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689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转角管线槽包括两个垂直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通过螺钉连接于阳光房的转角柱、圈梁或立柱上,两个第一固定板远离彼此的一侧均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转角管线槽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结构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平板管线槽包括第二固定板和垂直连接于第二固定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板,第二固定板通过螺钉连接于阳光房的转角柱、圈梁或立柱上,两个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三卡接结构,平板管线槽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三卡接结构配合卡接的第四卡接结构。本技术安装轻松,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效率,方便后期的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阳光房设计,具体涉及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


技术介绍

1、阳光房是目前的一种房屋设计,而阳光房的走线也是阳光房设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的阳光房走线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2、1.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阳光房普遍采用将电线接在型材内部或型材的槽口内,若因操作不当致使电线受损,极易导致漏电的险情发生;

3、2.需要对型材进行走线加工,增大加工和安装难度,效率降低;

4、3.电线若发生损坏,维修难度极高,大大增加售后成本;

5、4.走线形式单一固化,无法满足客户多元化电器走线需求,可根据需求后置安装。

6、综上所述,需要一种更加合理的走线设计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包括转角管线槽、转角管线槽盖板、平板管线槽和平板管线槽盖板,转角管线槽包括两个垂直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通过螺钉连接于阳光房的转角柱、圈梁或立柱上,两个第一固定板远离彼此的一侧均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转角管线槽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结构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

4、所述平板管线槽包括第二固定板和垂直连接于第二固定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板,第二固定板通过螺钉连接于阳光房的转角柱、圈梁或立柱上,两个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三卡接结构,所述平板管线槽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三卡接结构配合卡接的第四卡接结构。

5、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角管线槽盖板和/或平板管线槽盖板上设置有插座。

6、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沿第一连接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朝向转角管线槽盖板的一面设置有沿第一连接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接件,转角管线槽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接件,两个第二卡接件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内,且两个第二卡接件各自与一个第一卡接件相配合的卡接于两个第一卡接件之间。

7、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卡接结构包括沿第二固定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朝向平板管线槽盖板的一面设置有沿第二固定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卡接件,平板管线槽盖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四卡接件,两个第四卡接件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内,且两个第四卡接件各自与一个第三卡接件相配合的卡接于两个第三卡接件之间。

8、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板管线槽的端部与转角管线槽相对接,平板管线槽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穿线孔。

9、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角柱的相邻两侧均安装有转角管线槽,转角管线槽的一个第一固定板通过螺钉连接于转角柱的侧面,转角管线槽盖板两侧的第二卡接结构分别与两个转角管线槽的一个第一卡接结构配合卡接。

10、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相互垂直的圈梁内侧均安装有平板管线槽,两个平板管线槽靠近两个圈梁所连接的转角柱的一端近均设置有端部倾斜角,两个平板管线槽的端部倾斜角匹配对接,且两个平板管线槽之间设置有第一l型平整片,第一l型平整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板管线槽的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11、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相互垂直的圈梁内侧均安装有转角管线槽,两个转角管线槽靠近两个圈梁所连接的转角柱的一端近均设置有端部倾斜角,两个转角管线槽的端部倾斜角匹配对接,且两个转角管线槽之间设置有第二l型平整片,两个转角管线槽内均设置有插接槽,第二l型平整片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两个转角管线槽的插接槽内。

12、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在阳光房的转角柱、圈梁或立柱上安装转角管线槽和平板管线槽,不需要将电缆接在型材内部或型材的槽口内,不会破坏型材本身,而在安装电缆或灯带前,只要未安装转角管线槽盖板和平板管线槽盖板,就可以使得电缆和灯带的安装非常轻松,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效率,且可以避免因操作不当致使电线受损,造成漏电的险情发生,通过在转角管线槽盖板和平板管线槽盖板的卡接,可以实现快速拆装,进而方便后期的维护,降低了维护难度。本技术在布线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转角管线槽盖板和/或平板管线槽盖板,同时方便对转角管线槽盖板和平板管线槽盖板进行拼接,使得走线形式可以多样化,满足客户的多元化电器走线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角管线槽(1)、转角管线槽盖板(2)、平板管线槽(3)和平板管线槽盖板(4),转角管线槽(1)包括两个垂直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01),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101)通过螺钉连接于阳光房的转角柱(5)、圈梁(6)或立柱(7)上,两个第一固定板(101)远离彼此的一侧均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2),两个第一连接板(102)上均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转角管线槽盖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结构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管线槽盖板(2)和/或平板管线槽盖板(4)上设置有插座(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沿第一连接板(10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03),第一滑槽(103)朝向转角管线槽盖板(2)的一面设置有沿第一连接板(10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接件(104),转角管线槽盖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接件(201),两个第二卡接件(20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103)内,且两个第二卡接件(201)各自与一个第一卡接件(104)相配合的卡接于两个第一卡接件(10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结构包括沿第二固定板(30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303),第二滑槽(303)朝向平板管线槽盖板(4)的一面设置有沿第二固定板(30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卡接件(304),平板管线槽盖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四卡接件(401),两个第四卡接件(40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303)内,且两个第四卡接件(401)各自与一个第三卡接件(304)相配合的卡接于两个第三卡接件(30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管线槽(3)的端部与转角管线槽(1)相对接,平板管线槽(3)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板(102)相连接,第一连接板(102)上设置有第一穿线孔(106)。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柱(5)的相邻两侧均安装有转角管线槽(1),转角管线槽(1)的一个第一固定板(101)通过螺钉连接于转角柱(5)的侧面,转角管线槽盖板(2)两侧的第二卡接结构分别与两个转角管线槽(1)的一个第一卡接结构配合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相互垂直的圈梁(6)内侧均安装有平板管线槽(3),两个平板管线槽(3)靠近两个圈梁(6)所连接的转角柱(5)的一端近均设置有端部倾斜角,两个平板管线槽(3)的端部倾斜角匹配对接,且两个平板管线槽(3)之间设置有第一L型平整片(9),第一L型平整片(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板管线槽(3)的第二连接板(302)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相互垂直的圈梁(6)内侧均安装有转角管线槽(1),两个转角管线槽(1)靠近两个圈梁(6)所连接的转角柱(5)的一端近均设置有端部倾斜角,两个转角管线槽(1)的端部倾斜角匹配对接,且两个转角管线槽(1)之间设置有第二L型平整片(10),两个转角管线槽(1)内均设置有插接槽(105),第二L型平整片(10)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两个转角管线槽(1)的插接槽(105)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角管线槽(1)、转角管线槽盖板(2)、平板管线槽(3)和平板管线槽盖板(4),转角管线槽(1)包括两个垂直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01),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101)通过螺钉连接于阳光房的转角柱(5)、圈梁(6)或立柱(7)上,两个第一固定板(101)远离彼此的一侧均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2),两个第一连接板(102)上均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转角管线槽盖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结构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管线槽盖板(2)和/或平板管线槽盖板(4)上设置有插座(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沿第一连接板(10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03),第一滑槽(103)朝向转角管线槽盖板(2)的一面设置有沿第一连接板(10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接件(104),转角管线槽盖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接件(201),两个第二卡接件(20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103)内,且两个第二卡接件(201)各自与一个第一卡接件(104)相配合的卡接于两个第一卡接件(10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结构包括沿第二固定板(30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303),第二滑槽(303)朝向平板管线槽盖板(4)的一面设置有沿第二固定板(30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卡接件(304),平板管线槽盖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四卡接件(401),两个第四卡接件(40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303)内,且两个第四卡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琼英朱晓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名人居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