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线路夹层(20)为66kv集电线路夹层(20),所述网侧配电装置室(30)为66kv网侧配电装置室(30),所述网侧gis为66kv gi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架体(10)的一层布置有水工艺设备舱室、中控室(81)、备班室(82)、下层通风机房(83)、以及下层空调设备间(85),所述水工艺设备舱室包括给水设备间(86)、内冷水设备间(87)、制冷机房(88)和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室(89),所述下层通风机房(83)和下层空调设备间(85)紧挨布置在集电线路夹层(20)的两侧,所述制冷机房(88)、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室(89)、中控室(81)和备班室(82)布置在平台架体(10)的中间区域,所述给水设备间(86)和内冷水设备间(87)都靠平台架体(10)的边侧布置、并分别布置在制冷机房(88)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架体(10)为六层结构,所述网侧配电装置室(30)布置在平台架体(10)的二层和三层,所述阀侧配电装置室(50)布置在平台架体(10)的四层和五层,所述联接变室(40)布置在平台架体(10)五层和六层、并高于阀侧配电装置室(50),所述上桥臂直流配电装置室(61)和下桥臂直流配电装置室(62)布置在平台架体(10)的一层至三层,所述上桥臂电抗及换流阀厅(71)和下桥臂电抗及换流阀厅(72)布置在平台架体(10)的四层至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千兆瓦级紧凑型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架体(10)的二层布置有下层蓄电池室(91)、继电器室(92)、细水雾设备及泡沫储罐间(93)、以及直流场空调设备间(94),所述下层蓄电池室(91)、继电器室(92)、以及细水雾设备及泡沫储罐间(93)依次紧挨布置在平台架体(10)的中间区域,所述直流场空调设备间(94)靠平台架体(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源罗琴李明哲石明曹传宇魏元朝刘佳童帆邹家勇李远廖君刘愉万明杨濛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